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髂骨取骨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2.
人膝关节滑液中磨粒的铁谱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生物铁镨技术分析人膝关节滑液中的磨粒,根据其形貌、尺寸和旋光性可区分软骨磨粒及磨损机制为骨性关节炎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83.
目的:骨髓中包含的间质前体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被许多细胞因子诱导分化为软骨.采用基因转染技术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2对体外培养的骨髓间质前体细胞向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12/2007-01在中日友好医院临床研究所骨科实验室完成.①骨髓标本来源于6名志愿者,对治疗及实验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志愿者局麻下行骨髓穿刺,抽取7.0~10.0 mL骨髓抗凝,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骨髓间质前体细胞,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技术,将pcDNA3.1( )TGF-β2载体导入骨髓间质前体细胞中,体外单层培养.③实验评估:利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2和软骨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转染后48 h,可检测到明显的转化生长因子β2 mRNA表达,Ⅱ型胶原A1和Aggrecan mRNA均有轻微表达;转染后4周,转化牛长因子β2 mRNA表达稍有降低,Ⅱ型胶原A1和Aggrecan 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②转染后48 h和4周,间质前体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均有转化生长因子β2蛋白的表达.③转染后48 h部分细胞显示Ⅱ型胶原蛋白免疫组化阳性信号,转染后4周Ⅱ型胶原蛋白阳性细胞数增加.结论:pcDNA3.1( )/TGF-β2真核表达载体在骨髓间质前体细胞内可获得短暂和长期表达.在单层培养的情况下,骨髓间质前体细胞可被转化生长因子β2诱导向软骨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84.
镁钙合金的细胞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镁钙合金对体外细胞生长的影响,对镁钙合金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方法根据ISO10993-5:1999及GB/T16886.5-2003标准,将不同浓度镁钙合金浸提液与L-929细胞接触培养,进行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及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评价镁钙合金的细胞毒性。结果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阳性对照组细胞脱落、死亡,其余各组细胞贴壁生长,形态正常。MTT显示镁钙合金浸提液对细胞的毒性0级,无明显细胞毒性。结论镁钙合金的细胞毒性为0级,符合临床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85.
目的比较非骨水泥近端固定(anatomique benoist giraud,ABG)股骨干骺端与远端固定(anatomic medullary locking,AML)股骨干假体周围骨丢失特点,评价中期X线片表现。方法对1992年1月~1996年12月接受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其中ABG176髋分别为:股骨头坏死103髋,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57髋,其他原因16髋,共计125例;AML220髋分别为:股骨头坏死147髋,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65髋,其他原因8髋,共计173例。术后随访5~12年,平均8年的髋关节X线片正位,对比术后即刻和随访时X线片显示的骨质变化,按照Gruen分区记录发生骨丢失;测量骨丢失的范围占假体周围骨长度的比例。比较两种假体周围骨丢失的特点。结果术中造成股骨干裂纹骨折ABG2髋,AML5髋;干骺端裂纹骨折ABG3髋,AML1髋。术后外伤骨折ABG6髋,AML3髋,2髋ABG行翻修术,余行复位内固定术。ABG随访期间9髋翻修,其中无菌松动7髋,骨折2髋;AML随访期间无菌性松动3髋,未翻修;ABG和AML发生骨丢失的部位相似,近端1和7区最先和最多出现骨丢失,随时间加重并由近端向远端发展。AML在2、5、6、7区发生骨丢失者多于ABG;AML假体周围骨丢失的范围大于ABG。结论骨丢失的主要原因为应力遮挡,AML远端固定,在假体近侧发生应力遮挡性骨丢失;解剖形近端固定的ABG股骨柄减少了应力遮挡作用和骨丢失。值得注意的是AML在10年后骨丢失发展缓慢,提示假体周围骨丢失不会无限制发展,保证了假体的长期稳定性。在术后12年内ABG假体周围骨丢失少于AML。  相似文献   
86.
目的:报告109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10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随访。并用HSS评分系统进行分析;随访11-84个月,平均34.2个月。结果:手术优良率89%。病人术后的疼痛,功能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尤其在缓解疼痛方面效果显著。但在关节活动度方面改善不明显。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治疗严重骨关节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满意,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应该注重术中髌骨轨迹的纠正及病人的术前教育及术后康复指导。  相似文献   
87.
骨关节炎的病理与发病因素   总被引:136,自引:0,他引:136  
骨关节炎的病理与发病因素娄思权当前在美国成人中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患者达4500万,其中有15%有严重的症状和不稳定。北京的老龄人口已达13%,进入世界老龄人口国家的行列,因而老年性OA的发病同样很高,对社会经济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8.
严重畸形的膝骨关节病人工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章波  娄思权  张克  刘岩 《中国骨伤》2002,15(7):419-420
目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技术已基本成熟,但也有一些例外的病人,那就是严重畸形的骨关节病病人.这些病人往往畸形严重,手术中取得软组织及韧带的平衡非常复杂,取得完全的平衡是很困难的,以下简要介绍我院在处理这些病例的经验及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89.
氟骨症所致的颈椎椎管狭窄症造成下肢瘫痪,一例报道如下。 [患者] 男性,62岁,因双肩疼痛、左手发麻近三个月,下肢瘫痪二个月,于1979年6月14月入院。自诉今年3月19日左右出现双肩疼痛,抬头时左手发麻加重,故不敢抬头,而呈固定性屈颈位。于  相似文献   
90.
刘新房  娄思权 《中国骨伤》1992,5(2):17-17,22
我院1973年4月至1990年12月间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68例(钛制Austin-moore式),均为股骨颈骨折,术中发生失误4例(5.9%),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