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2.
目的 探讨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112例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精神障碍类型、CT检查结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额叶和颞叶 务易出现精神障碍,左侧额颞叶挫伤、脑内血肿易引起严重语言和智能障碍。结论 优势半地损伤、意识障碍明显者,易出现严重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13.
14.
具有心跳失眠多梦的患者,在城市和农村是较常见的。使许多患者各地辗转治疗,影响抓革命促生产。由于思想方法的片面性,过去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我们多片面地从心、脾、肾经下手,用补心养心安神、归脾、交通心肾等成方成药,间用逍遥散法,有效者不尽知其然,无效者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祛瘀生肌中药对糖尿病难愈合性创面修复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以糖尿病溃疡创面为研究平台,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创面组、糖尿病溃疡模型组及生肌化瘀1(生肌方与化瘀方2∶1)、生肌化瘀2(生肌方与化瘀方1∶1)、生肌化瘀3(生肌方与化瘀方1∶2)方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制备糖尿病模型。每组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后,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MAPK信号通路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MKP)以及磷酸化p38、p53、p21 mRNA表达及分布规律。结果:与糖尿病溃疡模型组比较,祛瘀生肌中药组均可下调成模第7、11、15天MKP、JNK mRNA表达,上调p53、p38 mRNA表达,p21 mRNA表达没有明显改变,且各组间无明显的作用规律。结论:MAPK信号通路在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祛瘀生肌中药可调控MAKP通路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冲服五白利湿颗粒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冲服五白利湿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冲服五白利湿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SCORAD评分、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及瘙痒程度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6个月痊愈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70.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SCORAD评分、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及瘙痒程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CORAD评分、皮损严重程度及瘙痒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患者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为16.7%,对照组为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冲服五白利湿颗粒是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银屑病在中医学中被称为“白疕”,特应性皮炎(AD)中医称之为四弯风,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现代医学表明,银屑病以白细胞介素-23(IL-23)/辅助性T细胞17(Th17)为主要炎性反应轴,而AD偏向以Th2为主的炎性反应轴,但临床实践发现,银屑病可与AD相互转化,提示二者之间存在炎性反应信号通路漂移。这可能是“凉血潜阳法”治疗二者异病同治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玉屏消荨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8月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治疗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联合玉屏消荨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4周和8周后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记录2组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8%(39/50)和70%(35/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4%(47/50)和72%(36/5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2组血清IL-4、IgE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均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6.0%(4/20),57.1%(8/14),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玉屏消荨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单独口服西药治疗,且可降低复发率,纠正血清免疫因子失衡状态可能是该疗法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皮肤溃疡是临床诸多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花费巨大的特点,对患者生活、心理和工作质量都具有极大影响。对创面愈合机制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研究显示Wnt信号通路与创面愈合密切相关。Wnt信号通路分为经典与非经典信号通路,近年来,两种通路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见诸多文献报道,本文就Wnt信号通路与创面愈合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