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比较完全腹腔镜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探讨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0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资料,其中50例完全腹腔镜手术,58例开腹手术。2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肿瘤最大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比较2组围手术期和随访结果。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393.5±72.9)min vs.(247.0±61.9)min,t=11.300,P=0.000],胰肠吻合时间长[(47.2±9.2)min vs.(28.5±7.0)min,t=11.951,P=0.000],而术后排气早[(3.4±1.0)d vs.(4.6±1.2)d,t=-5.534,P=0.002],进流食早[(5.1±2.3)d vs.(7.5±2.2)d,t=-5.280,P=0.000],拔除胃管早[(5.1±2.2)d vs.(9.4±4.2)d,t=-6.878,P=0.000],下床活动早[(2.0±1.2)d vs.(3.3±1.1)d,t=-5.928,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14.7±5.4)d vs.(18.9±10.5)d,t=-2.515,P=0.046],切口感染发生率低(0%vs.13.8%,P=0.007)。2组术后B级及以上胰漏(22.0%vs.15.5%)及总并发症发生率(36.0%vs.31.0%)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恶性肿瘤清扫淋巴结数目、肿瘤分期和R0切除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86例恶性肿瘤随访3~30个月,中位数18个月。2组术后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差异均无显著性(log-rankχ^2=0.010,P=0.921;log-rankχ^2=0.148,P=0.701)。结论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肿瘤根治效果、并发症发生率、预后等方面与开腹手术无显著差异,且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2.
正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大约为30%[1]。由于缺乏早期筛查诊断,75%的卵巢癌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不能进行彻底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导致预后差、复发率高。晚期卵巢癌大多累及上腹腔,膈肌转移在晚期卵巢癌患者中最为常见,占18%~42%[2]。尽可能地切除膈肌转移病灶是提高卵  相似文献   
93.
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分步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AD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ADSCs分离自雄性SD大鼠附睾脂肪垫,差速贴壁法纯化ADSCs,传至第3代培养细胞行流式细胞术行表型鉴定(CD106,CD11b,CD45,CD90,CD29,CD49d),并进行成脂诱导。取鉴定后的ADSCs用分步诱导法,即先用含10 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20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2%B27的DMEM/F12培养基I培养,诱导其向神经干细胞转分化,再用含10 ng/ml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10 ng/m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1μmol/L维甲酸(RA)的培养基II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NLCs),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表面标记物巢蛋白(nestin),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微管相关蛋白(MAP2),神经元核蛋白(NeuN)。结果分离纯化的ADSCs CD90、CD29表达强阳性;成脂诱导分化后细胞油红O染色阳性;ADSCs经培养基I培养7 d后聚集成球样细胞团悬浮于培养液中,表达nestin;继而用培养基II诱导分化4 h后细胞球逐渐贴壁,球周边少数细胞向外发出突起,形似神经元,MAP2、NeuN均呈阳性。结论特定条件下,ADSCs在体外可被逐步诱导分化为NLCs。  相似文献   
94.
目的:对比研究三种吻合方式(Billroth-Ⅰ式、Billroth-Ⅱ式及Roux-en-Y)应用于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1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Billroth-Ⅰ式吻合术48例(A组),Billroth-Ⅱ式吻合术45例(B组),Roux-en-Y吻合术40例(C组)。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但C组发生倾倒综合征、胆汁返流及反流性胃炎的比例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1年时Visick分级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A组和B组Visick分级较术后6个月有显著变化(P<0.05),C组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的三种常见消化道重建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但从疗效分析,Roux-en-Y式与Billroth-Ⅰ式、Billroth-Ⅱ式相比,虽不符合生理通道,操作也较复杂,但在预防多种并发症上有明显优势。术者选择消化道重建方式时应该根据自身技术特点以及患者肿瘤位置、大小、分期等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95.
96.
张如意  云才  苏鹏  杨涛  张易 《武警医学》2021,32(12):1021-1024
 目的 探讨合并Hill-Sack损伤的难复性肩关节前脱位对抗牵引法整复的技巧、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石景山医院2017-01至2020-12收治的26例合并Hill-Sack损伤的难复性喙突下肩关节脱位的患者,采用肩关节腔注射麻醉下对抗牵引法进行整复,总结复位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长、复位过程中的面部表情评分(FRS)和相关并发症。结果 本组患者术前VAS评分为(7.23±2.19)分,术中FRS评分为(2.04±0.37)分,复位后即刻VAS评分为(2.17±0.93)分,复位时长为(6.35±2.31)min,复位成功率为96.15%,整复过程中无血管、神经损伤和医源性骨折发生。术后6周Constant评分总分为(91.71±6.28)分,所有患者在此期间均未发生再次脱位。结论 在肩关节腔注射麻醉下,采用对抗牵引法整复合并Hill-Sack损伤的喙突下肩关节脱位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整体复位过程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7.
 摘要:目的 利用人肝癌组织,研究磁性纳米粒子-抗体复合物与传统线粒体分离方法之间的差异。方法 取人肝癌组织,分别采用磁性纳米粒子-抗体复合物和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线粒体。扫描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蛋白标志物,流式细胞仪分析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 采用磁性纳米粒子-抗体复合物方法分离得到的肝癌组织线粒体结构完整,无胞核、胞膜等组分的污染,几乎没有过氧化物酶体和溶酶体的污染。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稳定。结论 与传统方法相比,磁性纳米粒子-抗体复合物分离方法具备简便易行,分离得到的线粒体结构完整、纯度及活性较高,并且不需要大型设备等优点。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SET和MYND域包含蛋白质2(SET and MYN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SMYD2)调控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方法: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集2019年08月至2020年03月的24对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分析SMYD2的表达量。构建SMYD2和腺瘤性息肉病蛋白2(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2,APC2)的小干扰RNA,使用Transwell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转染后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癌组织中SMYD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P<0.05),且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和HCT116中SMYD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细胞系FHC(P<0.001)。在SW480和HCT116细胞中敲低SMYD2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P<0.01),同时E-cadherin的表达量升高(P<0.001),而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量降低(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MYD2与APC2的表达呈负相关(P<0.001),且APC2可以抑制WNT/β-catenin通路。在SW480和HCT116细胞中敲低SMYD2后APC2的表达量增高(P<0.001),而WNT/β-catenin通路中的β-catenin、c-MYC和CyclinD1表达降低(P<0.01)。敲低APC2可以恢复SMYD2敲低引起的SW480和HCT116细胞的迁移和侵袭降低(P<0.001),E-cadherin升高(P<0.001)和N-cadherin、Vimentin、β-catenin、c-MYC、CyclinD1降低(P<0.01)。结论:在结直肠癌细胞中,SMYD2通过抑制APC2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从而影响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99.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多发疾病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越来越年轻化。冠心病发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称为早发冠心病(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PCAD)。血瘀证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证型之一,本文对湖南地区PCAD血瘀证血脂血糖、血流变、BMI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揭示PCAD血瘀证相关危险因素及血瘀证各亚型证候特征,为PCAD的早期预防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共调查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患者322例,其中家系PCAD血瘀证组51例(男31例,女20例),平均年龄(53.95±4.05)岁;家系非PCAD血瘀证组55例(男32例,女23例),平均年龄(61.35±4.85)岁;家系PCAD非血瘀证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9.45±4.63)岁;非家系PCAD血瘀证组156例(男89例,女67例),平均年龄(58.18±3.57)岁。健康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3.81±5.65)岁。经统计,组间性别、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目的】 调查PCAD血瘀证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各亚型证特征。 【方法】 对322例PCAD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应用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资料分析研究。 【结果】 (1)PCAD血瘀证存在明显的脂类代谢异常;PCAD血瘀证比晚发冠心病血瘀证存在更显著的脂类代谢和血流变异常;(2)BMI、吸烟、TG、LDL、高血压是PCAD血瘀证的危险因素;(3)PCAD血瘀证各亚型血瘀证积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痰浊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阴虚血瘀证(P<0.05);(4)PCAD血瘀证各亚型中,0~1年病程以痰浊血瘀为主,2~5年病程以气滞血瘀居多,>5年病程以气虚,阴虚血瘀为主(P<0.01)。 【结论】 血瘀证存在明显的脂类代谢异常,且PCAD血瘀证比晚发冠心病血瘀证存在更显著的脂类代谢和血流变异常;BMI、吸烟、TG、LDL、高血压是PCAD血瘀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调查妇科手术前3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和肠道清洁度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以找寻出一种最佳的肠道准备方法,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选择2010.10 ~ 2012.9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妇科手术患者60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术前给予口服甘露醇500ML 舒泰清1合、B组给予口服舒泰清1合 110ML甘油灌肠剂灌肠2次、C组给予口服舒泰清3合,分别进行肠道准备,并对三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肠道清洁度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这三种肠道准备方法术中肠道清洁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肠道准备后均有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疲劳乏力等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恶心为55.21%、呕吐为21.88%,腹痛4.17%,疲劳乏力为5.75%;B组发生恶心为5.21%,呕吐为2.08%,腹痛为16.15%,疲劳乏力为0.52%;C组发生恶心为15.03%,呕吐为2.59%,腹痛为2.59%,疲劳乏力为6.22%。三组中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最高,B组腹痛发生率为最高,C组疲劳乏力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