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纳米制剂是一类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新型递药系统制剂,可改善药物生物利用度。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以蛋白质为纳米载体,与疏水性药物形成纳米复合物,使其具有毒性小、选择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的优良特性。本文主要对以蛋白质为载体的纳米制剂的质量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了运用现代分析技术建立的相关质量指标,旨在为这类制剂的研究发展提供有效便捷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2.
目的 通过分析rpl20-rps12trnL-trnFpsbA-trnH序列变异特点,评价其对3种不同基原黄精的鉴定能力。方法 分别提取3种基原黄精总DNA,以rpl20-rps12trnL-trnFpsbA-trnH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测序。采用MEGA 5软件寻找其特异位点,计算样品K2-P(Kim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并构建邻接(neighbor-joining,NJ)系统聚类树。结果 rpl20-rps12trnL-trnFpsbA-trnH序列长度分别为722~737、293、457~531 bp,简约信息位点占比分别为0.4%、1.0%和2.4%。rpl20-rps12psbA-trnH序列中种内最大遗传距离均小于种间最小遗传距离。基于3个序列构建的NJ树显示,3种基原黄精都表现出良好单系性,能明显区分。结论 从序列特点和种内、种间变异性综合分析,rpl20-rps12序列更适宜黄精的基原鉴定。  相似文献   
173.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桥梁课程。加强基础课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本文从提高学习兴趣、彰显专业特色、深入德育渗透、加强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尝试。  相似文献   
174.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氟罗沙星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另加痰热清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7天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部感染安全、有效,且能增强抗生素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5.
目的 MicroRNAs (miRNAs)是内源性表达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小RNA分子,通过结合到靶mRNA上而抑制基因的表达。近年的研究表明某些miRNAs可以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迁移,然而mi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本研究旨在探讨miR-34c在人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规律、功能和分子机制。 方法 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0例人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中miR-34c的表达。通过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miR-34c转染入人子宫内膜癌细胞RL95-2中,应用MTS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实验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迁移。生物信息学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认miR-34c作用的靶基因。RNAi技术下调c-Met的表达。通过蛋白印迹检测miR-34c对c-Met蛋白以及细胞内重要信号通路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 结果 miR-34c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明显降低。miR-34c能使子宫内膜癌细胞RL95-2细胞周期滞留在G1期,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细胞移形实验发现miR-34c能够显著抑制RL95-2细胞迁移。生物信息分析表明c-Met是miR-34c作用的靶基因,进一步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得以证实。蛋白印迹分析发现miR-34c能下调RL95-2细胞中的c-Met蛋白、p-Akt蛋白以及p-ERK1/2蛋白表达情况,同时还能够下调CDK4、CDK6蛋白以及p-Rb蛋白的表达水平。RNAi技术下调c-Met的表达能够明显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结论 本研究结果证明miR-34c通过作用于靶基因c-Met而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说明miR-34c是子宫内膜癌中的重要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7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病例的治疗情况。结果心源性休克中相关治疗后25例抢救成功,有效率达83.3%,无效5例,病死率为16.7%。结论早期溶栓治疗及PCI术使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再灌注,是避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7.
慢性肝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量表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慢性肝病可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和心理紊乱,其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均很高,患表现出复杂的症状,从而严重影响其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8.
目的 评估达格列净、维格列汀应用在老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2年6月平原县中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DM并CHD患者,参照随机数表法划分A组(51例,行达格列净治疗)、B组(51例,行维格列汀治疗),评价组间治疗有效率、VEGF、ET-1、NO、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餐后2 h血糖(2-h postprandial glucose,2 hPG)、空腹血糖(fasting glucose,FPG)、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等临床指标。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及ADR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3、0.00...  相似文献   
179.
目的:调查慢性荨麻疹病人焦虑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8月在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37例慢性荨麻疹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病人焦虑情况进行评估,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慢性荨麻疹病人发生焦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37例病人中焦虑病人(SAS评分≥60分)46例,占33.5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病程、有无血管性水肿、有无家族患病史是慢性荨麻疹病人发生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为女性(OR=2.734)、未婚(OR=2.173)、血管性水肿(OR=2.436)、家族患病史(OR=3.333)、病程≤1年(OR=2.595)、年龄≥60岁(OR=3.904)是造成病人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病人发生焦虑的影响因素较多,对女性、未婚、血管性水肿、有家族患病史、病程≤1年、年龄≥60岁的病人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积极干预手段,缓解其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80.
目的 探究链脲佐菌素(STZ)诱导1型糖尿病(T1DM)小鼠早期胰腺巨噬细胞的时空改变.方法 36~42日龄C57BL/6J小鼠,连续5d腹腔注射小剂量[50mg/(kg·d)]STZ构建T1DM模型,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体质量、血糖改变,HE染色观察胰岛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胰岛素分泌情况.分别于STZ给药后第1、3、5、7天取小鼠胰腺,免疫荧光法检测胰岛巨噬细胞浸润,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胰腺巨噬细胞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合酶2(NOS2)的表达.结果 STZ诱导T1DM小鼠出现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增长减缓、血糖明显升高的症状;病理学检测结果表明,T1DM组胰岛组织损伤严重,胰岛面积显著减小;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1DM组较对照组胰岛素阳性细胞和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胰岛结构不完整,提示模型建立成功.进一步利用免疫荧光检测不同时间点巨噬细胞改变,结果表明,STZ给药后即开始出现巨噬细胞浸润增加,至第3天后明显增多,第5天达高峰,第7天出现下降趋势;相应胰岛的破坏出现在血糖增高或临床症状出现之前;RT-PCR检测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显示,IL-1β、TNF-α、NOS2的表达逐渐升高,至第5天达高峰后下降.结论 STZ诱导T1DM小鼠模型早期即出现胰腺M1型巨噬细胞增多,其改变与胰腺炎症的发生呈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