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266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73篇
中国医学   15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苏北是中国传统的麻风区之一。民国时期, 在中外多家慈善机构、政府及地方乡绅的支持下, 如皋建有中国最大的麻风诊所之一, 成为苏北麻风区唯一的大型麻风诊所。诊所于1924年正式对外营业, 附属长老会医院, 1927年因为内战中止运营。1933年5月, 如皋麻风诊所重新开业。麻风专家海深德医师主持诊所工作, 通过药物治疗、语言交流等方式, 共计治疗约1 000名来自苏北各地的麻风病人。如皋麻风诊所的建立, 为防止苏北麻风蔓延至上海作出突出贡献。1938年春, 日寇侵占如皋, 诊所关闭。  相似文献   
942.
成美  彭伟  卞海林  祁峰  魏筱  吴慧 《中国药业》2023,(5):123-127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表现及特点,促进其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某院血液内科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硼替佐米发生的ADR报告,统计并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首诊科室、住院时间、给药方案、给药途径、给药剂量、ADR累及系统/器官、临床表现、报告类型及转归。结果 共收集229份硼替佐米ADR报告,涉及患者229例,男女比例为1∶1.06;61~70岁年龄段发生ADR的占比最高(50.66%,116/229);首诊科室排名第1的为骨科,86例(37.55%);合并基础疾病的126例(55.02%),以高血压(95例次)、糖尿病(26例次)常见;给药途径均为皮下注射;给药剂量大于2.00 mg的ADR发生率排名第1,共126例(55.02%);ADR涉及多个系统/器官,排名前5的分别为胃肠系统163例次(22.06%)、代谢和营养128例次(17.32%)、血液系统124例(16.78%)、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117例次(15.83%)、呼吸系统70例次(9.47%);ADR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排名前3的分别为周围神经病变(97...  相似文献   
943.
[目的]比较全关节镜下双束三扣板喙锁韧带重建、单束双扣板重建及传统钉钩钢板固定三种手术方法治疗急性RockwoodⅢ型肩锁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49例RockwoodⅢ型肩锁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15例采用双束重建,17例采用单束重建,17例采用钩板固定。比较三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三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双束组和单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钩板组(P<0.05)。随时间推移,三组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术后4、14 d,双束组和单束组VAS评分显著小于钩板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双束组、单束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钩板组(P<0.05)。随时间推移,三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外展活动度(ROM)、前屈ROM、内外旋ROM均显著增加(P<0.05);术前三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双束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单束组...  相似文献   
944.
近些年,由于恶性肿瘤患病率及致死率逐年升高,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基于恶性肿瘤的发病机理及信号通路尚不清楚,对其发生发展过程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研究显示,它们在大多数生物学过程中均受到miR-200家族调控,提示其在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相关的研究成果,阐述miR-200家族通过诱导上皮间质转化调控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在乳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和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揭示miR-200家族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对于发掘miR-200家族在恶性肿瘤疾病中的机制研究、预后以及治疗等方面的潜在靶点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5.
刘艳  蔡雯念  陈珂琦  刘静  刘萍  彭伟   《四川医学》2023,44(8):806-812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及失能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门诊及内科病房住院共371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及失能状况进行测评,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自我效能及失能的现况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慢性病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水平较低,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状态等对一般自我效能有影响(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一般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P<0.05)。老年慢性病患者处于轻度失能水平,单因素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分组及年龄是失能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应关注高龄老人的自我效能及失能情况,对文化程度低及低收入的老年慢性病群体应尽力给予提高自我效能的措施,同时加强住院老人失能相关健康教育,采取预防性干预手段延缓失能发生。  相似文献   
946.
目的:探讨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早期使用替罗非班是否可减少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方法:选择140例脑梗死溶栓后低出血风险的患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51例静脉溶栓后使用替罗非班为暴露组,89例静脉溶栓后未使用替罗非班为非暴露组。比较2组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率、早期症状改善率、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及发病90d预后的差异。结果:暴露组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非暴露组(P=0.011),早期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非暴露组(P<0.001),2组患者出血转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0),暴露组90d预后显著好于非暴露组(P=0.037)。结论:对于溶栓后低出血风险脑梗死患者,使用替罗非班可减少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能促进早期症状恢复并改善长期预后,不增加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47.
摘要:目的:观察粗针联合基础治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病患临床上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脱机困难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6月—2019年3月于龙华医院急诊科住院的AECOPD重症患者,选择其中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予粗针联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机脱机时间、脱机成功率、呼吸功能客观评价指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呼吸机脱机时间(7.91±3.71)d较对照组(10.83±3.04)d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脱机成功率(66.7%,20/30),较对照组(40.0%,12/30),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率(20%,6/30),较对照组(46.7%,14/3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在呼吸机脱机前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能够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提高氧分压(PaO2),改善氧合指数(O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相关呼吸功能的这3项指标,在脱机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粗针联合西医基础治疗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脱机困难的AECOPD患者疗效肯定,较单纯使用西医基础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48.
目的 探讨血糖变异度(glycemic variability,GV)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治疗的10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按是否合并DM分为两组:DM伴脓毒症休克组(48例)和非DM伴脓毒症休克组(54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患者确诊脓毒症休克后第1~14天每日血糖水平,计算GV。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GV联合APACHEⅡ对DM伴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DM伴脓毒症休克组相比,DM伴脓毒症休克组患者的ICU住院天数、APACHEⅡ、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和GV水平显著升高,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LYM)水平降低(P<0.05);GV与APACHEⅡ呈正相关(r=0.856,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GV和APACHEⅡ可能是影响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GV和APACHEⅡ对DM伴脓毒症休克患者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以GV联合APACHEⅡ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为0.860(P<0.05),敏感度为95.6%,特异性为68.9%。结论 GV联合APACHEⅡ对DM伴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49.
朱良梅  潘利飞  彭伟  谢文林 《浙江医学》2020,42(21):2362-2365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高风险科室护士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以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确保投疫工作顺利进行。方法选取2020年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急诊抢救室、ICU80位高风险科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机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分别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事件影响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心理弹性、事件影响、应对方式进行评估,并采用单因素、Pearson相关分别分析影响因素、相关性。结果本研究收回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100%。高风险科室护士心理弹性、事件影响、成熟型应对和不成熟应对得分分别为(66.60±13.52)、(31.83±9.48)、(415.81±3.82)、(19.16±5.69)分。心理弹性、事件影响、应对方式得分与护士年龄、婚姻状况、职称、工龄、科龄有关(均P<0.05),与学历无关(P>0.05)。高风险科室护士心理弹性与成熟型应对呈正相关(P<0.05),与事件影响、不成熟型应对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对于高风险科室的护士,在COVID-19流行期间应加强心理弹性训练,特别是要对<25岁、初级职称、科龄和工龄<5年、已婚护士分层级培训专业知识及技能,开展心理关怀。  相似文献   
950.
患者女,58岁,因“突发意识不清2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平时血压多在160/100 mm-Hg,未口服降压药,否认糖尿病及脑卒中病史.门诊查末梢手指血糖8.2 mmol/L,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急诊科以“昏迷原因待查”收入神经内科.入院体检:BP 116/70 mmHg,浅昏迷,颈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存在;压迫眶上神经双侧肢体均有自主活动,双侧腱反射等低,双侧巴氏征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