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敏药碱-G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将敏药碱- G作用于K5 6 2 /ADM细胞,来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研究其逆转作用和机制。方法 四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阿霉素对K5 6 2 /ADM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 0 )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检测mdr1基因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内罗丹明(Rh12 3)浓度,以检测P 170泵功能;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 170的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无毒剂量的敏药碱 G与ADM联合应用比单纯加ADM(同等剂量)对K5 6 2 /ADM细胞的IC5 0降低了5. 0 1倍;耐药靶细胞内罗丹明(Rh12 3)积累增加;但加敏药碱 -G前后mdr1基因与P gp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敏药碱- G逆转耐药的机制可能是它抑制了P -gp的“药物泵”功能,使细胞内药物积累增加,而对mdr1基因和P- gp表达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2.
反义基因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克服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的方法,提高化疗效果。方法:采用多药耐药反义基因(mdr-1-ASPS-ODN)逆转K562/ADM肿瘤细胞的MDR,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果:mdr-1-ASPS-ODN诱导K562/ADM细胞产生大量DNA断片,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几乎全部mdr-1+K562/ADM细胞发生凋亡。结论:mdr-1-ASPS-ODN能有效、特异地抑制mdr-1基因表达,逆转肿瘤细胞的MDR,促进阿霉素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Oct-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干细胞相关标志物Oct-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96年6月-2006年3月胃癌手术石蜡标本63例,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Oct-4表达,分别以58例癌旁正常组织和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回顾6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指标,并分析各项指标与Oct-4表达的关系。对63例中的50例患者进行为期8年的生存随访,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Oct-4表达与患者生存的关系;构建Cox回归模型,评估Oct-4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的可能性。结果Oct-4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95%(51/6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5.2%(3/58)和正常胃黏膜组织(0)(P〈0.01)。Oct-4表达的阳性程度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Oct-4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及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t-4表达阳性程度高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Oct-4表达阳性程度低的患者(P〈0.05)。Oct-4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RR0.554,95%C10.209~1.466)。结论Oct-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程度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患者生存期有关,但不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C225)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乳腺癌干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C225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将MCF-7进行微球体培养,根据培养液中是否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和C225分为对照组、C225组、EGF组、EGF+ C225组;培养13 d,观察四组微球体形成大小及数量,计算微球体形成率(MFE);流式细胞术检测微球体细胞及常规培养MCF-7中CD44+CD24-细胞比例.结果 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随C225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与对照组比较,C225组微球体体积明显减小,且MFE和微球体中CD44+CD24-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分别为(0.61±0.04)% vs (1.44±0.09)% (P<0.01)和(3.50±0.29)% vs (9.07±0.52)% (P<0.01).与EGF组比较,EGF+C225组微球体体积明显减小,且MFE和微球体中CD44+CD24-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分别为(0.68±0.04)% vs (1.61±0.05)% (P<0.01)和(4.00±0.58)% vs (10.47±0.79)% (P<0.01).常规培养MCF-7中CD44+CD24-细胞比例为(2.03±0.15)%,与EGF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GF组与对照组微球体形成大小、MFE以及微球体中CD44+CD24-细胞比例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225对MCF-7中CD44+CD24-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5.
表1婚检医参加培训情况婚检医国家级培训人数%省级培训人数%市级培训人数%取得合格证书人数%男517.2(5/29)2482.8(24/29)1758.6(17/29)2793.1(27/29)女826.7(8/30)2686.7(26/30)1963.3(19/30)30100(30/30)合计1322.0(13/59)5084.7(50/59)3661.0(36/59)5796.6(57/59)(7/30),无未掌握的。2.6“婚前医学检查表”及《婚前医学检查证明》的填写质量:调查的27个婚检单位中,男、女“婚前医学检查表”各有1个单位不合格各占3.7%(1/27),“男婚前医学检查表”基本合格的23个单位占85.2%(23/27),合格的3个单位占11.1%(3/27);“女婚前医学检查表”基本合格的单位21个占77.8%(21/27),合格的5个单位占18.5%(5/27)。《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尽管没有不合格的,但合格的男、女《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各有4个单位各占14.8%(4/27),基本合格的各有23个单位各占85.2%(23/27)。3讨论3.1学历、技术职称、工作年限:《母婴保健法》要求从事婚前?  相似文献   
26.
为了达到专业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将“国外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入了妇女保健教学之中。在8届教学过程中应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了“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自学 辅导”等教学方法,并采用了评估体系。结果表明:“参与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妇女保健学教学中是可行的。效果是良好的。方法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认可;8届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思想素质,还是各种能力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总结出“参与式教学方法”的7条优点,并提出进一步拓宽“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范围,以推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活化自体淋巴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adoptive immunotherapy,AIT)是否有助于改善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确诊的6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通过分层随机法分为免疫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35)。免疫治疗组患者取60 ml外周血分离制备单个核细胞并在含OKT-3和IL-2的培养基中活化培养,回输前进行质控检测。免疫治疗组中的Ⅰ~Ⅲ期患者(n=14)于一线治疗后接受自体淋巴细胞输注(3个月内输注6次),Ⅳ期患者(n=15)仅接受自体淋巴细胞输注;对照组患者接受肝细胞癌相关的其他治疗。疗效评估的主要终点是2 年无复发生存(relapse-free survival,RFS)率,次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入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8年(0.2~4.2年)。免疫治疗组29名患者共接受了167次(计划174次,完成率96%)预定淋巴细胞输注(平均每人次回输9.30×109个细胞,其中CD3+HLA-DR细胞约占63%),治疗期间未观察到3级或4级不良反应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免疫治疗组患者2年RFS率显著升高(62.1% vs 22.9%,OR=0.181,95%CI:0.06~0.54,P=0.002),中位PFS(28 vs 8个月,P=0.004)和中位OS(38 vs 34个月,P=0.915)均显著延长。在Ⅰ~Ⅲ期患者中,免疫治疗组(n=14)2年RFS率较对照组(n=18)显著升高(92.9% vs 33.3%,OR=0.38,95%CI:0.004~0.368,P=0.005),中位PFS明显延长(38 vs 14.5个月,P=0.005),而两组OS间无显著差异;Ⅳ期患者两组间PFS(P=0.077)及OS(P=0.994)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活化自体淋巴细胞AIT为安全可行的肝细胞癌辅助性治疗方法,可提高Ⅰ~Ⅲ期肝细胞癌一线治疗后RFS率、延长患者RFS时间,而对进展期肝细胞癌患者的PFS和OS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8.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根据CT确定血肿最大层面,选择穿刺点,避开头皮脑膜血管,局麻后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微创穿刺治疗。降低了致残率及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氟尿嘧啶涂膜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氟尿嘧啶是抗代谢药物,广泛地应用于皮肤科临床,但由于剂型落后,致使药物浓度高、疗效低,因此,我们加入促皮吸收剂月桂氮酮,并应用新型的膜材料,配制成1.5%的氟尿嘧啶涂膜剂。临床应用于扁平疣、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等疗效较好,有效率在93%以上;对寻常疣及尖锐湿疣也有较好疗效,有效率在83%以上。氟尿嘧啶涂膜剂的制备降低了药物浓度,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0.
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方法自孕28w起给具有妊高征高危因素的孕妇连续服用1.5g/d钙元素直至分娩。结果显示:服钙组、安慰剂组及正常孕妇对照组妊高征发生率分别为9.52%(6/63)、23.33%(14/60)及12.50%(8/64),服钙组和安慰剂组发生率差异显著。服钙组在妊娠病理、分娩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有关情况方面与安慰剂组、正常孕妇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提示:孕28w后每日补1.5g钙元素可以降低妊高征高危人群的妊高征发生率;且并不增加围产期结局的危险性,对母儿均安全。故对有妊高征高危因素的孕妇补钙或改变膳食结构,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对预防妊高征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