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袁志  刘建  胡蕴玉  刘建敏  孟国林  李丹  毕龙 《医学争鸣》2008,29(24):2271-2273
目的:研究和验证抗感染活性骨(ARBX)Ⅰ期同步植骨治疗儿童慢件血源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在获得临床试用研究许可的基础七,自2001-09起将ARBX用于临床治疗儿童慢性血源性骨髓炎15例,获得12 mo以上系统随访的患儿12例.随访时间12~79(平均32)mo.结果:12例中除1例骨髓炎未能治愈,1例骨髓炎治愈后复发,1例骨髓炎合并大段骨缺损在术后发生骨不连外,其余9例骨髓炎均获得完全治愈,病变部位均获得确实骨修复,无骨髓炎复发.本组儿童慢性血源性骨髓炎感染治愈率为83.3%,完全治愈率(既控制感染又完成骨修复)为75.0%,远高于传统治疗方法.结论:ARBX具有高效诱导成骨活性和强效抗感染能力,能Ⅰ期植骨有效治疗儿童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CPM机在组合式外固定器术后患者膝关节康复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应用CPM机对17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进行膝关节康复训练,均于术后2~4天开始,训练次数平均为7.5次。训练过程中强调对患肢进行确切的放置和固定,密切观察其运行情况,避免外固定架与CPM机发生碰撞。结果17例患者一个半月随访,效果满意,无1例膝关节僵直,膝关节活动度平均98度。无1例钉道感染。结论虽然组合式外固定器的应用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功能锻炼带来一定难度,但是只要结合组合式外固定器的特点,在锻炼时进行恰当的调整,兼顾患者的承受能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从而使患者在带有组合式外固定架的同时也能应用CPM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03.
孟国林  胡蕴玉  谭祖键  金明  吕荣 《医学争鸣》2001,22(11):F003-F003
0 引言 骨形态发生蛋白 - 4(BMP- 4)具有诱导成骨潜能细胞向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方向分化并形成新骨的能力 .随着基因转染技术的应用 ,将外源基因转入靶细胞内 ,通过靶细胞表达外源基因而发挥作用成为可能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基因克隆和 DNA重组技术构建可在真核细胞内表达的 BMP- 4表达载体 ,并观测外源基因在细胞内表达的情况 ,为探索将基因转移技术应用于骨折及骨不连等疾病的治疗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1 材料和方法1.1 试剂 质粒 pc DNA3和 p SPT- 18- m BMP- 4均由吕振华博士馈赠 ,Eco R I和 H ind III,T4DNA连接酶、…  相似文献   
104.
探讨异种松质骨作为支架材料的前景,并观察其与成骨诱导前后脂肪源性干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取兔脂肪源性干细胞,诱导成骨并检测。将诱导成骨和未诱导的脂肪源性干细胞接种至松质骨支架上。扫描电镜观察,并计算细胞24 h的贴壁率。将细胞-支架复合物及单纯支架分别植入家兔皮下,10天后处死取材,HE染色行组织学分析。结果表明:兔脂肪源性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培养后,碱性磷酸酶含量升高,诱导2周后茜素红染色阳性,提示脂肪源性干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诱导成骨和未诱导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均能与异种松质骨支架材料复合良好,二者24 h的贴壁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由此说明:脂肪源性干细胞能够在体外诱导成骨,且异种松质骨支架材料与其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提示脂肪源性干细胞能够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同时也提示异种松质骨能够作为支架材料用于骨组织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超声裂解产物(Mt sonicate)体外诱导破骨细胞形成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通过破骨细胞计数、骨磨片吸收陷窝观察和TNF-α检测等方法观察不同浓度Mtsonicate体外诱导破骨细胞的形成。结果Mtsonicate能够在体外诱导破骨细胞生长,且破骨细胞数量对Mtsonicate存在浓度依赖性。Mtsonicate诱导破骨细胞的形成机制可能与TNF-α的分泌增加有关。结论骨、关节结核的发病很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诱导的破骨细胞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6.
重组合异种骨植骨的临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组合异种骨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方法 ①通过观察240例四肢长骨骨不连病例行自体骨及重组合异种骨(RBX)植骨术后的伤口渗液情况,对比不同植骨材料对伤口愈合的影响;②通过比较49例RBX植骨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2周、4周不同时间的外周血相关免疫学指标的变化,观察RBX体内植骨的免疫学反应.结果 自体骨与RBX植骨术后的伤口渗液情况无明显差异;RBX植骨术前与术后1周、2周、4周不同时间的外周血相关免疫学指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重组合异种骨无明显免疫原性,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7.
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技术在胫骨远端粉碎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分析该技术的应用前景.方法:在2001-01/2006-10收治胫骨远端pilon患者中,有36例被收入本组.首先采用有限切开内固定方法恢复胫骨远端关节面完整性,恢复小腿的对位对线,然后应用外固定架恢复骨折端的稳定性,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6 mo,所有骨折均最终愈合,2例踝关节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而行踝关节融合术,1例踝关节自行融合;6例发生针道感染;踝关节评分优良率达84%.结论: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技术是治疗合并软组织损伤的胫骨远端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手术创伤小,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的方法治疗56例髌骨骨折患者。结果术后早期即可活动,56例获随访,其中优52例,良2例,中1例,差1例,总有效率达98%。结论用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取出容易、适用于治疗多种类型髌骨骨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验证抗感染活性骨(anti-infective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ARBX)Ⅰ期植骨治疗儿童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自2001年9月对21例慢性骨髓炎患儿进行病灶清除,应用抗感染活性异种骨(anti-infective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ARBX)Ⅰ期植骨治疗,其中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的儿童慢性骨髓炎患儿共16例.包括血源性慢性骨髓炎8例,原发性慢性骨髓炎3例,创伤性慢性骨髓炎5例.结果 16例中除1例骨髓炎复发,1例骨髓炎合并大段骨缺损在术后发生骨不连外,其余14例感染均获得控制无复发,病变部位均获得确实骨修复.本组感染治愈率(感染控制且无复发)为93.8%,完全治愈率(感染控制既无复发又完成骨修复)为87.5%.结论 ARBX具有高效诱导成骨活性和强效抗感染能力,是Ⅰ期植骨治疗儿童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神经生长因子对断指再植术后感觉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对感觉恢复的作用。方法 2000-2004年48例断指再植成活者,其中 24例常规术后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另24例未给予任何神经生长药物作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平均随访8.5个月,均以术后12周随访时测试患指指端的两点分辨觉为统计数据。结果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组两点分辨觉的距离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再植指术后给予神经生长因子有助于患者感觉功能的恢复。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