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沈国菊  徐嘉忆  彭川  尹霞  王代文 《医学信息》2019,(22):154-156,159
目的 探讨消化道炎性纤维性息肉(IFP)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9年4月经内镜切除和普通外科手术切除的29例消化道IFP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结果 29例患者中肿块位于胃部24例,结肠1例,食管2例,小肠2例。大多数病变为单发(28例),少数为多发(1例)。肿块位于粘膜下层,可累及粘膜层,由短梭至梭形的间质细胞组成,病变内含薄壁小血管,梭形细胞常围绕血管排列,形成“洋葱皮”样结构,个别可伴有胶原化,间质疏松,常常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部分病例间质可伴有粘液样变。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100.00%),CD34(86.21%),部分病例可表达SMA(20.69%),不表达CD117,DOG-1,S-100。结论 炎性纤维息肉是消化道少见的肿瘤,具有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及免疫组化,手术或内镜下可完全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住院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1例,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1例,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观察疗效并使用经颅普勒(TCD)测定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8.0%,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天麻素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3.
徐庆东  贺光辉  武娜  尹霞 《临床荟萃》2010,25(2):135-137
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是指大脑整体水平的血液供应减少(每分钟低于40~60ml/100g)的状态,而非局灶性大脑缺血。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原因之一,其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评估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应用在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8例轻、中度EH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方案)和观察组(44例,采用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治疗方案),比较组间血压、心率(HR)、治疗有效率、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压、HR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3%)比对照组(81.82%)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6,P<0.05);观察组AD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轻、中度EH患者采用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可以增强疗效,有效调控血压水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5.
临床资料证实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控制与达标仍是临床上的难题.我们观察了福辛普利单用或与氯沙坦联用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及靶器官的保护作用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6.
37.
1临床资料①病例选择:选择发病24 h内,未经溶栓治疗,血压13/8 kPa以上,心功能Ⅰ~Ⅲ级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40~70岁(平均58.3+10.6岁),AMI的诊断符合1979年WHO的标准.其中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病、肝、肾、胃肠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心功能Ⅳ级的AMI患者被排除在外.入院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3)及培哚普利组(n=11).对照组给予扩冠药物,培哚普利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法国施维雅药厂提供)4 mg,每日一次口服,疗程4周.②观测指标:a.血清激酸磷酸肌酶同工酶(CK-MB):应用HITACHI 7150型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b.左室舒张末径(LV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HP-770200AC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后应用黄连油纱包扎切口的效果。方法 64例行包皮环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普通油纱包扎切口,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黄连油纱条包扎切口。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和切口水肿程度评分及切口感染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第2、4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第2、4、6 d切口水肿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黄连油纱包扎切口能缓解传统包皮环切术后切口疼痛,降低切口水肿程度和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9.
自体脂肪移植在整形外科逐渐受到追捧, 其在相关整形外科的临床研究中已获得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自体脂肪移植以其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可利用性、供区易获取性以及外观自然等优点成为美容外科广泛应用的处理方式。本文主要讨论自体脂肪移植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面部(面部轮廓、鼻)、乳房、臀部整形及重建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并深入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局限性、常见并发症以及潜在的未来应用, 以期为自体脂肪移植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提供思路和指导。  相似文献   
40.
已知心理行为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躯体疾病伴焦虑、抑郁症状在临床上日益受到重视,对这类患者的治疗应当采用抗焦虑、抑郁与心血管病同治,才能取得满意效果[1-2]。本文即观察了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