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5 毫秒
41.
目的:总结肿瘤患者放化综合治疗过程中营养支持治疗的经验成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接受肿瘤放化综合治疗的50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25人。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放化综合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中耐性好的患者远远多于对照组的患者,治疗组中治愈例数8例也远远高于对照组的3例。结论: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宿主的代谢状态,为放化综合治疗提供耐受基础,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放化综合治疗副作用。  相似文献   
42.
李桂生  陈绍俊  黄海欣  宁四海 《肿瘤》2011,31(4):343-347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与常规放疗(radiation therapy,RT)联合化疗(chemotherapy,CT)治疗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方法:2005年1月—2007年9月,8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按92福州分期,Ⅲ期50例,ⅣA期30例)随机接受RT+CT(40例)和IMRT+CT(40例)。CT方案为顺铂为主的方案,包括放疗期间同步化疗以及放疗结束后的辅助化疗。按放射反应评分标准(RTOG/EORTC)评价急性和晚期放射损伤。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1和2年局部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RT+CT组的1和2年局部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7.5%、90.0%和87.5%以及80.0%、82.5%和80.0%;IMRT+CT组则分别为100.0%、97.5%和97.5%以及97.5%、95.0%和97.5%。2组的2年局部区域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患者的急性放射损伤多为2~3级,晚期放射损伤多为1~2级。RT+CT组的口咽黏膜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放疗后1年,RT+CT组中重度口干发生率为82.5%,而IMRT+CT组仅表现为轻度口干。结论:IMRT联合化疗治疗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可获得较好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和总生存率,且IMRT可明显减轻放疗引起的口干。  相似文献   
43.
宁四海  李高峰  黄跃胜  李桂生 《四川医学》2009,30(12):1896-1898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立体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02-2005年,6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治疗组34例进行TACE联合3DCRT治疗,先行2次TACE治疗,然后行3DCRT,总剂量为45-55Gy,2-5Gy/Fx/周,对照组32例单纯行TACE治疗,共4次。结果治疗组34例患者总有效率为(RR)76.5%(26/34),对照组为(RR)46.9%(15/32);治疗组和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1.8%、41.2%和29.4%比46.9%、18.8%、6.3%。两组总有效率(RR)、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似。结论TACE结合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疗效。方法:45例局部复发的鼻咽癌接受调强放疗,同时配合紫杉醇化疗。放疗中位剂量:42 d共70.3 Gy/30次。紫杉醇30 mg/m2同步化疗,于放疗期间1次/周,共6次。结果:近期疗效CR 62.22%(28/45),PR 24.44%(11/45),NC占13.33%(6/45)。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84.4%,2年生存率66.7%,除部分患者有体重下降和轻度口腔黏膜反应外,所有患者均能耐受这一治疗。结论:该治疗近期疗效理想,是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5.
放疗与周泰素方案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配合每周泰素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84例经病理或组织细胞证实为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化疗+3D—CRT)44例进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配合每周泰素方案组,全部患者均行每周泰素方案化疗(泰素45mg/m^2,连用5周)加3D—CRT同期治疗。单纯放疗组(3D—CRT)40例作对照单行3D—CRT治疗。结果总有效率(CR+PR)联合组为65.9%,单纯3D—CRT组为42.5%(x^2=4.63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生存期联合治疗组22个月,单纯3D—CRT为11.5个月(Prob.=0.0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生存率分别为70.45%和47.5%(x^2=4.58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年生存率分别为36.36%和22.5%(x^2=1.926,P〉0.05),Ⅲ、Ⅳ级骨髓抑制发生率占14.6%、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占9.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均能完成治疗计划。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配合每周泰素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完成治疗计划,有望延长生存期,泰素的合适剂量强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6.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病程短、恶性程度大、预后差等特点.我国肝癌以巨块型为多,加上合并肝硬化率高及手术后复发率高等因素,手术切除率低.本文总结了我科2002-01~2004-06对58例巨块型肝癌行介入化疗联合三维适型放射治疗的观察和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由于食管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直至发生进食困难而就医时,绝大多数已为晚期,放射治疗面临的多是中晚期病人,即便如此,放疗还是可以挽救一部分病人的生命.或者较好地缓解病人的症状及延长病人生命,获得较好的疗效.因此做好放疗期间的护理工作,对病人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周方案并序贯化放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和细胞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既往未进行化疗和放疗,临床上有可测量病灶(根据WHO标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0~2分,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均给予吉西他滨和顺铂的联合化疗并序贯化放疗方案治疗。按照WHO的标准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生存期。结果共入组43例患者,其中39例可评价疗效:19例(48.72%)部分缓解、13例(33.33%)病情稳定和7例(17.95%)疾病进展。生存期为3.7~21.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0.1个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表现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下降;其次为消化道症状。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周方案并序贯化放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之一,患者可较好耐受。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周方案并序贯化放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入选经病理和细胞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既往未进行化疗和放疗,临床上有可测量病灶(根据WHO标准),ECOG评分为0分~2分,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均给予吉西他滨和顺铂的联合化疗并序贯化放疗方案。按照WHO的标准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生存期。【结果】共入组43例患者,其中39例可评价疗效,其中19例部分缓解(48.72%)、11例病情稳定(28.21%)和9例疾病进展(23.07%)。中位生存期为10.1个月,范围为3.7~21、4个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表现为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和血红蛋白下降,其次为消化道症状。【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周方案并序贯化放疗是晚期NSCLC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之一,患者可很好耐受。  相似文献   
50.
李高峰  熊石龙  李桂生  宁四海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0):1625-1627,1630
【目的】观察国产多烯紫杉醇(多帕菲)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方法】选择晚期乳腺癌患者36例,采用多帕菲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多帕菲60mg/m2静滴,d1,每周一次×3次,卡培他滨900~1000mg/m2,口服,d1~d14,每21d为一周期,至少用3个周期。全组化疗共50周期,中位周期数3周期(2~6周期)。【结果】CR3例,PR6例,SD12例,PD15例,总有效率(CR PR)25%。全组中位缓解期5个月(2~14个月)。主要剂量毒性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减少为主,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30.56%(11/36)。【结论】多烯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且毒性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