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高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动脉内取栓治疗的特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诊断为急性大血管闭塞并接受动脉内取栓治疗的卒中患者.年龄均≥18岁,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两组:高龄组(年龄≥80岁)以及低龄组(年龄<80岁).详尽收集患者基线资料...  相似文献   
102.
了解昌平区中小学生午餐用餐现况,为制定相关改善策略和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式,对昌平区辖区全部117所中小学校午餐用餐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中小学校午餐供应方式、用餐人数、菜品种类、送餐及自供餐食堂管理等.结果 117所中小学校中,仅36所学校设置食堂,3所学校外送学生午餐,食堂和外送餐用餐学生20 459人,有29 914人回家用餐;自办食堂的10所学校,每年向食堂投入(3~26)万元,其中用于午餐原材料购置的费用为(1~7)万元;58.33%的学校(21/36)有专人负责学生午餐食谱和菜品搭配,但仅13.89% (5/36)的食堂有营养师;16.67%(6/36)的食堂菜谱考虑考试等特殊时段的供餐,38.89% (14/36)的食堂菜谱有过考虑学生生长发育阶段,69.44%(25/36)食堂菜谱考虑季节变化,86.11% (31/36)的食堂食谱定期更换;47.22% (17/36)的学校午餐采用统一标准发放,83.33%(30/36)的学校明确规定教师要监督学生用餐;外送午餐有1~4个菜品,托管食堂午餐有1~8个菜品,自办食堂有2~14个菜品;17家统一标准发放午餐的食堂,对不够吃的学生均采取加餐的方式提供额外饭菜;32所学校存在剩饭剩菜现象,报告率主食>素菜>半荤半素>荤菜;区教委对辖区户籍的1 877名住宿中小学生实行餐补.结论 昌平区中小学校食堂明显不足,午餐营养质量与感官质量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营养教育有待加强,学生饮食行为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03.
张崛  崔永强  黄艳丽  刘玉红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22-1625,1627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家长营养知识知晓情况及对学生午餐满意度,为制定营养干预措施,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昌平区5所学校37个班级98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对学生午餐44.0%的家长表示非常关注,48.9%的家长表示比较关注;43.4%的学生经常给家长说自己午餐情况,家长对学生午餐满意的报告率仅为18.3%,学生告诉家长午餐好吃的报告率为26.0%;27.6%的家长认为学生午餐能保证学生营养需求;学校食堂是学生午餐人数最多(63.5%),也是家长最希望学生就餐(44.1%)的途径;家长回答学生从不剩饭仅31.8%,认为学生剩饭的原因主要是饭菜口味不好(40.6%)、偏食/挑食(25.8%)和饭量小(21.4%),有16.6%的父母对学生剩饭行为不批评/随便;57.7%的学生每天午餐费用5~10元,且52.3%的家长只能接受这样的餐费,73.6%的家长希望每天都能为学生提供牛奶/水果,多数家长希望学生的午餐有1道荤菜(60.3%)、1道素菜(49.8%)、1道半荤半素菜(77.8%);家长主要通过电视/广播(75.4%)、杂志/报纸/书籍(65.4%)等多途径获得营养相关知识,家长对所有营养膳食知识知晓率仅为11.2%;家长选择食物的考虑依次为营养(38.6%)、卫生(30.1%)和口味(20.6%);8.9%的家长平时给学生带零食,排前3位的零食是水果(64.3%)、牛奶和奶制品(60.9%)、饼干/点心/面包(49.9%).结论 家长营养膳食知识水平较低.应增加对中小学生午餐补助的范围和力度,以保证学生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索高分辨率磁共振扫描技术在颅内动脉狭窄处管壁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0T 磁共振扫描仪,应用3D-TOF,TIRM,T2WI,T1WI(平扫+增强)序列对37例颅内动脉造影证实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扫描。结果3例患者因躁动及幽闭恐惧等原因无法完成扫描,其余34例患者正常完成扫描,可以有效的显示颅内动脉狭窄的程度及原因。结论应用3.0T 磁共振高分辨率扫描技术,可以明确显示颅内动脉狭窄的程度及原因,提供更有意义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05.
中亚地区是联通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 是我国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点区域之一。中亚国家医疗条件普遍较为落后, 中医药已成为当地医疗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颁布了有关传统医学/补充与替代医学的法规;中医针灸在吉尔吉斯斯坦被纳入医保;中医药在其他中亚国家多以民间医药形式存在。中亚国家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 但医药工业基础薄弱。我国与中亚多国政府签署了中医药合作协议, 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扩大。目前中医药在中亚国家发展面临中药材开发利用基础薄弱、中医药教育专业人才紧缺, 以及中医诊所规模较小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 为推动中医药在中亚国家的传播和发展, 建议相关单位推动建立中药材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推动药用植物产业发展;加强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积极开展联合办学或进修项目、培养本土化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06.
<正>1研究背景:颅内动脉狭窄治疗现状大约10%~15%的缺血性卒中是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导致的。据不同文献报道,ICAS患者年卒中发生率为3%~15%,每年卒中再次发作的风险高达15%~17%。1955年,学者们开始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ICAS。此后的多项回顾性研究表明华法林的效果要优于阿司匹林。直到2005年,WASID(The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外来人口子弟学校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昌平区外来人口密度较高的4个乡镇,每个乡镇各抽取3所学校,共12所学校,对所选学校的一~六年级全体学生共2163名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生长发育水平采用《1995年全国7~22岁城乡学生身高体重百分位数评价表》进行评价,营养状况采用《1995年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评价。结果外来人口子弟学校学生身高、体重发育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身高、体重上等率分别为11.60%和19.97%,明显低于当地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8.26%,高于当地学生,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8.28%和6.15%,低于当地学生。结论北京市昌平区外来人口子弟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低于当地学生。应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8.
56例微创外科治疗单纯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56例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单纯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经验。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高效性及微创外科治疗房颤的特点和优势。方法:自2006年12月至2007年9月,对56例单纯性房颤患者施行了胸腔镜辅助下心表双侧肺静脉隔离术。本组病例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及导管消融术后复发患者。手术切口包括每侧胸壁各2个1cm腔镜及器械入口,1个5cm手术操作切口。主要方法有双侧肺静脉分离和肺静脉与左心房间的射频消融隔离及左心耳切除。术中使用了WOLF分离器和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夹,EZ45G软组织切割缝合器。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消融术后应用多导生理仪测试证明肺静脉电隔离完全。除14例术后在手术室行电复律外,其他病例术后均为窦性心律。手术时间(150±23)min,平均术中失血量80mL,无手术死亡。除2例患者因术后低血氧症再次气管插管和因术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外,其余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5±2.3)d。术后随访至6个月,无死亡及中风发生。术后窦性心律转复率:3个月81.3%;6个月90%。结论:本组手术证明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心房颤动具有经济、简单、创伤小、肺静脉隔离确切、安全性及有效性高等特点,应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期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急性期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患者经静脉输注尿激酶50-150万U,并进行溶栓前、溶栓后即刻、6h、24h、7d、14d的美国围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个月时进行MRS评分以评定预后. 结果 13例患者在溶栓前NIHSS评分平均为(17.46-6.19)分,溶栓后评分呈下降趋势,溶栓后即刻为(11.77±6.47)分,溶栓后6 h为(10.31±5.65)分.24 h为(7.92±6.43)分,7 d为(6.58±5.41)分.14d为(6.50±5.56)分.溶栓后24h后的时间段NIHSS评分与溶栓前相比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中有3例死亡,2例预后不佳,8例预后良好.4例出现出血并发症,其中脑出血2例. 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期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症状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0.
胸腔镜辅助下微创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心房颤动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微创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技术和早期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7年10月,共有57例心房颤动患者接受了胸腔镜辅助下微创心脏手术,其中男性40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6.4岁,术前心房颤动病史(5.7±4.5)年.本组阵发性心房颤动38例,持续性心房颤动7例,长期存在的持续性心房颤动12例;3例患者曾行导管消融治疗,2例已安置永久性起搏器.所有患者均在胸腔镜辅助下实施双侧肺静脉前庭射频消融隔离、心外膜部分去迷走神经化治疗、左心耳切闭(Wolf Mini-maze手术);并在消融前后行心外膜电生理标测.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5 h;术中发现左心房血栓1例,1例患者同期行心外膜的心脏同步化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功能不全,1例并发急性心功能不全.共16例患者术后及随访期间行胸外直流电复律治疗;全组患者出院时、术后1、3及6个月窦性心律的比例分别为78.9%(45/57)、64.3%(36/56)、83.9%(47/56)和87.0%(20/23);术前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则为84.2%(32/38)、67.6%(25/37)、86.5%(32/37)和89.5%(17/19).全组随访1~10个月无血栓及栓塞事件发生.结论 胸腔镜辅助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主要适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其早期疗效理想,创伤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