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腕管综合征是常见的神经嵌压外周神经病,主要为各种原因致腕管内压力增高,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卡压而产生其相应支配区的神经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对我科2002-01/2007-11诊治40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31例,年龄26~64(平均41)岁,病程3个月~12 a。其中家庭妇女27例,公务员2例,农民7例,会计4例,合并糖尿病者2例,颈椎病者6例。临床表现均为腕以下手指麻木,疼痛,夜间尤甚,以桡侧3指为重,大鱼际肌萎缩17例,双侧发病者15例。1.2方法使用丹麦keypo in t肌电诱发电位仪,室温25℃左右,皮温保持30℃左右,采用顺向性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法,检测正中神经指2→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肘→腕),腕部刺激拇短展肌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潜伏期及波幅,同时刺激环指,分别记录并比较尺神经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并对拇短展肌做针极肌电图。2结果本组正中神经指2→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未测出15例,减慢21例,波幅降低者18例,刺激环指分别记录并比较尺神经,正中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期之差值≥0.4 m s者39例,刺激患侧正中神经,拇短展肌记录...  相似文献   
32.
术中冰冻切片对卵巢肿瘤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卵巢肿瘤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6年-1999年90例卵巢肿瘤术前冰冻诊断和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情况,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术中冰后片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率为98.8%。结论:讨论影响术中冰冻切诊断的原因,强调病理医师与临床医师合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3.
宋文静  郑海燕  王新允 《天津医药》2001,29(5):283-283,F002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22岁。主因颌下淋巴结肿大,面部、下肢水肿1周于2000年2月22日入院。此前10天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皮肤点片状皮疹伴瘙痒。入院后查体:颌下、颈后、腹股沟均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直径0.3~1.5cm,活动,有压痛。颜面、下肢水肿。血常规检查白细胞9.7×10~9/L。尿蛋白( ),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5 g/L。血BUN7.8mmol/L。血脂:总胆固醇(TC)11.7mmol/L、甘油三酯(TG)3.3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9.3 mmol/L。临床初步印象:肾病综合征。为明确淋巴结肿大原因,切取一枚  相似文献   
34.
35.
36.
超声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评价超声检查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回顾性总结了我院近年来经B超诊断并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77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宋文静  李蓉  张利岩 《护理研究》2014,(4):1360-1361
[目的]观察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涂防治外周静脉持续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经外周静脉持续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的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67例,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沿静脉走行涂抹,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34.38%,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92,P〈0.05)。[结论]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局部涂抹有助于降低外周静脉持续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所致的静脉炎。  相似文献   
38.
秦军  宋文静  贾建妮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5):393-393,I0012
患者男性,69岁。双侧颈部无痛性包块1年半,约2cm大小,无红肿、疼痛、发热,无午后低热、夜间盗汗,无心慌、多汗、烦躁,无多饮、多食及明显消瘦,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不适。查体:颈部对称、无畸形,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双侧颈部可扪及数枚肿大淋巴结,互相融合,大小约3cm×2cm,表面光滑、质硬,无触痛、无震颤,与周围界限不清,活动度差。临床诊断:颈部淋巴瘤。病理检查巨检:哑铃状肿物1个,大小3cm×2·5cm×2cm,切面灰白、灰红色,质软。镜检:癌组织主要呈乳头状结构,少数呈滤泡状结构,腔内含少量胶质,乳头主要由单层“高”细胞构成,胞质丰富…  相似文献   
39.
苦参碱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爱华  宋文静 《天津药学》2010,22(5):62-64,73
苦参(sophoraf lavescens Ait)为豆科槐属植物,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药物之一,其苦参碱(matrine)是主要有效成分,苦参碱也存在于苦豆子(S alopecuroides L)、广豆根(S subprostrata Chun et T Chen)中。苦参碱属于四环喹嗪啶类化合物,具有多方面重要的药理活性。现就苦参碱的主要药理作用抗肝损伤、抗肝纤维化、抗肿瘤、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0.
为了解部队传染病特点、疫情动态与变化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我们对某战区部队2005~2009年呼吸道传染病疫情进行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呼吸道传染病资料来源于2005~2009年某战区所属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数据库和住院病人病案首页库.采用<军队疫情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