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3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6 毫秒
451.
目的:进一步总结辽宁省白头翁属植物种类,为合理开发保护白头翁属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从植物形态、花粉粒、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的DNA条形码分子鉴定三方面对辽宁省白头翁属植物进行分类与鉴定研究。结果: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笔者经实地调查白头翁属植物的形态特征、花粉粒微观形态、基于ITS2序列的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等,确证了一新种白头翁-岩生白头翁(Pulsatilla saxatilis)的存在;确证了兴安白头翁(P.dahurica),白花白头翁(P.chinensis)两种辽宁省新记录;确证了在大连市大黑山、鞍山市千山有金县白头翁(P.chinensis var.kissii)的存在。结论:辽宁地区为白头翁的主产区之一,白头翁药材基本都为野生,价格逐年上涨,加之开荒种地等原因,辽宁地区白头翁属资源正在逐年锐减,更加造成了白头翁属植物资源的匮乏,急需加快栽培技术研究,保护白头翁属植物野生资源的多样性和保证白头翁药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52.
目的:毛茛科乌头属AconitumL.植物药材川乌、草乌、附子、关白附、天雄和侧子在本草中记载混淆,市场流通混乱,通过对古代本草考证,探究古代本草中的乌头属六种有毒中药的基原、产地和质量,为研究应用提供指导。方法:查阅古代本草专著,考证乌头属六种有毒中药,进行比较,并结合现代文献研究进行深入探索。结果:川乌和草乌在古代本草中并称为乌头,附子、天雄和侧子沿用至今,天雄和侧子目前市场流通极少,一般做地方习用药;古代本草中的白附子部分为关白附,部分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故无法做判定,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论:通过对乌头属六种中药进行考证,认清用药历史,避免临床使用出现中毒情况,并且对规范市场流通和统一使用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53.
目的:优选鸡树条荚迷果实中有效成分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提取工 艺优化选择,以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 HPLC 法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 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h,醇沉至浓度为50%最佳;该工艺方法合理,有效成分提取效率较高;为系统开发、利用该 药用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54.
木犀草素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犀草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中分布较广,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本文将近年来木犀草素在抗肿瘤、心脏保护作用、呼吸系统影响、免疫调节、抗炎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55.
不同产地牛蒡rDNA ITS的PCR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国11个不同产地的牛蒡进行ITS序列分析,为牛蒡DNA分子鉴定提供参考。方法:从11个不同产地的牛蒡中提取总DNA,用通用引物对ITS序列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克隆测序。结果:牛蒡完整的ITS序列长度范围为641 bp,不同产地间无长度差异,GC含量为59.1%~59.6%之间,其中ITS1序列为256 bp,GC含量为58.6%~59.4%之间,其中ITS2序列为221 bp,GC含量为63.8%~64.7%之间。结论:11个不同产地的牛蒡ITS序列遗传距离为0.0000~0.0094,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4,相似度在99%以上,可以作为DNA分子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56.
乌骨藤脂溶性成分抗肿瘤活性及其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乌骨藤脂溶性成分的抗肿瘤活性,并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中药乌骨藤的脂溶性成分,采用MTT法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并利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乌骨藤脂溶性成分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同时分析了其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24个化合物,并测定了相对含量。结论:乌骨藤的脂溶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其药理活性与所含有的化学成分相关。  相似文献   
457.
香港和澳门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特殊,适宜植物生长,中药资源种类丰富,并且极具地方特色.文章概述了港澳地区中药资源的情况及特点,并列举了20种港澳地区常见的中药资源,对其来源、分布、性味、功效和化学成分进行了概括.为深入研究港澳地区中药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8.
目的:筛选一种简单制备牛蒡子苷元的方法。方法:采用碱溶酸沉法对牛蒡子原药材粗粉提取,提取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后,再利用氧化铝、氧化镁、活性炭进行纯化处理。结果:利用此方法从2kg牛蒡子原药材中制备得到26g牛蒡子苷元,其纯度达到97%。结论: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牛蒡子苷元,该方法简便可行,制备得到的牛蒡子苷元纯度较高,是制备牛蒡子苷元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9.
目的:建立红花地上部分中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anbanhedera ODS-2C18柱(5μm,4.6×250mm),流动相为甲醇-0.4%冰醋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0nm,柱温30℃。结果:木犀草苷回归方程:Y=59558771X-1755,r=0.999991,在0.0019mg/mL~0.1238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04%,RSD=1.68%(n=9);木犀草素回归方程:Y=76381285X-9981,r=0.999995,在0.0020mg/mL~0.1266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56%,RSD=2.00%(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60.
康廷国  张慧  李峰  王添敏  许亮  张建逵  李娜  宋慧鹏  李思雨 《中草药》2024,55(11):3579-3587
中药传统性状一般是指感官获得的宏观性状,如形、色、气、味等,不包括微观性状。在中药“辨状论质”相关研究中发现,中药的微观性状(显微特征)也与其质量相关,且其特征更容易量化和数字化,在中药“辨状论质”的机制探讨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依据遗传学中“性状”的概念,结合中药的特点,将中药的微观性状(显微特征)与宏观性状合二为一,提出“中药性状学”的概念,即对中药所呈现的宏观和微观性状进行表征和研究的应用科学。中药性状学不仅能够揭示中药“辨状论质”机制和传统的中药鉴别经验的科学内涵,而且还能与中药化学、中药生物学质量标志物关联(三学关联),建立符合中医整体观的中药质量三维评价体系。因此有必要将其内涵、任务、地位加以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中药质量评价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