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RF复位固定植骨治疗腰椎滑移12例体会单军标张永进黄宏前作者单位:322100浙江东阳市人民医院(单军标,张永进);解放军117医院(黄宏前)RF系统为脊柱复位固定系统,具有内固定坚强,复位满意,允许病人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笔者近年来应用RF系统治疗...  相似文献   
12.
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骶部疾患(附13例报告)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322100)张永进单军标腰椎间盘突出症(下简称腰突症)手术已在基层医院普遍开展,由于其创伤小,手术效果良好,受到了病人的欢迎。但误诊误治时有发生,自1993年至1995年,本院...  相似文献   
13.
2004年2月~2006年3月,我们对原发性肝癌行肝移植16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 16例均为男性;年龄29~65岁,平均47岁。均有乙肝和肝硬化病史。有手术史4例,其中肝癌切除1例,肝癌破裂止血1例,脾脏切除2例。按照Milan标准,符合肝移植适应证仅2例,其余均属大肝癌,其中门静脉有癌栓3例。  相似文献   
14.
贫血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2004年3月至2005年11月共完成的26例肝移植,受体为肝炎后肝硬化14例,14例中10例术后早期出现贫血,5例术后1个月后复诊时仍存在贫血.  相似文献   
15.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后的呼吸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机械通气的方式。方法7例原位肝移植患者麻醉前留置Swan-Ganz导管和左桡动脉导管,同时获取心输出量(CO)、中心静脉压(CVP)、动脉和静脉血气分析。观察PEEP为0,4,8及12cmH2O时对肝移植患者心输出量、中心静脉压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的影响。比较控制通气(CMV)和PSV SIMV对肝移植患者氧耗量的影响。结果3个水平(4,8,12 cmH2O)的PEEP对心输出量无明显改变。8及12cmH2O的PEEP明显增加中心静脉压(P<0.05~0.01),4 cmH2O的PEEP对中心静脉压无明显影响。12 cmH2O的PEEP可明显降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P<0.05)。PSV SIMV时氧耗量明显高于CMV(P<0.05)。结论低水平的PEEP不影响肝移植患者的CO、CVP和S-vO2,肝移植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时宜用低水平的PEEP。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外周血浆人α-突触核蛋白(synucle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LC)3、钙周期蛋白结合蛋白(CacyBP/SIP)与PD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47例PD患者(PD组)及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采用CacyBP/SI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检测试剂盒、LC3...  相似文献   
17.
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是一种很常见的损伤类型,占颈椎各类损伤的25%~50%[1],系指外力造成颈椎过度向后伸展,而引起的一系列较有特征性的颈椎骨关节、韧带及椎间盘与脊髓的损伤,通常有较轻微或隐匿的骨损伤,当无明显骨性组织损伤或脱位时,常引起漏诊.本研究就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的机制、临床特点及与预后的相关问题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最常见骨折之一,其骨折形态与断端移位错综复杂,且易累及邻近关节,以往保守治疗疗效欠佳。1986年Knik和Jupiter报道创伤性关节炎占65%,指出不能恢复或维持关节面的平整是产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最重要原因。为了提高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来恢复骨折碎片的解削复位。笔者对近年来21位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移位,手法不能复位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就其疗效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和后稳定型假体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自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在上海长海医院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排除患肢有外伤史和手术史的患者,最终纳入74位患者,其中后交叉韧带保留(CR)组35例,后稳定型假体(PS)组39例。分别记录CR组和PS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3 d血红蛋白浓度,以及术后2周、1年、3年的膝关节活动度(ROM)、最大屈曲角度、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ROM、最大屈曲、HSS、WOMAC在各时间点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CR组的术后引流量明显小于PS组(t=-16.68,P<0.001),且术后3 d血红蛋白浓度也明显高于PS组(t=6.95,P<0.001)。术后2周、1年和3年的随访数据中,CR组的膝关节ROM和最大屈曲度均显著大于PS组,其中术后3年ROM(F=10.358, P<0.001),最大屈曲度(F=10.358, P<0.001)。 结论CR假体和PS假体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均可作为初次膝关节置换的假体选择。但是在术后早期,CR假体失血量更少,更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同时与PS假体相比,CR假体在术后早期可能会拥有更好的膝关节活动度和屈曲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设计基于几何参数的乳腺导管原位癌图像定量分析识别程序,检测识别乳腺导管原位癌。方法 200例明确诊断的乳腺导管原位癌经HE染色的组织切片,100例用于设计软件程序,100例用于检验软件。以乳腺导管原位癌筛孔型中的筛孔作为研究对象,在筛孔中提取出定量参数指标,主要包括:细胞周长、半径、面积、距离、距离比、平均灰度、并以这些几何参数为基础设计程序。结果该程序实现了感兴趣区域选定,交互式图像分割,同时计算周长、半径、面积、距离、距离比、平均灰度参数,软件可以输出并保存测量结果,对100例明确诊断病例分析,准确率为98%。结论以细胞的周长、半径、面积、距离、距离比、平均灰度为几何参数设计的图像分析程序可以检测乳腺导管原位癌(筛孔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