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4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失眠是指睡眠发生或维持出现障碍,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进而影响生活及健康;轻者入睡困难,或睡眠表浅或多梦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甚者彻夜难眠。本病属中医学"不寐"范畴,多因脏腑相克、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久病体虚所致。笔者通过对近年来有关失眠的中医病因病机的相关文献的回顾性分析,以求完善对于本病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1营卫失调有关不寐"营卫失调"学说的初始记载见于《灵枢.营卫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中医古典医籍中关于喉乳头瘤病的相关论述的分析,归纳出"喉蕈"、"喉喑"、"喉瘤"、"喉菌"等名称,并结合现代中医命名方法以及本病的发病特点,初步认为以"喉蕈"命名较为贴切,从而为本病中医病名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失眠从肝论治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涉及肝脏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国内外有关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文献,将纳入的425篇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与评价。结果:出现频率在3%以上的证型共计7种,分别为肝郁化火、肝郁气滞、肝阳上亢、肝郁血瘀、肝血亏虚、肝肾阴亏、肝郁脾虚。其中以实证为主,并涉及除肝脏外的其他病位有6个。结论:失眠从肝论治具备理论依据及临床实践基础,且也成为本病的主要临床证型。在以情志失调为主因所致失眠的患者群中,均可从肝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64.
脉症顺逆是中医诊断教学的难点之一,本研究从理论到实例将脉症顺逆的含义、脉症从舍的不同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示了临床实践中实现正确的从舍的可行性方法,即注重积累经验、详细分析、细查病史,四诊合参。  相似文献   
65.
笔者通过对中医情志内伤病症的概念进行阐述,归纳现阶段理论及临床研究从中医、西医两个角度对情志内伤病症致病机理的研究结果,并逐一阐述评析情志病症现阶段的中医治疗方法,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治疗体系概念。通过对现阶段研究结果的分析,笔者认为,情志病症可由中医辨证施治为治疗基础,辅以心理疏导和物理疗法,可在临床根据适宜的情况少量使用西药,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不良反应极少,概念清晰,操作相对简便的治疗体系。为情志病症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并在临床中反复验证和不断完善,期待未来情志症候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6.
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对于高校各学科教育教学的要求。中医诊断学作为一门必修课、桥梁课,是学生从基础理论知识过渡到临床各科时的重要一环。加入课程思政内容,有利于学生认识“准医生”身份,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从而提高文化自信、行业自信。教师是课程思政的执行主体。培养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才能真正把教书与育人结合,切实担起育人职责。本文探讨了在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树立牢固的育德意识,提高育人的能力,真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价值引领,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徐荣谦教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组方规律,以及以温胆汤为主方的疗效评价研究.方法 纳入东直门医院符合多发性抽动症诊断标准的首诊病例157例,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用药规律.纳入30例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TR)的多发性抽动症患者,经徐荣谦教授辨证后开具以温胆汤为基础方的方药,收集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b scale,YGTSS)评分.结果 对157例患者选用方药关联结果进行分析,置信度及支持度较高的配伍主要集中在温胆汤的药物,多配合使用镇肝息风药物石决明、生龙齿、钩藤以及养心安神药物炒酸枣仁、蕤仁.30例患者治疗后YGTSS总分及各子项包括次数、频率、强度、复杂性、干扰、缺损的得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温胆汤为基础方治疗多发性抽动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8.
从毒邪致病论电离辐射损伤的中医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科技及军事的发展,核武器爆炸造成的环境污染,核能源利用如铀矿开采、放射性物质的贮存和运输等环节造成的环境污染,包括用于诊断治疗的医源性照射所引起的电离辐射损伤[1-4],都呈增长趋势。近年来,人们发现中草药具有良好的抗辐射作用,然而,目前中草药的治疗多局限在单味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上,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特点针对辐射损伤辨证施治的研究报道较少。究其原因,是对辐射损伤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不够充分,认识不统一。通过对辐射病的观察我们发现,射线具有高能、快速、穿透力强、热源性等特点,属于热毒致病的范畴。因此,我们从辐…  相似文献   
69.
70.
本文主要讲述了阿片类物质依赖者康复的"毒损脑络"理论,证明其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