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37例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先行VPS分流术,再行颅骨修补术,脱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7例患者均同期行VPS分流术加颅骨缺损修补术.于术后10~14d拆线,无感染病例;出现头皮下积液2例,经1~3次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治疗痊愈;随访6~12个月,无明显颅内高压症状出现,复查CT显示原有脑室扩大者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手术治疗对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2.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疗效及常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STBI患者,HBO治疗组82例,同期常规治疗组68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HBO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HBO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HBO治疗STBI患者疗效显著,能提高恢复良好率、降低植物生存和死亡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超早期应用对创伤性脑损伤继发性损伤(TBI)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TBI-NS,创伤后30 min、24 h静注生理盐水)、依达拉奉组(TBI-Ed,创伤后30 min、24 h静注依达拉奉)。伤后72 h处死部分大鼠,对伤侧皮层、海马及丘脑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其余大鼠伤后15 d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神经功能,同时监测不同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依达拉奉组皮层、海马及丘脑坏死神经元计数(F-J染色),水迷宫实验平均上台时间均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减少(P<0.05或P<0.01),但APTT与生理盐水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后,超早期应用依达拉奉能显著减轻神经组织的病理损害,改善实验动物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和对比不同血糖水平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空腹血糖(FBG)水平将其分为A组26例(FBG7.0 mmol/L)、B组41例(8.0mmol/LFBG≥7.0 mmol/L)和C组33例(FBG≥8.0 mmol/L)。对三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血尿酸(BU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对3组患者术后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对其AMI、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AMI并发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观察和比较;对3组患者继续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其再发非致死性AMI、全因死亡、再次血运重建、因心衰住院治疗等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C组患者的TC、LDL-C、LVEDD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而HDL-C水平显著低于B组,B组患者的TC、LDL-C、LVEDD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而HDL-C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A组和B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χ~2=18.025、9.924,P0.05);A组与B组的再发AMI和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χ~2=9.310、5.990、6.933、5.039,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不良预后与FBG(OR=3.694)、TC(OR=1.469)、LDL-C(OR=1.628)、LVEDD(OR=2.036)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特别是FBG较高的患者,其血脂代谢异常和心功能障碍更加显著,较高的FBG水平会导致患者PCI治疗后不良预后风险的升高,临床医生应给予高度的关注和合理的干预。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穴位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的疗效。方法将52例糖尿病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针刺治疗组根据受累眼肌的不同选取穴位,药物治疗组给予甲钴胺静点和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21天后观察疗效。结果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9%,针刺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局部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疗效确切,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6.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重型脑外伤的一种类型,病情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以往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由于CT、MRI能显示病变的某些病理征象,故目前人们结合典型的病史、临床表现,已能对其做出临床诊断.本组对16例DAI的临床及CT资料分析,并结合文献旨在进一步加深对该病CT表现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为完善我国非处方药上市路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对国内外非处方药上市路径管理的对比研究结果,结合问卷调研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从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非处方药上市路径管理的建议,包括建立单独的非处方药注册审评审批程序、完善非处方药转换管理制度、探索我国非处方药专论制度等。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心脏的形态改变。方法 对96例心脏称重,测量各项量度指标,统计学分析,比较正常组、冠心病组心脏量度的性别差异,以及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①正常组(30例)心脏重量和各瓣周径均有显著差异(P<0.05);②冠心病组(55例)男女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③正常组和冠心病组比较,心脏重量、左、右心室壁厚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诊断早期心肌病变,判断心脏功能状态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9.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并非少见,早先因检查方法局限,随着CT扫描的广泛应用,以往难以发现诊断的轻度类型和本病的早期表现能及时得到检出。本文回顾性分析2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并对本病的临床发生、发展,CT的直接、间接表现,以及伴随的颅脑损伤,作一认识,提高临床诊断率。1资料和方法本组26例中,从2000年至2004年间于我院收治经CT扫描和临床随访观察证实,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为18岁~68岁。受伤原因均为交通事故所致。CT机型为美国匹克PQS螺旋全身CT机,层厚10mm,层距10mm。取听眶线OM为基线,自下而上轴位扫描10层~11层。外伤性硬膜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双侧脑室外持续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结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治疗全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成双侧脑室外持续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治疗组(对照组)和双侧脑室外持续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结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治疗组(试验组),每组各25例.评价治疗后第14天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死率以及治疗后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治疗后第14天,住院患者共死亡10例,其中对照组死亡7例,试验组死亡3例.治疗后第14天、试验组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分别占68.2%(15/22)、31.8%(7/22),对照组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分别占44.4%(8/18)、55.6%(10,18),试验组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比例增加,而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比例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死亡病例数共14例,其中对照组死亡9例(36.0%),试验组死亡5例(20.0%),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脑室外持续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结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治疗与单纯双侧脑室外持续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治疗相比,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