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耳,除作为听力器官行使人类重要的感觉功能外,也是展现个体外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拥有其独特的外在功能,耳的全部或部分缺失都将严重影响人的外观及生活质量。对整形外科及耳鼻喉科医师来说,超过1/2耳廓的断离伤的救治极具挑战性。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整形美容外科自2006年至2008年收治耳廓1/2以上断离伤患者2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背景:经过脱蛋白去抗原处理的异种松质骨作为骨移植材料,具有天然的多孔结构、可塑性及一定的机械强度。目的:观察鹿脱蛋白松质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①热源实验与急性毒性实验:将鹿新鲜骨、脱蛋白松质骨及深低温冻干脱蛋白松质骨浸提液分别注入家兔耳缘静脉与小鼠腹腔。②溶血实验:将兔血混悬液分别加入鹿新鲜骨、脱蛋白松质骨、深低温冻干脱蛋白松质骨、碳酸钠(阳性对照)、生理盐水(阴性对照)中。③凝血实验:将鹿新鲜骨、脱蛋白松质骨及深低温冻干脱蛋白松质骨分别加入兔正常混合血浆中。④肌袋实验:在小鼠大腿肌袋处分别植入新鲜鹿骨、鹿脱蛋白松质骨及深低温冻干脱蛋白松质骨。结果与结论:鹿脱蛋白松质骨及深低温冻干鹿脱蛋白松质骨无热源反应,未引起毒性、溶血及凝血反应,植入小鼠肌肉内后未发生排斥反应。新鲜鹿骨6种实验有轻度异常,但无动物死亡。表明鹿脱蛋白松质骨及深低温冻干鹿脱蛋白松质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73.
唇裂鼻畸形的整复在美容整形外科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整形外科手术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唇裂鼻畸形的修复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且各有所长.在对鼻畸形进行正常生理功能恢复的同时,还强调鼻形态的美感及瘢痕的隐蔽,这对患者的面部美观有着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74.
张舵  寨旭  王放  李晓会  贺西京 《中国骨伤》2019,32(10):952-956
目的:研究锂剂能否通过促进细胞自噬发挥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方法:将SH-SY5Y神经细胞分为4组,包括对照组(正常换液),模型组(培养液含有200 μmol/L H2O2的培养液),锂剂组(培养液含200 μmol/L H2O2及1.0 mmol/L LiCl的培养液),3-MA干预组(培养液含200 μmol/L H2O2、1.0 mmol/L LiCl及5 mmol/L 3-MA的培养液)。培养6 h后进行MTT检测及Beclin 1、LC3b免疫组化染色,评估细胞存活情况及自噬水平。结果:3-MA干预组细胞存活率较模型组降低(P<0.05),锂剂组细胞存活率较模型组提高(P<0.05)。经过3-MA干预后,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模型组及锂剂组均有所降低(P<0.05)。经过H2O2处理后,细胞Beclin 1、LC3b染色面积增大,染色加深。经锂剂处理后细胞Beclin 1、LC3b染色面积进一步增大,染色更深。3-MA干预组细胞Beclin 1、LC3b染色面积较对照组大、染色深,但细胞染色面积较模型组和锂剂组均小,且染色更为浅淡。结论:锂剂能够促进受损神经细胞存活,促进自噬作用是锂剂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5.
瘢痕疙瘩是一种胶原纤维异常增生性疾病,临床比较常见,往往小的破溃或蚊虫叮咬也可诱导产生.由于其病因复杂,术后复发率极高,临床治疗起来非常棘手.单发小面积瘢痕疙瘩目前公认较好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术后联合放射性核素放射治疗[1,2],然而对于大面积瘢痕疙瘩的治疗还没有一种效果确切的方法[3],因此探索一种既能达到良好治疗效果,又能减少并发症的综合治疗方法是患者和医务人员所期盼的.我科自2003年以来对大面积瘢痕疙瘩采用手术切除植皮联合术后放疗、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同传统手术切除植皮联合术后放疗比较取得更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新型生物降解可吸收材料聚L-乳酸/聚L-乳酸接枝的羟基磷灰石复合物(PLLA/PLLA-gHAP)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应用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 将96孔板上培养的L929细胞分为PLLA/PLLA-gHAP组、PLLA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培养液)及阳性对照组(含苯酚培养液)4个组,不同组材料浸提液与细胞共培养24、48和72h,以MTT法检测材料对L929细胞活性的影响;将L929细胞接种于被覆PLLA/PLLA-gHAP材料的盖玻片表面上,于1、2和3 d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将PLLA/PLLA-gHAP材料浸提液对小鼠进行腹腔内注射,观察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计数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以检测遗传毒性作用;将PLLA/PLLA-gHAP板植入兔皮下,于2周、3个月和6个月检测兔血液学指标改变,光镜观察植入物周围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PLLA/PLLA-gHAP材料浸提液对L929细胞的增殖率(RGR)和细胞毒性分级(CTS)的影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良好;材料浸提液对小鼠无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微核率0.24%);材料在动物体内埋植后,早期组织内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纤维膜形成,6个月时纤维膜基本消失,炎症反应明显减轻。结论:PLLA/PLLA-gHAP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77.
人参皂苷Rg3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g3(GS-Rg3)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为其抑制瘢痕增生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大耳白兔24只,切除2 cm×2 cm全层皮肤,每耳4~6处,建立瘢痕动物模型,左右耳自身对照。实验组每3 d局部注射1次GS-Rg3 0.1 mL(浓度3 g•L-1),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于用药后2、4及6周切取瘢痕组织,肉眼观察瘢痕组织的厚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及Bax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兔耳创面上皮化后3周时,增生厚度为兔耳腹侧皮肤全层厚度的3~4倍,镜下可见真皮组织明显增生、变厚,由大量成纤维细胞、胶原组织及血管组成,胶原排列不整齐,呈结节或旋涡状分布,部分可见对应处软骨细胞增生。实验组6周时皮肤变薄,胶原排列较整齐,成纤维细胞及血管数量减少。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有大量PCNA及Bcl-2蛋白质的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55±6.07)%和(56.92±10.56)% ,明显高于对照侧正常皮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11.18%±1.71%和12.12±2.87%)(P<0.01)。实验组在注射GS-Rg3 2周后Bcl-2蛋白质表达量逐渐下降,6周时明显减少,与注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注射GS-Rg3 2周后Bax表达量明显增加,与注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GS-Rg3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有抑制作用,可使瘢痕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 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究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患方决策者决策风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与不确定性忍受度的关联性,为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决策方案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抽取192例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的患方决策者,使用决策风格量表和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患方决策者决策风格依次为理智型(41.15%)、直觉-冲动型(27.60%)、依赖型(21.35%)、逃避型(9.90%)。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非急诊手术、无并存疾病、本科及以上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2 000~5 000元、预期性情绪及行为得分越低的患方决策者更易归为理智型;而患者年龄≥60岁的患方决策者更易归为直觉-冲动型;预期情绪得分高及行为得分高、学历在本科以下、急诊手术、有并存疾病患者的患方决策者更易归为依赖型;预期情绪得分高、家庭人均月收入>5 000元、学历在本科以下的患方决策者更易归为逃避型。 结论 心脏大血管手术决策者决策风格多样且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务人员应在尊重决策者知情同意权的基础上了解其决策风格,根据影响因素做出正向引导作用,提高其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方法建立颈椎MRI深层伸肌自动分割与测量神经网络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78例健康成年志愿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48例,年龄20~65岁(45.4±12.6岁)。对纳入的志愿者行3.0T颈椎MRI检查,获取符合标准的的颈椎C2/3~C6/7节段椎间盘中间层面轴位MRI图像345张。其中276张(80%)用于训练和验证以掩膜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ask R-CNN)为基础建立的MRI自动分割测量模型,进行深层伸肌面积(deep extensor cross-sectional area,DCSA)、肌肉功能面积(functional cross-sectional area,FCSA)、椎间盘面积(introvertebral disc cross-sectional area,IDCSA)的自动分割与测量。剩余69张(20%)图像设定为测试集,由2名医师(人工组)手工测量其图像的DCSA、FCSA、IDCSA等,并与模型测量(模型组)的结果进行比较。采用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及平均像素精确度(mean pixel accuracy,MPA)评价模型分割效果,采用同类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及Bland-Altman方法比较模型组与人工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本神经网络模型最终整体MPA为0.920,整体MIoU为0.912;椎间盘、左、右侧深层伸肌的MPA分别为0.946、0.917与0.911,MIoU分别为0.934、0.908、0.899。在测试集中,人工组IDCSA为3.28±1.02cm~2,左侧DCSA为2.84±1.11cm~2,右侧DCSA为2.86±1.09cm~2,左侧FCSA为2.19±0.89cm~2,右侧FCSA为2.23±0.86cm~2;模型组IDCSA为3.35±0.99cm~2,左、右DCSA为3.19±1.16cm~2和3.16±1.12cm~2,左、右FCSA为2.49±0.99cm~2、2.42±0.88cm~2。模型组与人工组组间ICC值为0.852~0.914,组间ICC及Bland-Altman法测量结果显示两种测量方法一致性高。人工组与模型组测量图片平均时间为256.5±53.3s vs 0.109±0.402s,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对于颈椎MRI水平位图像的深层伸肌、椎间盘组织的自动识别、分割与测量结果与人工测量一致性良好。  相似文献   
80.
背景: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乙交酯-丙交酯复合材料(L-lactic acid oligomer/Poly(lactide-co-glycolde),PLGA/g-HA)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机械性能,目前备受关注。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和改性PLGA/g-HA体外复合后的细胞活性及生物相容性。 方法:原代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传代培养至第3代,MTT比色法检测在不同浓度PLGA/g-HA浸提液(10%、30%、50%、80%)中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及骨髓基质干细胞在PLGA/g-HA表面的黏附性及其细胞形态。 结果与结论:于培养后1,3 d测得在不同浓度浸提液下骨髓基质干细胞的A值,10%浸提液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4种浓度浸提液的细胞毒性均为1级;扫描电镜观察到骨髓基质干细胞在PLGA/g-HA表面逐渐伸展,形成伪足,最终牢固锚定在材料表面。提示在PLGA/g-HA的浸提液中骨髓基质干细胞能够发生增殖,对细胞无毒性。骨髓基质干细胞可以黏附在PLGA/g-HA表面且形态正常,生长状态良好,证明PLGA/g-HA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黏附性,可作为修复骨缺损的复合组织工程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