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弓瑞芳  张景凤 《河南中医》2013,33(2):248-249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并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病理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中医和西医对此病治疗都有各自的特点.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对血压的控制及缓解症状,预防、延缓靶器官的损害及并发症的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心悸是心血管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心中悸动不宁、心神不安,伴或不伴心律失常为主的一种病症。张景凤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工作40余年,对心悸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张主任认为气阴两虚、气血两虚是心悸病的两种主要病机,治疗分别以益气养阴复脉和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为原则。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见到导师治疗心悸病疗效显著,故整理临床验案2则,以说明其辨证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免疫耐受功能异常,T、B、NK细胞功能障碍及细胞炎症因子异常激活,造成体内多系统多器官自身免疫反应,出现大量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难以被清除~([1]),若累积中枢神经系统称神经精神狼疮又称狼疮性脑病(NPSLE)。狼疮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癫痫和轻微精神异常,是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多发生于SLE的活动期,发生于症状缓解阶  相似文献   
14.
<正>蒿芩清胆汤有清利肝胆湿热、和胃化痰之功效。方中青蒿苦寒芳香,清透少阳邪热兼以化湿辟秽,黄芩苦寒化湿热以利胆,共为君药,两者合用既清少阳湿热又能透邪外出;竹茹、橘皮、半夏、枳壳理气降逆,和胃化痰,均为臣药;赤茯苓、碧玉散淡渗利湿,并导胆热下行,为佐、使药。纵观全方,清透与清泄并用,胆胃三焦兼调。合而成为清胆热,化痰湿,畅气机的要方。临床研究表明蒿芩清胆汤对流感、胆囊炎、胃炎等多种疾病引起的发热有很好的效  相似文献   
15.
患者 ,男性 ,70岁 ,因眩晕、陈旧性脑梗塞、脑萎缩、冠心病入院。住院期间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言语动作减少的抑郁三联征 ,故在原病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氟西汀 (百优解 ) 2 0mg ,qd。疗程 10d ,患者出现咳嗽、咳痰 ,无发热。查体 :双肺 (- ) ,血常规 :WBC 7.0 6× 10 9·L-1,中性粒细胞 (Neut) 2 6 .2 % (1.85× 10 9·L-1) ,淋巴细胞(Lymph) 2 4 .1% (1.7× 10 9·L-1) ,单核细胞 (Mono) 4 4 .3%(3.13× 10 9·L-1) ,嗜酸性细胞 (Eos) 1.9% (0 .13× 10 9·L-1) ,提示髓过氧化酶缺乏 (MPODEF) +,血红蛋白、红细胞…  相似文献   
16.
截瘫(脊髓损伤)合并泌尿系感染临床高发,且反复发作,历来是治疗难点。笔者采用自拟中药茶饮方治疗,有效地控制了泌尿系感染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景凤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372-5372
目的 观察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治疗效果及对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从353例脑卒中患者中选择合并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129例,分为针灸治疗组89例,多塞平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舒神开郁、调畅气机针刺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总评分平均为(19.35&;#177;4.33)分,治疗后HAMD总评分平均为(11.12&;#177;5.45)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1.1543。P&;lt;0.01),其中临床治愈24例,显效26例,有效3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1.0%。对照组,治疗前HAMD总评分平均为(20.02&;#177;4.87)分,治疗后HAMD总评分平均为(15.63&;#177;6.79)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3228。P&;lt;0.01)。其中临床治愈6例,显效7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MBI,FM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3.5999。24.2105,P&;lt;0.01;t=12.0491,8.6385,P&;lt;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1.1930,P&;lt;0.01)。结论 针刺疗法与多塞平均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且能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但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多塞平治疗组。  相似文献   
18.
付强  张景凤 《河南中医》2014,(3):429-430
张景凤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基本病机是痰瘀同病,以开郁化痰、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遣方用药上强调运用活血化瘀之品的同时,重视化痰利湿之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曲强  张景凤 《吉林中医药》2010,30(12):1046-1047
越鞠丸出自金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为治疗郁证代表方。从越鞠丸解诸郁的理念出发,结合临床上胸痹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而致血、痰、火、湿、食诸郁,脉络瘀阻,不通则痛的致病特点,发挥其行气解郁的功效,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古方是中国几千年医学理论智慧的结晶,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形成的经典方,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随着医疗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经典方剂被广泛的应用到临床当中,在临床诊治当中根据临证的不同,又赋予了古方一些新的应用方法。从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瓜蒌薤白半夏汤入手,在"异病同治"的中医理论指导下,临床上对瓜蒌薤白半夏汤进行加减用于噎嗝、胃痛、胸痹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以期能与同道共同学习探讨古方今用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