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通过与克氏针张力带(tension band wiring,TBW)比较明确应用CablePin系统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65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分为2组:CablePin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1~69岁,平均(53.69±13.42)岁,采用Cable-Pin系统内固定治疗;TBW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20~70岁,平均(53.18±13.36)岁,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记录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血红蛋白含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及肘关节功能HSS评分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4个月。2组在骨折愈合时间(t=2.588,P=0.012),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Z=-2.039,P=0.041)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blePin组优于TBW组。2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后血红蛋白含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blePin系统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简便易行、疗效可靠、并发症少,优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分析胆道闭锁手术年龄与术后早期效果的关系以及较大年龄(>90 d)患儿的Kasai手术指征.方法 2004-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胆道闭锁患儿452例,均经术中胆道造影确诊.手术采用标准的Kasai术,术后常规使用激素,对不同年龄组患儿术前肝功能、B超等资料及术后胆红素下降情况进行分析,总胆红素水平低于20 mmol/L定为黄疸完全消退.结果 将所有患儿根据年龄分为三组,手术年龄≤60 d者146例,手术年龄在60~90 d者222例,>90 d者84例(90~10Od者33例,100~110 d 26例,110~120d 10例,120~ 130 d 8例,>130 d 7例).术前各年龄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无显著差异.术后2周,60 d以内组,胆红素下降水平最低(P<0.05),<45 d患儿胆红素下降水平并未更加显著.术后3个月随访率为61.3%,各年龄组总胆红素水平无显著差异(F=0.132,P=0.970).术后6个月随访率37.4%,90 d以上组总胆红素(58.09±58.55) mmol/L,90 d以内组总胆红素水平(27.67±30.60) mmol/L(P=0.226).>90d患儿,每间隔10d分成一组,各组间术后早期胆红素下降水平无差异(F=1.115,P=0.355).>90 d手术患儿两年自体肝生存率为36.1%.90 d以上患儿延误手术原因:39.2%因家长未重视,51.6%因误诊婴儿肝炎耽误治疗.结论 胆道闭锁患儿>90 d并非手术绝对禁忌,多数患儿可取得较好的早期黄疸消退,部分患儿术后6个月可以有较好的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3.
本报告是关于大一新生适应障碍与社交恐惧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收集整理了当事人的一般临床资料,鉴别诊断了当事人的情况,探讨了其心理与行为问题形成原因,确定了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根据当事人的情况,在辅导员谈心谈话、家长陪同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当事人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4.
目的讨论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治疗眶上壁及多眼壁眼眶骨折的方法。方法对8例眶上壁骨折伴其它眶壁骨折的多壁复杂性骨性的患者,采用头皮冠状切口眶内充填人工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果8例患者,7例获得较满意的效果,1例经再次手术修复后较满意。结论头皮冠状切口是治疗眶上壁伴其它多壁眼眶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安全,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55.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人类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一种特殊物质。每种药品都具有各自适应症、禁忌症、规格、用法和用量等。药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合理使用药品,关系到每个患者的切身利益,是各级医务人员的职责,也是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加强医疗保险用药的管理与监督对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老年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方法 根据老年性上睑下垂不同程度对23例(32只眼)分别行睑板-结膜-Muller氏肌切除术(Fasanella-Fervat)和提上睑肌缩短术。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2年,除采用睑板-结膜-Muller氏肌切除术的-眼长期异物感,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的-眼矫正不足外。其余病例均获得较满意效果。结论 睑板-结膜-Muller氏肌切除术和提上睑肌缩短术是治疗不同程度老年性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7.
背景 辅助T细胞17(Th17)是一种新发现的CD4+T细胞亚群,动物研究显示,Th17细胞及其效应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干眼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发病机制还需进一步证实.目的 检测干眼患者泪液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17和IL-2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干眼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相关关系. 方法 收集在无锡第二医院眼科确诊的Sj(o)gren综合征(SS)、非Sj(o)gren综合征(NSS)患者各20例,并纳入同期医院内职工和学生健康志愿者20人为正常对照组,3个组间患者年龄、性别比均匹配.所有患者行干眼症状调查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Ⅰ(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收集所有受检者外周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受检者PBMC培养上清液及泪液中IL-17、IL-22的质量浓度并进行比较,并与干眼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NSS组、SS组及正常对照组干眼症状调查量表评分依次降低,SS组、NSS组及正常对照组BUT值依次延长,SⅠt值依次增大,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降低,3个组间上述指标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症状评分:H=40.81,P<0.01;BUT:H=40.15,P<0.01;S Ⅰ t:H=50.07,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H=40.52,P<0.01).SS组、NSS组及正常对照组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17质量浓度分别为(964.92±124.83)、(718.85±115.89)、(341.95±85.08) ng/L;泪液中IL-17质量浓度分别为(440.69±126.09)、(364.33±126.85)、(61.16±11.60) ng/L,SS组、NSS组患者PBMCs中和泪液中IL-17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个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2.95,P<0.01;F=75.27,P<0.01).SS组、NSS组及正常对照组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22质量浓度分别为(98.77±11.27)、(79.65±11.01)、(32.78±9.34) ng/L,泪液中分别为(22.22±8.96)、(14.92±4.35)、(10.47±2.67) ng/L,表明SS组、NSS组患者PBMCs中和泪液中IL-22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个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6.27,P<0.01;F=19.87,P<0.01).干眼患者PBMCs培养上清液及泪液中IL-17、IL-22水平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SⅠt有明显关联,但与干眼症状量表评分、BUT均无相关性.结论 干眼患者PBMCs及泪液中IL-17、IL-22的质量浓度明显升高,进一步提示Th17在干眼免疫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患者手术治疗后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84例行手术治疗后发生肺转移的 HCC 患者,以手术时间至发现肺转移为肺转移时间。分析患者手术前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术后病理及患者出现肺转移的时间。采用 Kaplan -Meier 法计算不同危险因素肺转移的累积发生率,并以 Log -Rank 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将21项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 COX 回归模型依次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得出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综合患者术前及病理资料,经 COX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术前影像学检查中肿瘤的最大径、数目、有无癌栓及术后病理学检查中包膜是否完整、有无坏死、卫星灶是影响 HCC 患者手术后肺转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肺转移高危患者,术后辅助性 TACE 治疗可明显延长肺转移出现的时间(P =0.010),而对非高危患者无明显影响。结论:术前影像学检查发现肿瘤最大径≥10cm、病灶多发和合并癌栓及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瘤灶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坏死成分较多和有卫星灶,是HCC 患者手术后发生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肺转移高危患者术后1个月接受辅助性 TACE,可降低肺转移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59.
男科疾病往往病情复杂,病因不明,临床疗效不佳.李海松教授临床用药不拘一格,常借鉴内科、妇科等其他学科的用药经验,灵活运用于男科疾病的治疗中.少腹逐瘀汤本用于治疗寒凝血瘀证痛经等妇科疾患,教授取中医异病同治之理,认为男性所属器官解剖位置特殊,且男科疾病发病部位局限,多以少腹部疾患为主,契合少腹逐瘀汤用药病位;从中医认为,...  相似文献   
60.
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1.2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散光动态变化.方法 将75例(89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4例(40只眼)行双手超声乳化术,切口为1.2mm,植入Acri.Smart人工晶状体.另一组41例(49只眼)行传统超声乳化术,切口为3.2mm,植入AR40e人工晶状体.术前及术后1周、1月、3月行眼科常规检查及角膜地形图检查.分析患者术后视力和角膜地形图改变.结果 术后1d、1周双手组裸眼视力好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月双手组散光度数小于传统组(P<0.05),术后1周、1月双手组的手术源性散光小于传统组(P<0.01).传统组术后1周的SRI和SAI较术前增加,双手组术后1周的SRI和SAI小于传统组.双手组术前术后角膜地形图改变极小.结论 1.2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切口小,对角膜形态影响小,散光小,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