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29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近来研究显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QRS时限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存在负相关,QRS时限延长是心脏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子。而目前国内外对长期心脏起搏者起搏QRS(pQRS)时限与心功能关系的研究甚少。通过常规心电图测得长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患者的pQRS时限,探讨其与左心结构、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心室间不同步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2.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Brugada综合征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例 1 患者男性 ,2 5岁。于 2 0 0 0年 5月 8日晨 6时全身不适 ,随即意识丧失 ,自行清醒片刻后再次意识丧失 ,家属发现其抽搐及大小便失禁 ,被唤醒后自诉头晕、恶心、乏力。无胸闷、胸痛和心悸。即送当地医院 ,心电图报告为心房颤动 (房颤 )、交界性逸搏和ST T改变。给予一般治疗 ,无发作 ,7d后出院。 5月 2 3日又因胸闷 4d入本院。入院体检无异常 ,心电图显示V1 ~V3 导联ST段弓背向下抬高 ,呈类右束支阻滞图形 ,而左胸前导联无S波 ,V3 ~V5导联有“J”波 ,QT间期正常 (图 1)。心室晚电位阳性 ,超声心动图、X线…  相似文献   
203.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是起搏器发展史上的重大进展。现对频率适应性起搏器作简要介绍,并对近年来频率适应性起搏器传感器(特别是双感受器传感器)、算式和适应证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4.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体质量超标患者在平板运动试验中心脏变时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平板运动试验的632例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对照组(BMI25kg/m2,n=382)及体质量超标组(BMI≥25 kg/m2,n=250);每组根据年龄再分为3组:青年组(≤44岁),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岁)。行平板运动试验后,比较不同年龄段体质量超标患者与正常体质量患者心脏变时性的差异。结果:中年体质量超标组运动后最大峰值心率降低、心脏变时功能不良指标降低,与中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体质量超标组运动峰值最大代谢当量降低、心脏变时功能不良指标降低,与老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体质量超标患者心脏变时功能异常,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加剧。  相似文献   
205.
患者女性,77岁,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植入VITA-TRON C60A3DDDR起搏器。术后随访心电图时发现AS-VP间期不断变化。通过程控仪发现心房单极及感知灵敏度设置太高,使心房电极发生交叉感知致双倍记数而发生逐跳自动起搏模式转换(AMS),出现DDD(AS-VP)与DDI(V-V)交替工作,最终引起AV间期的反复变化。由于交叉感知是间歇性出现的,导致了起搏器反复发生AMS,加之患者自身存在Ⅲ度AVB,产生了这样特殊的AV间期反复变化的起搏心电图现象。另外,Vitaron独有的心房同步起搏的算法也参与了术后起搏心电图多样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6.
随着心脏起搏器的迅速发展,起搏治疗的适应症也有了新的涵义,不仅限于传导系统病变或心动过缓。近年来已提出一种不单纯只为恢复右侧房室电活动同步的多部位心脏起搏技术(Multisite cardiac pacing technique),目的是通过起搏器调整心脏除极路径,恢复心房或心室的电机械同步,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和血流动力学作用[1].多部位心脏起搏可定义为自心房和域心室多于一个部位或位点的起搏和域感知。自左右心房或左右心室同时起搏称为双心房(Biatrial)、双心室(Biventricul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