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0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21.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成药及西药治疗IgA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采集治疗IgA肾病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人工降噪后,分析中成药及西药治疗IgA肾病的用药规律。结果雷公藤多苷片、黄葵胶囊、止血片、百令胶囊等依次为治疗IgA肾病的高频中成药;免疫抑制剂、ACEI、糖皮质激素、ARB等依次为治疗IgA肾病的高频西药;雷公藤多苷片、黄葵胶囊和ACEI、ARB、糖皮质激素分别是联用时常用的中成药和西药。结论文本挖掘能够分析中成药及西药治疗IgA肾病的用药规律,获得的结果不仅反映了临床用药实际,而且拓展了临床用药的范畴与思路,为科学合理地使用中成药及西药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2.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检测唇腭裂转化生长基因α(TGFA)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方法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方法检测18例非综合征唇腭裂患者TGFA基因的Taq Ⅰ位点突变情况,并与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RM检测1例唇腭裂患者中3例患者TGFA基因TaqI位点杂合性缺失,其他15例正常。测序结果与HRM结果完全一致。结论HRM是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检测基因突变的新方法,能用于大规模临床筛查。  相似文献   
123.
利用文本挖掘分析手足口病中西医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中西医治疗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收集治疗手足口病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数据集中证候、症状、中药,以及中成药和西药联用规律。这些结果通过一维频次及构建网络图进行展示。结果手足口病的证候多与热、湿、毒因素相关;核心症状是发热、疱疹和口腔溃疡;中药治疗以金银花、连翘、生石膏、竹叶、淡竹叶、甘草、大青叶、黄芩等为核心用药;中成药最常用的是清开灵、双黄连、痰热清,康复新液常用于口腔溃疡的治疗;西药以抗病毒为原则,利巴韦林最常用;中成药与西药联用最常用的方案是利巴韦林加痰热清。结论利用文本挖掘总结手足口病中西医治疗方法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4.
125.
目的:探究血标本的采集方式对细菌学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标本细菌学检验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试验中,分别采用传统的血液标本采集法和改进后的血液标本采集法为这60例患者采集血液标本,并将其血液标本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标本为采用传统的血液标本采集法所采集的标本。观察组标本为采用改进后的血标本采集法所采集的标本。分别对这两组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学检验。检验结果出来后,比较两组标本检验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标本的病原菌检测率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标本,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标本的污染率低于对照组标本,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进后的血标本采集法采集血液标本能够显著提高细菌学检验的准确性和阳性率。  相似文献   
126.
复方南星止痛膏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方南星止痛膏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慢性肉芽肿模型、甲醛致大鼠急性炎症模型,评价复方南星止痛膏的抗炎作用,通过观察炎症组织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等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复方南星止痛膏可以抑制大鼠慢性肉芽肿的形成,降低急性炎症大鼠足肿胀,降低炎症组织中IL-1、TNFα-、PGE2水平。结论:复方南星止痛膏具有抗炎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减少炎症组织中IL-1、TNFα-、PGE2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7.
姜淼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3):88-88
目的:探讨青少年病毒疹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对出现高热、皮疹等病毒感染征象的42例青少年患者进行相关病毒学检测及临床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5例确诊为风疹,其余37例考虑病毒疹。结论:对眷夏季节集中发病且具有高热、皮疹等病毒感染征象的患者,在排除其他发疹性皮肤病且不能鉴定致病病毒类型的情况下,可考虑诊断病毒疹。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改良三甲散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所致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时细胞炎性因子IL-1α、IL-1β和IL-6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神经元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石杉碱甲组和改良三甲散低、中、高剂量组。选择性培养7~10天后吸去培养液,分别加入空白培养液、正常脑脊液(生理盐水组)、石杉碱甲脑脊液和中药脑脊液低、中和高剂量,加培养液补至等量,37℃孵育2 h。然后除空白组之外的各组加入经老化处理的Aβ25-35(终浓度为5μmol·L^-1),建立AD细胞模型。空白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继续孵育24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IL-1α、IL-1β和IL-6的含量。结果:改良三甲散能降低细胞上清液中IL-1α、IL-1β和IL-6的含量。结论:改良三甲散脑脊液能有效抑制细胞炎性因子IL-1α、IL-1β和IL-6的释放,具有一定的抗炎效应,从而保护海马神经元细胞。  相似文献   
129.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喜炎平注射液防治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的分子机制。方法以"Andrographolide"(穿心莲内酯)为检索词,在PubChem数据库中查找其相关生物学结果,根据结果确定穿心莲内酯的活性靶蛋白。以"H1N1 influenza A"(甲流)为检索词,在Gene数据库中查找甲流的相关基因。利用IPA生物信息学软件分别构建穿心莲内酯的活性靶蛋白及甲流相关基因的分子网络,并进行生物学作用通路及分子作用机制的解析。结果查找到穿心莲内酯的活性靶蛋白9个,甲流相关基因22个。二者构成的网络中共同分子为:Akt、Hsp90、Hsp27、PI3K、ERK1/2、NFkB、Proteasome、caspase、Jnk、P38MAPK、Pka、Pkc(s)、Ras、RNA polymeraseⅡ、Vegf,其中穿心莲内酯靶蛋白网络的分子大多与细胞周期、胚胎发育及细胞间信号传导有关;甲流相关基因网络中的分子大多与传染性疾病、炎症反应及免疫性疾病有关。二者共同作用的通路以细胞免疫通路为主,穿心莲内酯主要作用于该类通路中的AKT和NF-κB分子。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可能通过调解细胞免疫通路中的AKT和NF-κB分子干预甲流。  相似文献   
130.
近年来新发传染病连续大规模爆发于世界各地,造成死亡人数快速上升,严重危害全世界人类健康。不可预知性、人兽共患性及传播迅速等特点导致传染病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医学在传染病实践方面有久远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对中医传染病管理体系的沿革进行阐述,并对新医学体系下,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平台建设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