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作者分别将市售的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生产的 1 4型 (PS1 4)和 2 3F型(PS2 3F)肺炎球菌荚膜多糖 (Pn PS)通过超声处理或电子束加速器照射部分解聚 ,再采用最新的结合化学技术将 Pn PS片段与破伤风类毒素 (TT)相结合 ,合成了几种含不同分子大小 Pn PS片段和不同程度取代的 Pn PS-蛋白结合疫苗。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检测所制备的PS1 4TT和 PS2 3FTT结合疫苗的化学和免疫学特性。分别用上述制剂免疫家兔和小鼠两次 ,用 EL ISA检测家兔和小鼠的血清抗体。   SDS- PAGE测定显示 ,含…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唑肟钠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1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疗程1周.结果 观察组在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了解在职护理人员移动学习现状和需求,为移动学习引入在职护理继续教育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移动学习现状及需求问卷对1 052名在职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98.76%护理人员拥有智能手机,41.16%认为移动学习有很大的发展空间,88.78%赞同通过移动学习的方式完成在职培训,95.63%倾向于应用智能手机进行移动学习,84.41%倾向于通过视频学习,91.54%希望移动学习视频时长30min。结论护理人员已经具备移动学习硬件,学习态度较好。护理管理者应考虑护理人员对移动设备的使用习惯和学习需求的特点,设计出针对性的移动学习平台,构建形式多样、短小精悍的移动学习内容,并建立反馈机制,有效监控和认可学习过程,促进移动学习在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松树皮提取物原花青素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损伤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12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14d模型组、28 d模型组、14 d治疗组、28 d治疗组,采取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缺血15 min,再灌注15 min构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给予松树皮提取物原花青素灌胃治疗,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造模后第14、28天处死小鼠,HE染色法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所提升;14 d模型组脑细胞数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胞浆着色浅,胞核移位,治疗组尼氏体排列欠规律,部分细胞形态不规则,胞浆着色相对较浅,但比模型组好;电镜下,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在14 d模型组损伤严重,神经元胞体水肿、出现核固缩溶解现象,存在细胞器溶解后形成的空泡,线粒体嵴可见有断裂,细胞出现凋亡小体,28 d模型组有所恢复,14 d和28 d治疗组神经元较同期模型组轻.结论:松树皮提取物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6.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OCTDDS)被设计用于将治疗剂靶向递送至结肠疾病部位,以改善药物治疗效果,降低全身不良反应,提高生物利用度,对于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十分有利。然而,疾病状态下,胃肠道的生理环境改变会影响药物的治疗功效。临床常用的治疗IBD的药物长期服用会导致严重的全身性不良反应,中药作为其补充和替代药物,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微米和纳米颗粒因其相对适宜的粒径、较长的药物滞留时间、可控的药物吸收率等优势,逐渐成为治疗IBD的有效工具,文章主要综述影响药物口服递送的胃肠道生理因素,微/纳米制剂的剂型设计和药效作用研究进展,旨在为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的结肠靶向递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静脉血管对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弹丸注射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4月、2012年5~8月、2012年9~12月我院行肾动态显像时分别在手背静脉、腕部静脉、肘部静脉注射显影剂,静脉穿刺成功,注射部位无显像剂漏出的380例患者。比较手背部组(129例)、腕部组(134例)、肘部组(117例)弹丸式注射的成功率,探讨血流灌注图质量。结果:3组弹丸式注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者血流灌注图可见腹主动脉区放射性浓聚影,腹主动脉ROI时间-放射性曲线高尖放射峰;失败者血流灌注图像腹主动脉区未见放射性浓聚影,腹主动脉ROI时间-放射性曲线未形成放射峰,曲线先升高后呈平台样缓慢上升。结论:腕部及手背部静脉可进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弹丸注射,当肘部静脉适合穿刺时,仍以肘部静脉注射为首选。  相似文献   
98.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自2005年8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糖尿糖酮症酸中毒出现昏迷的患者8例,均伴冠心病病史。其中女5例,男3例,年龄54~76岁,平均65岁。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的诊断标准,心电图均有ST段、T波改变,但无胃肠胀气、呕吐及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99.
100.
人巨细胞病毒 ( CMV) g B/MF59疫苗是以 MF59为免疫佐剂的重组疫苗。重组 g B包括人 CMV Towne株 g B胞外结构域的 1 - 6 76位氨基酸 ,其中第 4 33、4 34、4 36位氨基酸残基经过点突变 ,导致第 4 37位氨基酸处的蛋白酶解位点缺失。作者对幼儿接种此疫苗的安全性、反应原性及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   1 8名 1 2~ 35月龄的健康幼儿参与了本次研究。在 期开放试验中 ,6名幼儿接种了CMV g B/MF59疫苗以评估疫苗安全性。随后 ,另外 1 2名幼儿随机以 3∶ 1比例分成两组 ,分别经三角肌肌肉接种 CMV g B/MF59和甲型肝炎疫苗 ,接种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