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 071例自然流产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染色体异常是自然流产发生的常见原因。我们回顾性总结自然流产患者的核型资料 ,为产前诊断提供依据。一、资料与方法从 1980年 1月到 1998年 8月 ,因自然流产而在本院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检查的患者共 2 0 71例 (男性 10 0 5例 ,女性 10 6 6例 ) ,根据流产次数分为 :自然流产组 (1~2次 ) 12 5 5例 ;反复自然流产组 (3~ 10次 ) 816例 ,对上述患者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回顾性分析。核型采用G显带。异常核型不包括多态性变化。嵌合体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胞系 ,每种细胞系中细胞数量等于或超过分析总数的 2 %。二、结果1 染色体核型异常率…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孕妇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滴度与其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发生免疫失败的关系,探讨能否用孕妇血清HBsAg、HBeAg滴度代替血清HBV DNA浓度来衡量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发生免疫失败的危险性。方法 178例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随访至24月龄,32例发生免疫失败,用斑点杂交法检测孕妇临产前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孕妇HBsAg和HBeAg浓度,研究孕妇HBsAg、HBeAg的滴度与其新生儿接种疫苗发生免疫失败的关系,并与孕妇血清HBV DNA浓度与其新生儿发生免疫的关系相比较。结果 随着母亲血清HB-sAg、HBeAg滴度的升高,其新生儿发生免疫失败的危险性升高,当孕妇血清HBsAg滴度≥1:1000、HBeAg≥1:100时,分别有26.3%、31.4%的新生儿发生乙型疫苗免疫失败,与当孕妇血清HBV DNA浓度≥125pg/ml,新生儿发生免疫失败的危险性相当。结论 孕妇血清HBsAg、HBeAg高滴度与其新生儿接种疫苗发生免疫失败有密切联系,孕妇血清HBsAg滴度≥1:1000、HBeAg滴度≥1:100能够代替血清HBV DNA浓度≥125pg/ml作为衡量孕妇的乙肝高传染性的指标来预测新生儿发生免疫失败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3.
细胞毒性因子与妊高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细胞毒性因子与妊高征张斌庄依亮虽然妊高征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仍未阐明其病因[1]。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系统形态与功能的改变与妊高征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并提出妊高征内皮系统受损学说[1~4]。该学说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证实和接受[5,6],...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引物原位标记法(PRINS)结合经腹脐血穿刺,应用于脐血中期细胞快速产前诊断18号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可行性。方法:B超监护下经腹采集胎儿脐血共16例,外周血34例,应用18号染色体特异性引物,标记分裂中期细胞18号染色体,PRINS结果与中期细胞染色体G带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6例脐血中,PRINS检测2例为18号三体,34例外周血中,1例为18三体,与染色体核型分析一致。结论:PRINS是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产前诊断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临床检测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5.
妊娠期淋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病 (gonorrhea)是由淋病双球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 ,通过性交传播 ,80 %以上是由男性感染后通过性交传染给女性的[1 ] 。妊娠期罹患淋病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均有较大的危害 ,所以必须重视预防、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1 病原体淋病的病原体是革兰染色阴性的需氧球菌 ,即淋病双球菌 ,其外形为卵圆形或豆形 ,常成对排列 ,大小为 0 6~0 8μm。人类对该菌有易感性 ,也是该菌的唯一天然宿主。2 病理变化通过性交感染淋菌后 ,生殖道柱状上皮很快将淋菌吞噬到细胞内。淋菌在细胞内繁殖。在非妊娠期 ,淋菌上行感…  相似文献   
106.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困扰女性的常见疾病,虽然它不会轻易危及人的生命,但其反复发作却给女性朋友带来许多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怎样防止盆腔炎的反复发作呢?且听专家们为你解答  相似文献   
107.
本文目的是确定伴有黄体期过短的不育,氯菧酚胺(克罗米芬)能否延长黄体期,以及这种治疗能否增加受孕率。根据基础体温记录,8例不育患者黄体期经常是10天或10天以下,患者夫妇双方都进行不育检查,包括精液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和性交后试验。在黄体期,用单次血清孕酮测定来证实排卵,孕酮值大于3毫微克/毫升者认为是有排卵。如果所有检查皆阴性,无导致不育的原因,而反复黄体期过短的患者在月经周期第5~9天给予氯菧酚胺50毫克/日。如果能延长黄体期,则在第二周期给予50毫克/日,共5天;第三周期,给予  相似文献   
108.
孕前保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孕妇的生活环境、营养、行为、情绪变化和精神状态对胎儿发育有一定影响。因此 ,妊娠前夫妇双方就要做好准备 ,避免不良刺激 ,避开污染的环境 ,为受孕创造良好的条件。1 生活节律的调适良好生活节律的形成和维持 ,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较为理想的受孕时间应当选择男女双方 ,尤其是女方的身体、精神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均最佳的时期。因此 ,受孕前夫妇双方首先要了解受孕的生理过程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因素。一般来说 ,轻松自如的生活态度所形成的生活节律 ,大多符合生理与心理的最佳状态 ,是无须再加…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报道1例产程延长,经阴道分娩后发生子宫棱状芽胞杆菌感染。虽然产后棱状芽胞杆菌感染很少见,因其能致死,需要早期诊断。X线检查有助于产后脓毒病的诊断。病例:38岁,1胎1产,于1972年10月29日因诊断乙状结肠扭转入院。入院前3天,患者娩出一足月婴儿,总产程28小时。产程中做了5次阴道检查,第3次检查时做了人工破膜。产时及产后期无发热。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有严重腹痛。体温101°F,脉搏120次/分,呼吸20次,血压110/60毫米汞柱。巩膜轻度黄染;腹部膨胀,明显触痛,腹部无  相似文献   
110.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妊娠期妇女特有的肝脏损害。其主要病变为妊娠期肝脏脂肪变性,常伴有肾、胰、脑等多脏器的损害。本院1973至1990年有5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同期分娩人数102701例,故发生率为1:20540次分娩;5例虽经积极抢救,仅1例产妇存活,4例死亡,孕产妇病死率为80%,双胎1例,死胎1例,新生儿死亡3例,新生儿存活2例,围产儿病死率为6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