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63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21.
目的 观察产后早期免疫激活(EPIA)对雌雄小鼠社会行为的影响,探讨星状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功能状态在此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以脂多糖(LPS)诱导的40只EPIA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雄性对照组、雄性模型组、雌性对照组、雌性模型组各10例。各组小鼠于25~32日龄进行行为学检测,利用旷场、三箱社交、埋珠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社会行为能力;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GFAP、IBA-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行为学检测中,LPS处理显著降低社交指数(F=14.907,P<0.05)。处理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在中央区停留时间、埋珠数量上显著(F=5.260、7.788,P<0.05)。雄性LPS处理减少中央区停留时间、升高埋珠数量(F=4.261、20.645,P<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LPS处理升高GFAP蛋白在海马和皮质的表达量(F=50.443、30.116,P<0.05),升高IBA-1蛋白和TLR4蛋白在皮质的表达量(F=21.844、6.215,P<0.05)。NFκB p65结果显示处理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在...  相似文献   
522.
氯化锂对小鼠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氯化锂对小鼠血液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以氯化锂为受试剂,昆明种小鼠为受试对象,进行小鼠血液、心、肝、肾、肺、脑、睾丸、卵巢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LPO),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测定。结论一定剂量的氯化锂可能通过刺激体内产生自由基而对细胞产生一定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523.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是一种罕见的局部侵袭性良性肿瘤,极少发生在颞下颌关节(TMJ)。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累及咬肌间隙侵犯颞骨、颧骨及下颌升支的TMJ-PVNS。利用数字化技术确定肿瘤边界并重建正常关节窝,完整切除肿瘤后颞肌筋膜瓣转入钛网与髁突之间固定代替关节盘。术后随访30个月,患者面型对称,张口度43 mm,局部无复发,未出现脑脊液瘘、脑疝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24.
目的 探究PLK1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方法 体外培养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在犬胆汁刺激下向成虫方向发育,收集不同发育时期的虫体,通过免疫组化定位PLK1基因的表达。光学显微镜下切割分离成虫头节和后颈节段,收集样本运用荧光定量qPCR量化PLK1基因在虫体不同发育时期或不同部位的表达量水平,用SPSS 2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成功建立了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向成虫方向发育的体外培养模型,体外培养的虫体56 d获得4个节片;PLK1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包囊生发层中高表达量。虽然在成虫和原头蚴表达较低,但免疫组化显示在原头蚴吸盘的底部和成虫头节的下部链体延长区域的表达高于其他部位(F=14.87,P<0.05)。结论 细粒棘球绦虫干细胞相关基因PLK1的表达明显位于生发层细胞和激活原头蚴的头节底部以及链体增长区域,PLK1是棘球绦虫成虫发育干细胞区域的高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525.
目的探讨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应用于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于该院手术治疗的3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ERCP联合EST组和开腹组,每组1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医疗费用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开腹组相比,ERCP联合ES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黄疸消退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术后抗感染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联合EST组的手术费用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但其住院总费用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胆管炎、胰腺炎及结石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联合EST组患者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为18.7%(28/150),明显高于开腹组6.0%(9/150)(P0.05)。出院时,ERCP联合EST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优于开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RCP取石术联合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26.
目的:分析微炎症状态及血清全长甲状旁腺激素[PTH(1-84)]、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检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肾性骨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104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肾性骨病分为肾性骨病组(n=36例)及非肾性骨病组(n=68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入组时的微炎症状态[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β2微球蛋白(β2-MG)]及骨转化指标[PTH(1-84)、BALP、护骨素(OPG)]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肾性骨病组患者微炎症状态与骨转化指标的关系;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上述微炎症及骨转化指标对MHD并发肾性骨病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入组时的血清CRP、IL-6、β2-MG水平比较:肾性骨病组>非肾性骨病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入组时的血清PTH(1-84)、BALP、OPG水平比较:肾性骨病组>非肾性骨病组>对照组,差异有...  相似文献   
527.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WD中铜与铜蓝蛋白结合受损,导致游离铜主要在肝脏、大脑和其他器官中沉积。WD的患病率为1/30 000。在临床上,大多数WD患者都是年轻人,其特征是锥体外系症状、肝硬化、角膜K-F环、血清低铜蓝蛋白水平(<50 mg/L)和24 h高尿铜排泄(>100 mg/L)。目前WD主要的治疗措施为药物治疗。在一些终末期肝病或急性肝衰竭的病例中,肝移植是提高生存率的一种选择。本综述结合国内外对WD发病机制、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及药物治疗进展的研究作出了概述。  相似文献   
528.
目的 探讨维汉两民族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部分血栓前状态指标间的差异。方法 选择年龄在40-75岁间,无亲缘关系的81例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男性62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8岁)、93例非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男性74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7岁)、132例健康人(男性82例、女性50,平均51岁),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全自动细胞仪检测法、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全自动生化自动仪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异常黑胆质证占46.39%,非异常黑胆质证占53.6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证组和非异常黑胆质(异常血液质、异常黏液质、异常胆液质)证组D-二聚体、PT、APTT、FIB等指标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异常黑胆质证组与非异常黑胆质证组相比D-二聚体有统计学差异(P<0.05)。汉族冠心病患者中异常黑胆质证占46.75%,非异常黑胆质证占53.2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证组和非异常黑胆质(异常血液质、异常黏液质、异常胆液质)证组PLT、D-二聚体、APTT、FIB等指标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异常黑胆质证组与非异常黑胆质证组相比D-二聚体、FIB有统计学差异(P<0.05)。维汉两民族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异常黑胆质证可能是冠心病的维医重要证型,而血栓前状态是冠心病和维吾尔医学异常黑胆质证发病的共同分子机制之一;维吾尔族和汉族异常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分别均存在明显的血栓前状态,但维汉两民族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可推测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栓前状态指标无明显的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