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
目的 观察肝组织中TGF-β1、Smad3、Smad7和瘦素(Leptin)表达的变化,研究四甲基吡嗪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四甲基吡嗪预防组、四甲基吡嗪治疗组、葡萄糖预防组、葡萄糖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皮下注射60%四氯化碳(0.3 mL/100 g体重,每周2次)复制肝硬化动物模型.四甲基吡嗪预防组和四甲基吡嗪治疗组分别自造模之日起和造模开始后第31天给予四甲基吡嗪(10 mg/100 g体重灌胃,1次/d),葡萄糖预防组和葡萄糖治疗组分别于造模之日起和造模开始后第31天予5%葡萄糖(1 mL/100 g体重,1次/d)灌胃作平行对照.实验第12周取肝组织,用RT-PCR检测肝组织中瘦素、瘦素功能性受体、TGF-β1、TGF-βRⅡ的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Smad3、Smad7的蛋白水平,MPIAS-500多媒体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作肝内胶原定量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肝内胶原面积、肝组织中瘦素、瘦素功能性受体、TGF-β1、TGF-βRⅡ的mRNA表达及Smad3蛋白增高,Smad7蛋白降低(P<0.01),四甲基吡嗪预防组和四甲基吡嗪治疗组上述指标高于正常组大鼠,但均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P<0.01);四甲基吡嗪预防组和四甲基吡嗪治疗组Smad7蛋白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但低于正常组大鼠.结论 四甲基吡嗪能有效减轻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直接或间接下调肝内瘦素、瘦素功能性受体、TGF-β1、TGF-βRⅡ及Smad3表达,上调Smad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2.
背景:食管静脉曲张(EV)破裂首次出血死亡率高达50%,如何有效预防首次出血仍有争议。目的:根据现有临床研究评价EV套扎与非选择性肾上腺素能B受体阻滞剂(BB)对预防EV初次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OVID循证医学数据库以及中国期刊网中英文和中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将Jadad评分≥3分的高质量文章纳入研究,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采用STATA9.0软件检验异质性,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行敏感性分析,绘制漏斗图,以Egger回归方程评定有无发表偏倚。结果:共8项RCT、634例入选。与BB治疗比较.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可显著降低EV初次出血率的发生。合并比值比(OR)为0.52(95%CI:0.34~0.80,P=0.003);两者在预防EV患者的出血性死亡率和总死亡率的0R分别为0.65(95%CI:0.34~1.24,舟0.190)和1.06(95%CI:0.73~1.54,舟0.755)。敏感性和特异性未见明显改变,纳入文献的稳定性好。漏斗图基本呈现下宽上窄左右对称的图形,Egger线性回归示预防初次EV出血率、出血性死亡率、总死亡率和严重不良反应的P值分别为0.783、0.104、0.983、0.915.提示无发表偏倚。结论:与BB组相比。EVL能明显减少EV患者的初次出血率和严重副反应发生率,但不能降低出血性死亡率和总死亡率。  相似文献   
6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人类ACE同源物,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的关键酶,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诸多研究表明ACE2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肠道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研究显示ACE2与肠道炎症关系密切,然而其具体作用尚存在争议。本文就ACE2在肠道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4.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正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PBL能提高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分析问题、文献查阅及团队协作能力,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已经成为消化专业研究生必备技能之一,笔者自2010年以来在消化专业研究生内镜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较好的完成内镜培训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5.
目的:通过建立人胃癌SGC-7901/VCR皮下移植瘤模型,探讨温郁金逆转人胃癌多药耐药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SPF级46周龄BALB/c裸小鼠50只,运用组织块法建立建立人胃癌SGC-7901/VCR皮下移植瘤模型,26周龄BALB/c裸小鼠50只,运用组织块法建立建立人胃癌SGC-7901/VCR皮下移植瘤模型,23周后选取瘤体大小相近裸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VCR组,温郁金低剂量组,温郁金高剂量组、温郁金低剂量联合VCR组及温郁金高剂量联合VCR组),2周后处死裸鼠,观察各组瘤体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同时采用电镜观察瘤体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人胃癌SGC-7901/VCR皮下移植瘤成瘤率100%,经过两周给药后,温郁金联合VCR干预组较之模型组比较瘤体明显缩小,其中以温郁金高剂量+VCR组体积最小,其抑瘤率为51.56%,与模型组及VCR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体超微结构发现温郁金联合VCR组核碎裂明显,密度明显升高,染色质染色加深,向边缘聚集,细胞核固缩变形呈不规则形,线粒体嵴部分缺失或溶解甚至消失呈空泡变性,部分可见典型的凋亡小体。结论:联合VCR组可明显抑制移植瘤的生长,提示温郁金可逆转SGC-7901/VCR皮下移植瘤对VCR的耐药性或增强VCR的细胞毒性及增强VCR诱导胃癌多药耐药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6.
背景:转录调控在肝星状细胞(HSC)活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转录因子肌细胞增强因子2(MEF2)参与了HSC的活化过程。目的:探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MEF2家族成员MEF2A与HSC活化的关系。方法:实验开始时处死6只大鼠作为0周对照组,6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肝纤维化模型组。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60%CCL(0.3ml/100g,每周2次)复制肝纤维化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与模型组于相同条件下饲养,不予任何处理。造模开始后3、6、9、12周分批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EF2A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EF2A蛋白和HSC活化标记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VanGieson染色定量分析肝内胶原含量。结果:正常肝组织中仅有少量MEF2AmRNA和蛋白表达;随着肝纤维化的形成,肝组织MEF2AmRNA和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P〈0.05),MEF2A与Q—SM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88,P〈0.05)。肝内胶原含量随肝纤维化的形成呈递增趋势(P〈0.01)。结论:MEF2A参与了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HSC的活化和增殖。  相似文献   
67.
不同药物干预防治大鼠NSAID相关小肠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短期小剂量双氯酚酸口服制备大鼠NSAID相关小肠损伤模型,探讨不同药物干预对大鼠NSAID相关小肠损伤的影响.方法:48只♂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实验对照组、药物干预组,其中药物干预组又分为替普瑞酮组、埃索美拉唑组、吉法酯组及甲硝唑组,每组8只.采用双氯芬酸0.78mg/(kg·d),共5 d灌胃制备大鼠小肠损伤模型;替普瑞酮、埃索美拉唑、吉法酯、甲硝唑组分别以15.63、4.17、31.25、156.25 mg/(kg·d),于造模前1 d起灌胃,每天1次,共6 d.实验期间大鼠正常饮食饮水.5 d后处死所有大鼠,观察小肠黏膜的大体及组织学损伤情况.结果:实验对照组大鼠大体评分及组织学评分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4.38±1.41,4.00±1.85 vs 0,均P<0.05);与实验对照组比较,替普瑞酮、埃索美拉唑、吉法酯、甲硝唑组大体评分均明显降低(2.38±1.69、2.00±2.27、1.13±1.36、2.00±1.60 vs 4.38±1.41,均P<0.05),组织学评分除替普瑞酮组外,其余各组均有显著下降(2.25±1.39、1.88±1.25、1.75±0.71、2.00±1.07 vs 4.00±1.85,均P<0.05);各药物干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短期小剂量双氯芬酸口服即可致小肠黏膜损伤,替普瑞酮、埃索美拉唑、吉法酯、甲硝唑对大鼠NSAID相关小肠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有效减轻大鼠小肠损伤.  相似文献   
68.
孟立娜  吕宾 《浙江医学》1999,21(2):112-113
近年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PU)关系密切,并可能有增加胃癌的危险性。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对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不仅需治疗溃疡,还须根除HP,才能减少溃疡的复发。HP是引起胃粘膜屏障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应用抗菌药物清除HP后,才有利于溃疡痊愈。本文采用~(14)C-尿素呼吸试验(~(14)C-UBT)观察质子泵抑制剂(PPI)加阿莫西林根除HP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复杂的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清晰。传统的酶异常激活和“自身消化学说”已不能全面阐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及其复杂进程。近年来,胰腺微循环、炎症因子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研究表明微循环障碍和炎症因子参与急性胰腺炎发病及疾病进展过程,尤其是在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向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以及对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乌司他丁组(乌司他丁50 000 U·kg-1·d-1腹腔注射)、激素组(泼尼松片6 mg·kg-1·d-1灌胃给药),每组20只。造模7 d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结肠黏膜大体评分(CMDI评分)和病理组织学评分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TLR4及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结肠大体形态损伤及病理组织学评分均高于空白组(P均<0.01),大鼠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乌司他丁组CMDI评分及病理组织学评分均减低(P均<0.05),与激素组比较,乌司他丁组CMDI评分及病理组织学评分则无差异。模型组大鼠的血清TNF-α与空白组比较,水平明显上升(P<0.01);而乌司他丁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血清TNF-α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乌司他丁组与激素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别。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黏膜中TLR4、NF-κB均呈明显高表达(P<0.01),乌司他丁组TLR4、NF-κB表达较模型组则明显下降(P均<0.05),而乌司他丁组中NF-κB的表达则又低于激素组(P<0.05),TLR4的表达则与激素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乌司他丁能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炎症反应,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TLR4及NF-κB的表达,减少炎症因子TNF-α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