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周仲瑛“瘀热血溢学说”论治过敏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建敏  史锁芳  董筠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9):1463-1464,1482
周仲瑛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造诣和精湛的临床经验,擅长于灵活辨证论治,强调将病机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和通向论治的桥梁,提倡辨证应首重病机,并以脏腑病机为核心;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炼,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术体系.周师提出"瘀热学说",深刻揭示了某些难治病临床辨证的特殊规律,丰富了中医学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22.
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病程一般在6个月内,骨髓与周围血液中以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为主。临床多表现为贫血相关症状,皮肤黏膜出血,发热,骨、关节疼痛,胸骨下段压痛及白血病细胞浸润等相关组织器官症状。心肌梗死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白血病较为罕见。现报告1例以心肌梗死首发的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中文版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疲劳量表(FACIT-F量表)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的信效度,并分析患者疲劳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首先向量表授权机构提出申请,获取中文版FACIT-F量表。纳入206例成人ITP患者。采用中文版FACIT-F量表、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患者自评,记录相关临床资料。计算中文版FACIT-F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重测信度和效标关联系数,运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筛选患者疲劳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206例患者中男84例,女122例,中位年龄50(18~76)岁。中文版FACIT-F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34,重测信度为0.971,与SF-36量表中"活力"维度的效标关联系数为0.591(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女性(P=0.022)及血小板计数偏低(P=0.007)是ITP患者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文版FACIT-F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为国内ITP患者疲劳的评价工具。女性ITP患者可能更易受到疲劳困扰;提升血小板计数有助于改善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24.
葛根提取物诱导K562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葛根提取物(PL)对慢性粒细胞自血病(CML)细胞株K562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0、2.5、5、10和20 mg/ml)PL处理K562细胞,24 h后光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Hoechest 33258荧光染色及FITC-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凋亡率变化,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cr/abl、Bcl-2、p53、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 PL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变化,细胞凋亡率与浓度呈正相关;不同浓度PL干预后Bcr/abl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呈浓度依赖性下调,而 Bcl-2基因则无明显变化;p53表达呈浓度依赖性上调;Fas/FasL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不同浓度PL能有效诱导K56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在mRNA和蛋白水平下调Bcr/abl基因,上调p53基因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葛根总黄酮(PRF)联合三氧化二砷(ATO)对M2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asumi-1和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100μg/mL PRF和1μmol/L ATO联合处理Kasumi-1和HL-60细胞48 h(RRF+ATO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Real-Time PCR检测凋亡抑制基因Bcl-2、Survivin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酶Caspase-3、-8、-9的表达。设立单用100μg/mL PRF的PRF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 RRF+ATO组Kasum-1细胞增殖抑制率、早期凋亡率以及Caspase-3、-9表达均显著高于PRF处理组(P<0.05),细胞中Bcl-2 mRNA表达的下调趋势明显。RRF+ATO组HL-60细胞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与PRF处理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F联合ATO能有效抑制Kasumi-1细胞增殖并诱导早期凋亡,而对HL-60细胞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讨葛根总黄酮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观察不同浓度葛根总黄酮体外对4种AML细胞株Kasumi-1、HL-60、NB4和U937的增殖抑制影响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应用MTT法检测细胞株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葛根总黄酮对4种AML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差异显著,抑制强度依次为NB4细胞Kasumi-1细胞U937细胞HL-60细胞;葛根总黄酮不同程度地改变NB4、Kasumi-1、U937及HL-60细胞周期进程,使G1期细胞比例下降,S期细胞比例增高,出现亚二倍体峰,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葛根总黄酮体外对不同AML细胞株具有选择性增殖抑制作用,以对NB4细胞株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7.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西医治疗采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等,但临床疗效不理想,且副作用较大、复发率高。2000年7月~2002年12月,笔者运用养阴止血剂血可宁加减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临床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例,均经临床、血象、血小板抗体、骨髓象检查而确诊。其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最小者9岁,最大者75岁,平均42.2  相似文献   
28.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发病机制和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可行的实验室指标。方法对再障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精亏阳虚型、精亏血瘀型和精亏毒蕴型,并行骨髓CFU-GM培养,CD3、CD4、CD8及骨髓活检病理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精亏阳虚型以CFU-GM减少为主;精亏毒蕴型除CFU-GM明显减少外,外周血CD4值下降,CD8值增高,CD4/CD8值明显降低,骨髓活检示出血、坏死明显;精亏血瘀型界于前两型之间。结论精亏阳虚型患者为再障的轻症,发病机制以造血干细胞的内在缺陷为主;精亏毒蕴型属再障之重症,发病机制以免疫功能缺陷为主。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初步探讨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记录60例成人原发ITP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体质类型,分析不同性别、不同病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例成人原发ITP患者,统计体质频次98例次,气虚质所占的比例最大,为22例次(22.45%),其后分别为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平和质>血瘀质>特禀质>湿热质>气郁质;不同性别体质类型的比较,无显著差异;平和质在不同病程中的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气虚、阴虚角度调理ITP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血复生干浸膏合将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血复生干浸膏及环孢素A(田可)、雄激素(安雄)为主治疗;对照组以环孢素A合雄激素为主治疗。观察疗程1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为73.9%。结论:血复生干浸膏具有恢复骨髓造血作用,协同环孢素A可等提高治疗AA的疗效,减少西药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