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40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卡介苗免疫大鼠的抗结核发病和CD4^+CD8^+双阳T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卡介苗(BCG)对大鼠结核感染及CD4^+CD8^+双阳(DP)T细胞的影响。方法:60只PPD皮试阴性SD大鼠随机分成(1)卡介苗免疫(BCG)组、(2)BCG免疫后结核分枝杆菌(Mtb)攻击(BCG-TB)组、(3)Mtb攻击后不化疗(TB)组。BCG组、BCG-TB组于观察开始接种BCG。BCG-TB组、TB组于3个月末接受Mtb攻击。比较全部大鼠接种Mtb后的死亡率;实验开始和其后3、4、5、6、8个月末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结果:BCG组、BCG-TB组无死亡;TB组感染后5个月内死亡率45%(9/20)。TB组死亡率高于BCG组和BCG-TB组,P〈O.01。实验开始时3个组组间对应参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个月末BCG组、BCG-TB组之间各对应参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O.05);BCG组和BCG-TB组第3个月末与接种前比较,CD8^+、DP升高,且显著高于TB组(Mtb干预之前),P〈0.01或P〈0.05。BCG组DP细胞于接种BCG后第6个月后开始回落,但仍显著高于接种前;BCG-TB组于Mtb攻击1个月后CD8^+、DP继续升高,观察的第8个月CD8^+、DP回落,但仍显著高于BCG接种前;TB组Mtb攻击后1个月末CD8^+、DP有升高但低于BCG组和BCG-TB组,同时伴有CD3^+、CD4^+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此后维持在相近水平。Mtb攻击2个月末BCG-TB组DP高于BCG组和TB组,P〈0.05或P〈0.01。Mtb攻击5个月后3个组间DP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CG预防接种可保护Mtb感染宿主免于发病和死亡,增强抗结核保护性细胞免疫力表现之一为DP细胞升高,DP细胞是抗结核保护性免疫相关T细胞。DP细胞的形成与CD4^+SP细胞上CD8^+抗原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2.
小儿腹盆腔横纹肌肉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儿腹盆腔横纹肌肉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对 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盆腔横纹肌肉瘤的起源、形态、大小和组织学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横纹肌肉瘤CT增强前后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 ,平扫肿块密度基本均匀 ,增强后肿瘤周边区明显强化 ,内部强化不均。结论 腹盆腔横纹肌肉瘤好发于膀胱、前列腺和腹膜后及肝内外胆道 ,肿瘤无包膜 ,边界清楚 ,肿瘤的内部常发生变性坏死 ,增强后肿瘤的周边部分强化比内部明显。  相似文献   
63.
超声诊断颌下腺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颌下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1例经手术证实的颌下腺炎的超声图像,分析颌下腺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彩色血流情况。结果101例颌下腺炎中,急性炎症2例,慢性炎症99例,超声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8%。结论超声对颌下腺炎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并能与颌下区占位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64.
从骨伤生物力学观点出发,依照骨折治疗的弹性固定准则,具体分析了测力式骨科固定器的生物力学基本特征。其结果不仅为该器械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也可做为分析骨折医疗器械优劣、设计和改进骨折医疗器械是否符合骨愈合规律参考。  相似文献   
65.
多年来我科采用针刺,穴位注射,物理治疗等综合手段治疗48例病毒脑后遗症患者,其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8例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10个月,13岁以下的有34例,病情最短15天,最长10个月。所有病例均经专科确诊,抢救后治疗效果欠佳来我科进行综合治疗。其中处于昏迷状态13例,精神痴呆3例,癫痫5例,吞咽困难9例,失语(语言障碍)23例,肢体瘫痪或肢体运动功能障碍36例,大小便失禁6例,视力障碍7例,肌肉萎缩14例,四肢肌肉挛缩29例。1.2治疗方法1.2.1物理治疗:早期采用CDL-2脉冲超短…  相似文献   
66.
本文对48例不同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电程序刺激试验,结果表明:(1)临床上有自发单形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阳性率为81.8%(9/11),显著高于其它患者(4.3%,2/37)。其特异性为82%,其中非梗塞病人的特异性为100%。(2)电程序刺激的部位与方式是影响单形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诱发率的重要因素,增加刺激部位和期前刺激数目可提高诱发试验的阳性率。(3)本文初步揭示了异搏定反应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与电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67.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病理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Sturge-Weber综合征(SWS)的临床特点及CT、MRI等影像诊断价值,总结SWS最适当的影像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及总结44例SWS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44例SWS中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35例,33例有颜面部血管瘤,均位于三叉神经分布区;4例伴有头痛,4例伴有一侧肢体乏力。30例SWS患儿行CT检查;38例行MRI检查(增强34例),1例行磁共振波谱(MRS).5例行磁敏感序列(SW1)扫描;14例行DSA检查。经各项影像诊断结合临床表现,44例均有脑内软脑膜血管瘤(12例累及双侧)。头颅CT可清晰显示脑回样钙化(25例)。MRI增强软脑膜强化伴静脉畸形(34例),脉络膜丛增大强化(21例),病侧不同程度脑萎缩(34例)。10例眼环增厚,提示青光眼(1例双侧青光眼术后)。2例伴额面部皮肤增厚。结论:SWS是一种少见疾病,在儿童临床表现怀疑sws病例,建议行CT平扫、MRI增强及SWI序列进行早期诊断及随访复查。  相似文献   
69.
临床上发生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室纤颤(VF)风险者,在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可达30%。这些患者常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改善心肌电稳定性,预防或减少VT和VF发生,但这一人群心性猝死出现率达5~6%,患者常需紧急电转复。[Hein WJJ,  相似文献   
70.
患者男性,72岁.因右侧肢体不自主舞动2个月于2009年8月17日入院.既往:糖尿病史8年,间断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稳定.右侧肢体不自主舞动,呈持续性,睡眠后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