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的:制备氟比洛芬肠溶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乙基纤维素(EC)、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udragit S100)、乳糖为辅料,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制剂;考察处方中不同辅料用量对药物释放的影响及其在0.1mol·L-1盐酸溶液(HCl)和pH6.8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以EC0.250g、Eudragit S1000.750g、乳糖3.750g时组成的处方可在HCl中不释放,在PBS中完全释放达94.20%。结论:该制剂处方设计和制备方法可行,其释放行为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3.
姜志强  李红 《浙江医学》1996,18(1):51-51
散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散发性甲低)是儿科常见内分泌疾病之一。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或漏诊。1989年1月至1994年12月我院儿科共收治9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4.
髁髓内针治疗股骨髁部骨折28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股骨髁上髓内针治疗股骨髁部骨折的效果和适应证。方法 :选取 2 8例股骨髁部骨折 ,根据AO分型 ,A1型 6例 ,A2型 1 0例 ,A3型 2例 ,C1型 8例 ,C2型 1例 ,C3型 1例 ,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口或广泛切开复位采用股骨髁上髓内针固定。结果 :骨折全部愈合 ,膝关节活动平均为 1 1 0°,术后无感染发生 ,有 1例尾钉稍退出。结论 :股骨髁上髓内针系治疗股骨髁部骨折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特别适用于AO分型中A型和C1骨折  相似文献   
35.
应用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治疗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roxima1 Femoral Nail,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从1999~2002年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按Jensen’s分型,I型14例,Ⅱ型13例,Ⅲ型14例,Ⅳ型4例。经闭合复位,C臂监视下穿针。结果:病人2~3周下地活动,随访6个月45例,随访1年40例,1例拉力钉切出股骨头,按照X线评定标准,97.8%病人疗效满意。结论: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6.
〔摘 要〕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0 月期 间于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 74 例,用自愿平行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每组 37 例。对照组采用保守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 者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 ODI 评分、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均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7.
明胶海绵包裹先锋必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怀化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陈小凡,姜志强,李永平,陈炜1988年以来,我们采用在手术病灶清除的基础上用明胶海绵包裹大剂量先锋必填入病灶处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24例,收到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24例中男性20例,女性4例,...  相似文献   
38.
126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病因尚未明确,推测与感染有关。部分患儿可侵犯冠状动脉(冠脉),形成冠脉瘤(CAA),导致冠脉狭窄、血栓,甚至心肌梗死[1]。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急性期KD、预防冠脉损害(CAL)发生,已被学者公认。其应用时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在实时超声监测下行自然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原发性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超声监测下行温0.9%氯化钠溶液自然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原发性肠套叠575例.结果 561例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达97.6%,无一例出现损伤及并发症.结论 超声下行温0.9%氯化钠溶液自然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原发性肠套叠复位成功率高,可取代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术.  相似文献   
40.
我们于1985~1992午,应用跗外侧血管束植入及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脱位7例,均随访1年以上,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例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56岁,平均年龄26.6岁。右侧6例,左侧1例。其中坠落伤4例、压砸伤2例,车祸伤1例。2例合并骨盆骨折,1例合并内踝骨折。按改良Hawkin分类:Ⅰ型距骨颈骨折无移位。Ⅱ型距骨颈骨折合并距下关节脱位。Ⅲ型距骨颈骨折合并距骨体脱位,即胫距关节和距下关节脱位。Ⅳ型距骨颈骨折合并距舟关节脱位和距骨体脱位。7例病人中,Ⅰ型1例,Ⅱ型2例,Ⅲ型4例。其中Ⅱ型1例为陈旧性距骨颈骨折脱位(伤后3周),其余均为新鲜骨折脱位。全部病例施行切开复位螺丝钉内固定、跗外侧血管束于跗骨窦部植入。合并内踝骨折者同时行内踝复位螺纹钉内固定。 1.2 手术方法 在硬膜外麻醉下,仰卧位,取足背正中切口,在其外侧找到跗外侧血管束,连同血管束周围部分组织一并游离,以防止血管束损伤及便于血管束固定,逐步游离到末端,将末端切下,温盐水纱布保护备用。足尽力跖屈将骨折脱位尽可能解剖复位,自距骨头向内后下方打入一枚松质骨累纹钉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