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腋臭俗称"狐臭",是由于大汗腺排泄的汗液经以葡萄球菌为主的细菌分解而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而形成的异味[1].腋臭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腋臭是比较彻底的方法,目前手术治疗方法众多,我科从2008年6月,采用微创皮下修剪加搔刮术,治疗腋臭,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生物可吸收张力带在尺骨鹰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其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67例尺骨鹰嘴骨折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采用生物可吸收张力带内固定,对照组33例采用钢丝张力带内固定;分别从手术时耗、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肘关节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例手术时耗、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肘关节功能对比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骨折均无感染、内固定失效、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尺神经麻痹或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均未出现异物反应。结论生物可吸收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稳妥、便于肘关节功能康复、避免二次手术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3.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30岁,未婚。因发热伴持续性上腹痛4d,于2008年12月7日入院。入院前4d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最高达39.9℃,伴持续性腹痛、头痛、眼眶痛及腰痛,曾在外院B超示:胆囊结石,按“结石性胆囊炎”收入外科,给予抗炎、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化验尿蛋白(++++),尿红细胞(++),经会诊后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转入我科。  相似文献   
104.
西药、中药、矿物药所致中毒性肝损害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医务人员尤其患者并不高度关注这方面的病因。为此,作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就药物性肝损害的分类、发病机理、诊断及其防治进行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8对高糖诱导人间充质干细胞(MS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高糖(含30 mmol/L葡萄糖)培养模型;pcD NA3.1质粒转染MSC为CXCL-8-MSC组,仅转染pcD NA 3.1质粒者为pcD NA 3.1组,在CXCL-8-MSC组中添加Triciribine为Akt抑制剂组。高糖培养条件下,利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Western印迹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各组MSC增殖的光密度值或Caspase-3、Akt、STAT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环境下,与pcD NA3.1组相比,CXCL-8-MSC组MSC增殖OD值明显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CXCL-8-MSC组Akt、STAT3和VEGF蛋白含量明显高于pcD NA3.1组(P<0.01);但与CXCL-8-MSC组相比,Akt抑制剂组MSC增殖的OD值明显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相关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CXCL-8在高糖环境下,通过Akt-STAT3通路,促进MSC旁分泌VEGF等细胞因子,发挥对MSC的保护作用,对保护移植的MSC对抗糖尿病性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氮酮对6-姜酚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TP-6卧式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扩散试验。选择离体大鼠皮肤作为渗透屏障,考察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氮酮对6-姜酚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 30%乙醇、3%氮酮对6-姜酚均有显著促渗透作用。结论本研究可为含6-姜酚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缺血后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模型 ,将 3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缺血再灌注、腺苷处理及缺血后处理 4组 ,分别于缺血 6 0min恢复全面血液再灌前 ,先经门静脉缓慢推注外源性腺苷 ,或先给予反复短暂的预再灌、停灌作缺血后处理 ,观察血清肝酶、透明质酸 (HA)水平及肝组织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1(ET 1)的含量变化 ,并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 ,缺血后处理组肝酶的漏出、血清HA水平及肝组织MDA、ET 1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 ,而SOD、NO含量则显著升高 (P <0 .0 1) ,同时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亦明显减轻 ,而腺苷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抑制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 ,改善肝脏微循环 ,发挥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 (研究组 )和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分别检测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第 1天、营养支持后 1周、2周的免疫指标、营养指标和一般指标 ,并观察营养支持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吞噬细胞功能、CD4 T细胞、CD8 T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 ,而IL -6、TNF -a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 ,减轻术后创伤的应激和炎症反应程度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9.
肿瘤的生长有赖于血管生成,血管生成是肿瘤侵袭、转移的基础。抑制血管生成可使肿瘤萎缩坏死或使微转移灶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反应停于上世纪中叶作为非巴比妥类镇静剂用于早孕反应,后曾因严重的致畸作用而被禁用。近年研究发现,反应停能明显抑制兔角膜血管生成,具有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因而被应用于肿瘤研究。然而,实验研究中反应停对实体瘤的抗肿瘤效应并不一致,作用机制也未完全明了。我们对反应停药理作用、抗肿瘤效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0.
漏芦提取物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漏芦提取物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方法:16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漏芦大、中、小剂量组,漏芦提取物以灌胃的方式给药,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的方法,测定耳片的重量;用冰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次数,测定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采用常压耐氧法记录小鼠耐缺氧时间;采用比色分析法测定游泳45min后小鼠肝糖原及血清乳酸含量。结果:漏芦提取物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有抑制作用,能减少冰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延长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小鼠游泳45min后肝糖原的含量明显增加、乳酸含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漏芦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