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3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355篇
内科学   189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148篇
综合类   774篇
预防医学   192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279篇
  4篇
中国医学   261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患者女,40岁,55kg,临床诊断为宫颈癌,拟行子宫全切+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既往体健,无手术和麻醉史,无呼吸道感染,无心血管疾病史,术前一般情况良好,术前30min病房肌注阿托品0.5mg,咪达唑仑3mg,无异常反应。入室后患者仍感紧张,给芬太尼0.05mg缓慢静脉滴注镇痛镇静,15min内未见异常反应。行静脉快诱导推注顺苯黄酸阿曲库铵10mg,推注完毕后,正准备静脉推注丙泊酚,发现患者胸前出  相似文献   
52.
宋军  全小林  赵林华  姬航宇 《中医杂志》2011,(19):1651-1653
目的观察开郁清热方对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开郁清热方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6、12、18、24个月时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各阶段HbA1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除治疗后6个月外,其他治疗后各阶段患者T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6个月患者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随之出现反弹,治疗后24个月时出现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各阶段患者TG、HD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郁清热方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糖脂代谢,具有糖脂同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总结以病区疼痛护士为主体的疼痛管理实践体会。每个护理单元设置1位病区疼痛护士,经过培训和考核后获得相应资质,在临床病区开展疼痛管理实践。设置后,临床护士疼痛理论知识水平得分(86.36±6.02)分,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问卷中文版得分(21.10±2.72)分,卡尔森循证式疼痛管理先决条件量表调查得分(3.86±1.18)分,均比设置前提高;患者术后24h镇痛不全发生率从设置前的19.38%降低至14.78%,患者术后48h镇痛不全发生率从设置前的8.37%减少至5.86%,患者术后不良反应(除口干、腹胀外)发生率均低于设置前,患者镇痛治疗满意度提高,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4.
总结分析移动医疗APP的功能分析评价、临床应用效果、系统评价和评价工具开发的4大研究方向,提出国内运用APP进行临床试验研究较少,建议以后可专注于国内医疗APP的分析评价和国内外同类医疗APP的对比分析,自主研发适应临床实际需要的移动医疗APP。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诊断性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方法收集82例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清咽、利喉和抗感染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次,1次/d,早饭前30 min服用;对照组常规清咽、利喉及抗感染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3.81%;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17.5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诊断性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α-亚麻酸乙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经临床及超声检查证实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共150例,其中120例患者(治疗组)给予服用α-亚麻酸乙酯,0.6g/次,3次/d,连续服用12周。另外30例患者(对照组)未给予任何相关治疗。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检测每位患者的血脂、肝功能、脂联素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α-亚麻酸乙酯能有效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而且还能明显提高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结论:α-亚麻酸乙酯能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地高辛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在常规卧床休息、吸氧、限制水钠摄入,给予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呋塞米治疗,观察组使用地高辛联合呋塞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观察组为1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高辛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衰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多,需注意使用剂量和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测算社区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项目各种工作量的“标准计算单元”(即“标准工作当量”),并以此将社区公共卫生和社区基本医疗共84种工作量进行转换。方法根据各个项目的服务流程和服务规范,通过“作业成本法”对社区健康服务的各种工作量进行成本测算,根据不同工作量之间的人力资源成本(以“人·天”为单位),设立一个“标准工作当量”进行转换。结果选择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工作量为参照单位来转换各种工作量,以社区公共卫生项目的“1人次的规划内疫苗的预防接种”或社区基本医疗项目中的“1人次的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西医药服务)”作为标准工作当量,把84种不同种类工作量转换成统一的计量单位。结论采用“标准工作当量”可以直接、客观地衡量社区健康服务的工作负荷,并进行财政经费分配和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对新诊断部分性发作癫疒间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新诊断部分性发作癫疒间患儿75例,随机分为2组。A组38例,给予奥卡西平治疗,剂量由10 mg/(kg·d)逐渐调整至最低有效量,最高为60 mg/(kg·d);B组37例,给予左乙拉西坦,剂量从5 mg/(kg·d)逐渐调整至最低有效量,最高为60 mg/(kg·d)。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A组的症状完全控制率(63.16%)、好转率(89.47%)与B组(安全控制率70.27%、好转率94.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癫疒间样放电正常率(31.58%)、好转率(71.05%)与B组(37.84%、89.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脑电背景α节律(9.67±1.36)与B组(9.84±1.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脑电图θ频段功率(30.64±7.66)比治疗前(20.67±6.36)明显增加(P<0.05),且高于B组(22.03±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5%)明显高于B组(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新诊断部分性发作癫疒间患儿均有效,但左乙拉西坦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0.
姬乾园生前是山西省名老中医 ,曾师承北京名医汪逢春、施今墨等 ,擅长治疗冠心病。笔者与其孙共事多年 ,有幸与之共同研讨并整理姬老笔记 ,此资料乃姬老潜心研究古籍及数十年临床经验所得 ,现将姬老论治冠心病的经验整理如下 ,以飧同行。1 病因病机姬老认为 ,引起冠心病或其症状发作的机制大体可归为以下 5类 :①外感寒邪 ,客于脉外 ,使脉内之血、脉外之气凝滞不通 ,“不通则痛” ,故冠心病心绞痛可突然发作 ;②情志失调 ,损伤心气 ,可引起心阴不足或心阳独亢 ,进而损伤心脉引起烦躁不安、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等冠心病症状。七情内伤中 ,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