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1.
目的:观察大豆磷脂酰胆碱对幼年大鼠胸段脊髓前角内突触数量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大鼠脊髓神经突触可塑性及大豆磷脂酰胆碱作用机制。方法:①实验于2004-03/12在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研究室完成。选用5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2只。随机将大鼠分为2组:大豆磷脂酰胆碱添加喂养组和对照组,每组11只。大豆磷脂酰胆碱添加喂养组:大豆磷脂酰胆碱500mg/(kg·d),溶于50mL双蒸水灌胃,1次/d;对照组:等量双蒸水灌胃,1次/d。两组均自由进食(标准基础饲料)和普通饮水。②喂养8周,灌注取材,用透射电镜观察两组大鼠胸段脊髓灰质前角内突触数密度和突触活性区膜面积密度的变化。用点阵测试系统和点计数法测算脊髓胸段前角灰质内突触的数密度和突触活性区的膜面积密度。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大鼠2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大豆磷脂酰胆碱添加喂养组大鼠胸段脊髓前角灰质内突触的数密度和突触活性区的膜面积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8.27±3.98)个/μm3,(0.0587±0.007)μm2/μm3;(18.36±3.14)个/μm3,(0.0264±0.009)μm2/μm3,t=13.032,9.181,P<0.01]。结论:添加大豆磷脂酰胆碱喂养幼年大鼠,大鼠脊髓突触数量和突触活性区膜面积增加,提高了幼年大鼠脊髓神经突触可塑性。  相似文献   
212.
目的:观察大豆磷脂酰胆碱对幼年大鼠脊髓前角内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鼠脊髓神经突触可塑性及大豆磷脂酰胆碱的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4-03/12在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研究室完成。选择5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2只,随机分为2组,大豆磷脂酰胆碱组和对照组各11只。大豆磷脂酰胆碱组大鼠给予大豆磷脂酰胆碱500mg/(kg·d),溶于50mL双蒸水灌胃,1次/d。对照组大鼠等量双蒸水灌胃,1次/d。每3天测1次体质量,大豆磷脂酰胆碱剂量随体质量变化相应调整,共喂养8周。喂养8周后,两组大鼠均用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灌注固定,取胸段脊髓中段和腰膨大最粗处经石蜡包埋后进行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法染色,测量胸段和腰膨大脊髓灰质前角区各视野突触素的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灰度值,被测区突触素含量越高,免疫染色越深,则灰度值越小,反之越大。结果:2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大豆磷脂酰胆碱组大鼠胸段和腰膨大脊髓灰质前角区突触素的免疫反应阳性产物染色较深,呈棕黄色阳性颗粒,胸段和腰膨大脊髓突触素灰度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221.50±2.18,239.14±1.90;238.33±2.12,256.36±2.20(t=5.525,4.892,P<0.01)]。②两组大鼠胸段前角突触素灰度值均显著小于腰膨大灰度值(t=5.918,5.375,P<0.01)。结论:幼年大鼠经大豆磷脂酰胆碱喂饲后,脊髓突触素的免疫表达增强,提示大豆磷脂酰胆可以提高幼年大鼠脊髓神经突触可塑性,而且胸段脊髓的突触可塑性强于腰膨大。  相似文献   
213.
大豆渣加白糖外敷治疗糖尿病足部坏疽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部肢端坏疽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管、神经、皮肤改变合并感染引起的肢端坏疽,是糖尿病足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5.8%~6.3%,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为0.9%~1.7%,老年糖尿病并发肢端坏疽为2.8%~14.5%[1],而且截肢率极高,达38.1%~75.0%[2],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2002年8月-2006年5月对10例大面积糖尿病足部坏疽的病人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清创换药,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14.
产后腹直肌分离(DRA)是分娩后的常见疾病。受临床研究不够深入、宣教工作不够规范等因素影响,多数患者和医护人员对产后DRA的认识不足,其相关功能障碍和伴随症状易被忽略或与其他疾病混淆。本专科共识认为产后DRA的发病率和危害性仍被严重低估。本编写组通过对产后DRA相关基础理论和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全面总结临床规范化诊疗经验,阐明相关解剖学基础、生物力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创建产后DRA的诊断标准、分型和分类标准;创立手法按摩治疗路径的技术流程、服务规范、质量标准、安全质控和疗效标准;建立规范化临床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和科学合理的疗效评判标准;多项规范和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对指导和规范产后DRA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15.
<正>同步放化疗是不可手术切除食管鳞癌(ESCC)的标准治疗方法[1]。但一年局部复发率达47%,中位总生存期(OS)仅为18.1~19.0个月[2]。随着国内外学者对肿瘤免疫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免疫治疗为食管癌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新型联合治疗策略显示了良好的前景。本研究报告1 例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采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放化疗综合治疗的ESCC患者,为今后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患者,男,71 岁。  相似文献   
216.
目的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分析12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2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人中,非器质性病变12例,占9.52%;良性病变92例,占73.02%;恶性肿瘤22例,占17.46%。患者年龄>60岁,绝经年限>10年,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大部分是良性病变,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217.
目的 分析心电散点图在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我院就诊的195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以24 h动态心电图结合临床症状的人工校正结果作为金标准,利用24 h动态心电图数据绘制Lorenz心电散点图。参考《心电散点图》提出的诊断要点,以Lorenz心电散点图表现判断窦性心律、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颤伴室性早搏、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房颤合并房扑,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Lorenz心电散点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结果 Lorenz心电散点图对心房扑动、房颤伴室性早搏、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房颤合并房扑的诊断与金标准完全一致,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0%,Kappa值均为1.000;对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诊断准确率均为99.49%,与金标准一致性极强,Kappa值均为0.988;诊断心房颤动有2例漏诊,诊断准确率为98.97%,Kappa值为0.961;对窦性心律有2例误诊,诊断准确率为98.98%,Kappa值为0.852。结论 Lorenz心电散点图对心律失常诊断价值较高,可为临床工作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218.
目的:观察解毒汤治疗溃疡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64例溃疡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32)。治疗组患者采用解毒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颗粒每次0.15g,一日3次治疗,两组患者均连服治疗7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P0.05);治疗组患者治愈时间为2.62±0.84d,明显短于对照组5.73±1.17d(P0.05)。结论:解毒汤为治疗溃疡性咽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19.
目的:探讨钉钉结合问题导向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临床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某高校五年制本科毕业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名,其中对照组采用以老师为主的常规带教实验课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钉钉结合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1个学期后比较两组的技能操作评分、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学生能力提升评价、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两组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考核结果比较,实验组心肺复苏术、骨科急救处理、气管插管术、腰椎穿刺术、伤口换药及处理的考核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学生的自学能力评分、沟通能力评分、临床思维评分、问题解决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钉钉结合PBL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成绩,还能提升其自学、沟通、合作等能力,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