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1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0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46篇
内科学   47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24篇
外科学   105篇
综合类   340篇
预防医学   136篇
眼科学   352篇
药学   119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91.
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输尿管镜取石(URS)、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NL)、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四种微创治疗方法 在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48例临床资料,根据四种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治疗,分别从手术方法 、手术成功率、结石取净率、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平均住院天数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 ESWL治疗效果差,多需改行URS或mPNL治疗.URS治疗手术成功率达92.85%(169/182),13(7.15%)例改行其它手术,结石取净率86.76%.mPNL治疗手术成功率99.22%(257/259),2例(0.78%)改开放手术,结石取净率93.82%.腹腔镜3例全部成功.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ESWL疗效较差,一般不作为首选方法 .单纯使用URS治疗,成功率及结石取净率均不高.腹腔镜在处理此类结石方面意义不大.mPCNL则手术成功率、结石取净率均较其它方法 高,并发症则较低,可作为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92.
情绪认知在儿童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心理理论的不断深入,儿童情绪认知研究日益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由于情绪的复杂性,单一的研究方法难以全面揭示情绪相关问题。本文从情绪认知的评价理论、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情绪认知评价方法的整合并合理运用,为后续儿童情绪认知相关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3.
莱菔硫烷脱毒和抗氧化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兰花中的葡糖异硫氰酸盐可以转化成为莱菔硫烷,莱菔硫烷具有脱毒和抗氧化的功能,在与氧化逆境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有应用价值.它的生物功能主要通过调节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1)等一系列二相酶和抗氧化酶实现.本文对莱菔硫烷脱毒和抗氧化功能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腮腺肿瘤切除术改良术式的特点.方法 将220例腮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传统和改良术式,对术后复发、畸形、面神经麻痹、味觉出汗综合征、涎瘘等指标进行4个月至3年的随访.结果 术后复发、畸形、面神经麻痹、味觉出汗综合征等指标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改良术式能有效减少腮腺术后多种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在急诊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急诊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ICU病人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2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DT)组和传统的气管切开术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等。结果PDT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的气管切开术组(P〈0.01),手术切口长度也明显短于传统的气管切开术组(P〈0.01),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组(P〈0.01),传统气管切开组皮下气肿和插管失败、套管脱出、肉芽/疤痕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1.3%,6.7%,13.3%,13.3%,而PDT组无1例并发症发生,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DT更适合于IUC内危重病人应用,方便快捷,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6.
目的比较眼前节图像分析系统(EAS-1000)与A超测量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的差异,以评价前者在眼前节参数测量中的准确性,为前者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正常人165例(312眼)分别用眼前节图像分析系统与A超测量散瞳前后中央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结果眼前节图像分析系统的测量中央前房深度为(2.80±0.24)mm,A超测量结果为(2.91±0.64)mm,u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眼前节图像分析系统的测量散瞳后晶体厚度为(4.18±0.31)mm,A超测量结果为(4.32±0.51)mm,u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眼前节图像分析系统与A超的测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且在两者所测值的稳定性方面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97.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内热休克蛋白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HSP27、HSP70、HSP90在高温、氧化应激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分别在高温(45℃)、氧化(50mmol·L-1H2O2)条件下培养30min后,恢复至正常条件,于不同时间段(0h、2h、4h、6h、16h、24h)采用RTPCR法检测HSP27、HSP70、HSP90的表达情况。结果晶状体上皮细胞在生理和应激情况下均有HSP的表达。热休克和氧化应激后2h导致热休克蛋白mRNA表达明显增加。其中HSP27在2种应激后6h表达最高;HSP70于高温后2h表达最高,以后逐渐降低,而在氧化组中6h表达最高;HSP90在2种应激后4h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但它们在16h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存在HSP。应激情况下,诱导HSP合成增加,其作为一种对抗应激的蛋白质可能对晶状体上皮细胞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中的PTEN、MMP-7表达与临床分期分级及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骨巨细胞瘤标本PTEN、MMP-7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骨巨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期、分级及复发与转移的关系。结果PTEN、MMP-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0%、72.3%,其中在MMP-7阳性表达组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为30.0%,在MMP-7阴性表达组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为48.5%,二者呈负相关;在“三结合分类”组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68.2%、28.0%,MMP-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0%、72.5%、96.0%,组间差异明显,(P<0.05);复发组中PTEN、MMP-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86.3%,无复发组中PTEN、MMP-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68%,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而与病理分期、分级及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TEN、MMP-7的表达与“三结合分类”有一定的关系,并与转移,复发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评估,对其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
阿糖胞苷诱导NF-κB活化与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XM)和长春新碱(VCR)对阿糖胞苷(Ara—C)诱导HL60—n白血病细胞凋亡与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采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和DNA电泳技术检测H160—n细胞凋亡;采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HL60—n细胞NF—κB活化水平。结果:Ara—C同时具有诱导HL60—n细胞凋亡和NF—κB活化的作用;DXM lμmol/L和VCR0.1μmol/L能显著增强Ara—C诱导的HL60—n细胞凋亡和抑制Ara—C诱导的HL60—n细胞的NF—κB活化,细胞凋亡增强率分别为39.1%和59.2%(均P<0.05),NF—κB活化抑制率分别为31.0%和47.0%(均P<0.05)。结论:Ara—C诱导HL60—n细胞凋亡的同时激活NF—κB;DXM和VCR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增强其诱导HL60—n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智力正常学习困难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拓宽学习困难儿童治疗的新途径。对两组智力正常但有注意异常和学习困难的男性儿童分别予以药物治疗和感觉统合训练。结果表明,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经感觉统合训练后,对提高儿童注意力和学习成绩的效果和药物治疗相仿,而感觉统合正常的儿童经过训练上述效果低于药物治疗,提示对于那些怕服药或受药物副反应困扰的学习困难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