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37篇
  免费   675篇
  国内免费   450篇
耳鼻咽喉   109篇
儿科学   110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566篇
口腔科学   118篇
临床医学   1669篇
内科学   866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245篇
特种医学   5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59篇
综合类   3214篇
预防医学   1157篇
眼科学   188篇
药学   1309篇
  19篇
中国医学   1242篇
肿瘤学   497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58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356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651篇
  2013年   704篇
  2012年   818篇
  2011年   902篇
  2010年   851篇
  2009年   773篇
  2008年   695篇
  2007年   648篇
  2006年   600篇
  2005年   539篇
  2004年   481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395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8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鞘蕊苏药材中异佛司可林、1-乙酰基佛司可林、1,6-二乙酰基佛司可林的含量。方法:采用luna C8柱(250mm×4.6mm),以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10nm,进样量20μL,采集时间40min。结果:异佛司可林、1-乙酰基佛司可林、1,6-二乙酰基佛司可林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6.0μg(r=0.9998),0.9~7.2μg(r=0.9999),7.5~60μg(r=0.9998).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7.8%,95.1%,97.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为评价不同产地的鞘蕊苏药材中异佛司可林、1-乙酰基佛司可林、1,6-二乙酰基佛司可林的含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2.
目的 探讨低气温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患者机体免疫变化的情况,以及气温下降前给予免疫增强剂后对患者免疫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100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基础组70例,免疫增强组30例.2组患者分别在基础点和低气温点检测血IgG、IgA、IgM,血及诱导痰CD3+、CD4+、CD8+、CD4+/CD8+.并记录随访期间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 ①低气温点,基础组IgG、IgA下降,血及诱导痰CD3+、CD8+升高,CD4+、CD4+/CD8+下降(P<0.05);免疫增强组诱导痰CD3+、CD8+升高,CD4+、CD4+/CD8+下降(P<0.05),而血免疫值无明显变化(P>0 05). ②2组患者诱导痰CD4+/ CD8+与呼吸道感染情况均存在相关性(呈负相关),且低气温时两者相关性更好(基础组月均发病次数、月均发病天数分别为-0.661、-0.612,免疫增强组分别为-0.901、-0.936). ③气温变化前后,免疫增强组诱导痰免疫变化值与基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呼吸道感染减少情况与基础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气温下降后患者免疫力下降,而诱导痰对气道局部免疫的评估较好.免疫增强剂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但对气道局部免疫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83.
目的 观察痰涤雾化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经皮气管切开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67例重型颅脑损伤经皮气管切开术后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2组均予西医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给药湿化加自拟痰涤雾化液高频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给药湿化加氨溴索注射剂高频氧气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经7 d治疗后,治疗组的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比对照组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7.1%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涤雾化液高频氧气雾化吸入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84.
目的:探讨不同脱钙液对骨髓组织切片HE染色质量的影响。方法:选用10%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HA S复合酸脱钙液和10%硝酸3种不同的脱钙液,分成A、B、C 3组用于脱钙,通过记录脱钙时间,观察HE染色效果,评价室温下(20~28℃)不同脱钙液对骨髓组织切片制作的影响。结果:A组脱钙液所制切片染色效果良好,但脱钙速度缓慢,所需时间较长;B组脱钙液脱钙速度快,所制切片染色好;C组脱钙液所制切片的染色强度和对比度均不如前两种脱钙液。结论:在制作骨髓组织切片时,EDTA脱钙液和HA S复合酸脱钙液所制切片均能取得良好的染色效果,但EDTA脱钙液脱钙周期过长;HA S复合酸脱钙液脱钙均匀,速度快,更适合于临床速检工作;硝酸脱钙液组染色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85.
目的 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fQR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对比观察fQRS与病理性Q波在AMI的发生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在AMI的诊断中,fQRS的敏感性略低于病理性Q波,而其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比病理性Q波高.结论 在有AMI诊断的其他证据时,fQRS可作为AMI诊断的心电图的一个新指标,且可考虑为非透壁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986.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08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服用硝酸酯类、抗血小板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注射液静滴,1次/d,疗程14d。结果: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静滴2周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对心绞痛治疗时有效率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效果。结论:应用银杏达莫注射剂与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合用可增强抗缺血作用,安全性好,耐受性好,对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87.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5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毅  张伟  田银生  刘勇 《四川医学》2010,31(3):347-349
目的通过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比较,评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PA)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前景。方法将100个需要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PA组和LC组,记录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情况,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PA组手术时间35~135min,平均(67±1.92)min,平均出血量(15.9±0.10)ml。疼痛部位主要在脐周且疼痛程度以轻度多见。结论SPA安全可靠、创伤小,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在胆囊切除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8.
目的 观察局部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5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8例采用局部热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对照组26例单采用顺铂胸腔内灌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及KP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局部热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能显著提高恶性胸永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89.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62例高血压患者,78例正常健康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并做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健康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发病率高,定期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对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0.
张伟 《河北医药》2012,34(15):2356-2356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又称"扳机指",主要由于屈指肌腱在纤维鞘起始部滑动障碍所致[1].是手部常见及多发的肌腱疾病之一.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封闭治疗,但手术治疗术后可出现伤口感染、瘢痕增生等并发症等已不作为首选疗法;封闭治疗有一定的复发率,并且皮质类固醇注射到肌腱内将引起肌腱生物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