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33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目的:以治疗慢性胆囊炎中药小复方为例,探讨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有机结合实施处方剂量配比和结构优化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本文以特征性药效学指标为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设计初步判定处方组成,进而利用正交设计对均匀设计优化结果进行取舍与确定。并依据不同因素自身及相互间交互作用F检验结果及各药性味主治理论,对复方内部的配伍关系加以科学诠释,对组方配伍结果做出合理判定。结果:筛选最佳处方组成及比例为赤芍15g、X17g、枳壳13g、槟榔13g、当归1.8g。结论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相结合,可以克服两者单独为用筛选处方时各自存在的不足,从而获得最佳的筛选结果。  相似文献   
32.
从中医理论、中药方剂的分析入手,联系中药方剂配伍理论、组方法则、剂型选择、方剂命名的实际,探索中药方剂的美学特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建立蒙药痔瘘六味丸中蔓荆子黄素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采用C18柱,0.4%磷酸-甲醇(40∶6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8nm。结果:蔓荆子黄素在0.075~0.37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4%,RSD低于2.0%。结论:所用方法简便、稳定,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利咽喷雾膜剂的水提制备工艺。方法:以绿原酸、甘草酸单铵盐和干膏收率的综合指标作为考核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水提的制备工艺条件,确定利咽喷雾膜剂的最佳水提工艺。结果:水提制备T艺影响因素大小依次是:煎煮次数(C)>加水量(A)>煎煮时间(B),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A2B1C3,处方药材加12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结论:筛选出最佳的水提工艺。  相似文献   
35.
车前子和车前草的商品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29个省(区)、市的车前子和18个省(区)、市的车前草进行了商品鉴定,结果表明我国车前子的主流商品是车前和大车前,平车前较少;车前草的主流商品为车前,平车前和大车前较少。  相似文献   
36.
目的:优选鸡树条荚迷果实中有效成分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提取工艺优化选择,以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h,醇沉至浓度为50%最佳;该工艺方法合理,有效成分提取效率较高;为系统开发、利用该药用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7.
辽宁省三种老鹳草属植物的花粉鉴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辽宁省老鹳草品种繁多、资源丰富,常见的老鹳草除药典收载的品种外,尚有多种老鹳草属植物在不同地区作老鹳草药用;对该地区的三种老鹳草进行花粉鉴别研究,将为确定老鹳草品种的差异和质量的优劣及扩大药源,为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老鹳草资源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采用醋酐-浓硫酸法对其花粉进行鉴定研究。结果对三种植物花粉形态进行观察与描述。结论几种鉴别方法结果理想可靠,可作为三种植物的定性鉴别的标准。  相似文献   
38.
老鹳草属两种老鹳草总黄酮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尹海波  康廷国  潘荣琛  王冰 《中药材》2006,29(6):541-542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种老鹳草的总黄酮含量。结果:总黄酮含量鼠掌老鹳草为0.11%,老鹳草为0.15%,前一种在东北三省广泛分布,资源量大,可供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9.
姜泓  白丽萍  康廷国 《中药材》2006,29(11):1194-1195
从紫穗槐Am orpha fruticosaL.的果实中又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5-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酮(5-hydrox-y-7,4-′d im ethoxyisoflavone)(Ⅳ);7,2,′4′5′-四甲氧基异黄酮(7,2,′4,′5-t′etrom ethoxy-isoflavone)(Ⅴ);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Ⅵ);正三十碳醇(n-triacontaol)(Ⅶ)。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中国产紫穗槐果实中得到,其中化合物Ⅳ,Ⅵ和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40.
李峰  王延涛  康廷国 《中药材》2006,29(4):318-320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与产地的鹿鞭药材中3种多胺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10个鹿鞭样品腐胺、精胺及精脒的含量。结果:不同样品的3种多胺类成份及总多胺含量均有一定差异。结论:多胺类成分含量可作为鹿鞭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