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432篇
  免费   19069篇
  国内免费   8413篇
耳鼻咽喉   1686篇
儿科学   2679篇
妇产科学   1681篇
基础医学   11300篇
口腔科学   2956篇
临床医学   32783篇
内科学   19308篇
皮肤病学   2037篇
神经病学   5144篇
特种医学   87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3篇
外科学   16575篇
综合类   67591篇
预防医学   30874篇
眼科学   2868篇
药学   26282篇
  272篇
中国医学   27539篇
肿瘤学   9462篇
  2024年   1241篇
  2023年   5430篇
  2022年   5310篇
  2021年   4906篇
  2020年   5688篇
  2019年   6232篇
  2018年   5993篇
  2017年   3446篇
  2016年   4902篇
  2015年   5361篇
  2014年   12139篇
  2013年   9550篇
  2012年   11131篇
  2011年   11957篇
  2010年   11412篇
  2009年   11579篇
  2008年   11489篇
  2007年   11730篇
  2006年   11228篇
  2005年   11462篇
  2004年   10386篇
  2003年   9551篇
  2002年   7746篇
  2001年   7850篇
  2000年   8298篇
  1999年   7462篇
  1998年   6893篇
  1997年   6819篇
  1996年   6349篇
  1995年   5546篇
  1994年   5032篇
  1993年   3786篇
  1992年   3506篇
  1991年   3084篇
  1990年   2754篇
  1989年   2333篇
  1988年   1613篇
  1987年   1441篇
  1986年   1246篇
  1985年   1135篇
  1984年   945篇
  1983年   831篇
  1982年   713篇
  1981年   615篇
  1980年   438篇
  1979年   307篇
  1978年   168篇
  1977年   93篇
  1965年   76篇
  1959年   7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目的探讨反义导向分子a(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a,RGMa)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单一延长应激模型大鼠皮质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随机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con)、单一延长应激模型组(model)。建模后第7d观察两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并采用免疫荧光、逆转录PCR检测两组大鼠皮质RGMa的表达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僵立行为明显增加(0.01),皮质RGMa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多(0.01)。结论单一延长刺激诱导大鼠皮质RGMa蛋白及转录水平上调,可能是引起PTSD皮质体积缩小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钙代谢平衡实验推算我国北方青少年钙的适宜摄人量。方法将北京怀柔区304名13~15岁青少年分为 4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外三组每天补充含钙量分别为300 mg,600 mg,900 mg的奶粉。连续补钙1年后,从每个组男、女 生各随机抽取4人,共32人,进行钙代谢实验。实验期共6天,收集研究对象在实验期间内摄人的饮食、排出的尿液和粪便,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钙含量。结果研究对象钙的表观吸收率为63.2 %,男生为67.4 %,女生为58. 7 %,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研究对象的钙储留量为770 mg/d时达到平台期(男生为790 mg/d,女生为600 mg/d),对应的最低钙 摄人量为1400 mg/d(男生为1320 mg/d,女生为1200 mg/d)。结论为满足钙储留量的增长以及使机体保持较高的钙吸收 的需要,建议青春期少年要保证每日能摄人800 mg -1000 mg的钙。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储存式自体血回输技术与前列腺癌(PCa)患者根治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探讨该技术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对比近5年在我院接受RP的随访病例45例,其中储存式自体血回输组(A组)20例,异体血输注组(B组)25例。定期随访tPSA、fPSA、直肠指捡及MRI检查等监测指标,判定肿瘤有无生化复发或转移,分析其组间差异。结果:A组T_(1a)~T_(1b)期8例、T_(2a)~T_(2c) 12例;B组T_(1a)~T_(1b)期14例、T_(2a)~T_(2c) 11例。A组自体输血量800 ml,B组输血量400~1 200 ml。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病理检查Gleason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66个月;两组病例术后12个月、术后12~24个月、术后24~36个月、术后36~48个月、术后48个月以上tPSA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储存式自体血回收技术对于RP患者是安全的,并不增加肿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评估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两种注射部位的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研究,将在本中心接受屋尘螨变应原制剂(Alutard)皮下免疫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2组,A组30例患者先在上臂三角肌下缘接受7次过敏原皮下注射,然后在上臂远端1/3外侧接受7次过敏原皮下注射; B组30例患者先在上臂远端1/3外侧接受7次过敏原皮下注射,然后在上臂三角肌下缘接受7次过敏原皮下注射。运用疼痛视觉模拟评估(VAS)量表评估每次注射时的疼痛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在上臂三角肌下缘注射时的VAS评分(1. 79±0. 93)低于上臂远端1/3外侧(2. 76±1. 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患者在上臂三角肌下缘和上臂远端1/3外侧接受治疗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 47%和6. 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两种注射部位患者的疼痛程度均为轻度,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患者的疼痛感觉较上臂远端1/3外侧注射时轻,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故推荐上臂三角肌下缘作为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首选注射部位。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在靶向治疗中采用肿瘤护理计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癌症患者66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3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计划与肿瘤护理计划,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6.97%,与对照组的69.70%相比优势明显;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差于实验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护理计划应用于癌症患者的治疗中,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自拟调胃升降汤及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宝鸡市中医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53例)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5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调胃升降汤及穴位埋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腹痛及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情况及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率,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8.11%)高于对照组(86.79%),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腹痛及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1.89%)与对照组(3.77%)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HP根除率(96.23%)高于对照组(83.02%),1年疾病复发率(1.89%)低于对照组(13.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调胃升降汤及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佳,患者恢复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调查上海市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证型分布规律并探讨中医证型与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3—12月收集上海市4个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51例,并进行辨证分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集患者血样,分析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结果 65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证型分布依次为阴虚阳亢证(211/651,32.41%)、痰瘀互结证(156/651,23.97%)、肝火亢盛证(154/651,23.66%)、肾气亏虚证(130/651,19.97%)。不同证型间男女比例不同(P0.01),男性患者肝火亢盛证(87/285,30.53%)为主要证型,女性患者阴虚阳亢证(135/366,36.89%)为主要证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基因型分布依次为CC(329/651,50.54%), GC(280/651,43.01%),GG(42/651,6.45%)。不同证型之间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57,P=0.005),痰瘀互结证GC型为主要基因型,其余证型CC型为主要基因型。结论老年高血压病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基因型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关联性,IL-6基因rs1800796位点GC型有可能是老年高血压病痰瘀互结型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究参芪夏芎汤治疗气虚痰瘀证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优甲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参芪夏芎汤治疗。治疗12周观察并分析血清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_4)、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甲状腺球蛋白(TG)、中医临床症状评分、KP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T_3、FT_4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TSH、TG明显低于治疗前,对照组TSH、TG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T_3、FT_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SH、TG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BC、Hb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WBC、H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PS评分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夏芎汤治疗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气虚痰瘀证,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同时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9.
40.
利用空间频域成像技术搭建的成像系统检测多种皮肤病组织的光学参数和生理参数信息,并对比分析讨论不同类型的皮肤病与光学参数、生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病变皮肤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之间在光学参数、生理参数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将为临床医生对皮肤病诊治提供一种新颖、可靠、科学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