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药物安全性评价中豚鼠全身过敏试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对药物致敏性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实验基于我国新药评价指导原则,分析探讨SFDA颁布的指导原则中豚鼠全身过敏实验方案中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问题和因素.方法 在GLP条件下,以体重为300~400克的豚鼠为实验对象,以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等受试物为对照,研究不同致敏剂量、激发剂量、激发时间、激发途径和激发次数等条件下,豚鼠全身过敏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豚鼠全身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与致敏剂量、激发剂量和激发途径无关,但症状发生的严重程度与致敏剂量、激发剂量和激发途径有关.结论 新药过敏性评价研究应参照指导原则,注意试验的剂量设计和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与诊治体会。方法对51例经手术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3种抗体(CD117、CD34、SMA)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GIST主要发生于胃及小肠,在所有患者中CD117均呈阳性表达,胞质弥漫强阳性染色;CD34阳性表达率为86.3%(44/51);SMA阳性表达率为41.2%(21/51)。结论 GIST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检查无特异性,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3.
通过总结2例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以进一步分析其临床特点。患者1表现为四肢无力,合并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影像学示双侧大脑前动脉A2段以远的血管分布区脑组织均受累,中央前回皮质运动区及皮质下白质广泛损伤导致相应临床症状。患者2仅累及额叶前部皮质,以精神行为异常为主,无肢体力弱表现。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临床少见,临床症状主要与额叶、胼胝体功能障碍相关,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可表现为四肢无力、精神行为异常等多种症状,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头部MR扩散加权成像示双侧大脑前动脉分布区的额叶及胼胝体多发高信号,血管成像示双侧大脑前动脉不显影。若患者存在四肢无力、精神行为异常症状时,应考虑到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干预模式与临床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以降低早产儿脑损伤神经伤残的发生率。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出生的早产儿117例纳入该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临床路径组(n=63)和对照组(n=54)。临床路径组定期发育监测、脑损伤筛查、营养神经治疗、神经发育和康复训练。对照组按照常规早期干预方案进行。结果 6个月至1岁临床路径组姿势、反射、睡眠、肌张力和脑电图检查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路径组在纠正月龄6~24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时临床路径组脑性瘫痪、语言障碍、肌张力异常、听力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紧密结合的早期干预模式与临床路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早产儿脑损伤的智能和运动发育水平,可进一步降低小儿脑性瘫痪等神经伤残发生率。  相似文献   
55.
合成吸收缝线在腹部四类切口中的启用江阴市祝塘卫生院外科孔琦中江阴市人民医院普外科黄建明腹部外科四类切口并发切口感染、裂开,一直是较棘手的问题。我院自1993年5月至1997年6月,在腹部Ⅳ类切口82例中,使用人工合成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取得满意效果,现...  相似文献   
56.
1997年4月本院收治1例肠梗阻致十二指肠憩室破裂,查阅近8年《中国医学外科学》未见报告,献检索1990年1月-1997年5月未有报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孔琦  黄强  翟志敏 《肿瘤学杂志》2008,14(4):257-259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诱导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尼美舒利作用后QBC939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变化;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凋亡形态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荧光显微镜和电镜技术观察到凋亡的QBC939细胞,流式细胞仪也检测到尼美舒利诱导QBC939细胞凋亡,并随着尼美舒利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蛋白水平检测表明尼美舒利促进QBC939细胞bax表达升高,bcl-2表达下调。[结论]尼美舒利可能通过调节bcl-2和bax蛋白表达诱导QBC93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发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BPPV发病的影响因素及复发特点,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份至2020年12月份在浙江医院神经内科眩晕中心确诊、并完成仪器复位的1 119例BPPV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病史信息。此外,跟踪记录BPPV患者的复发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对BPPV发病和复发与月份的关系进行研究。按照年龄是否≥60岁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对高血压、糖尿病、偏头痛和听力损失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复发因素。结果 (1)1 119例BPPV发病患者,其中男性401例(35.8%),女性718例(64.2%),平均发病年龄(55.0±15.7)岁。(2)1~12月份全年均可发病,月份/年发病例数最高是12月份(14.4%),最低是4月份(4.7%),相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发例数最高是12月份(21.3%),最低是3月份(4.7%),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心脏右向左分流(RLS)相关隐源性脑卒中(C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收集浙江医院2019年5月至2022年3月诊断为CS患者共147例,所有患者均完成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c-TCD)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阳性组及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个人史、既往史、临床表现、c-TCD是否提示大量RLS、影像学特征等。结果 阳性组与阴性组在临床表现上差异不明显,但影像学特征中病灶侧别与病灶供血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73、5.356,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位于右侧及双侧、前后循环供血区均累及是RLS阳性的影响因素[OR(95%CI)=2.881(1.188~6.983)、3.869(1.416~10.571)、0.239(0.093~0.613),均P <0.05]。结论 RLS相关CS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典型性。CS患者影像学上病灶同时累及前后循环、更多地出现在右侧大脑半球或同时累及双侧大脑半球提示可能与RLS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