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70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方法51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5),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但治疗组增加作业疗法。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患者的上肢综合运动功能,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及手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评分、ADL及手功能评定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作业疗法强化上肢及手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和恢复偏瘫患者的各种精细协调动作。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McKenzie技术加牵引、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McKenzie技术加牵引、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中药熏蒸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减轻疼痛、增加腰椎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McKenzie技术加牵引、中药熏蒸是一种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
2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牵引、针灸及推拿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手段。国内对利用牵引、针灸,推拿方法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的疗效报道较多,但涉及患者治疗前、后其残疾水平变化的报道甚少。本文拟通过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骨盆牵引、针灸及推拿治疗前、后其FIM评分变化作一初步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动态干扰电疗法结合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动态干扰电疗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26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动态干扰电结合牵引(治疗组)133例和单纯牵引治疗(对照组)132例,治疗20天后进行颈椎活动度评定和疗效评价。结果:2组间的颈椎活动度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明显改善率(临床治愈+显效)78.2%优于对照组57.6%(P<0.01)。结论:动态干扰电疗法结合牵引治疗能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对恢复期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及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将53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观看不同的几何图案及数字符号,然后模仿特定动作;观察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动作观察疗法,每周6次,每次20min,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对2组患者采用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测量以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诱发电位仪分别刺激患侧大脑皮质M1区、第7颈椎棘突刺激,在拇短展肌记录运动诱发电位(MEP)。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评价指标评定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FMA评分(42.32±12.56)、WMFT评分(51.57±11.45)、MBI评分(73.57±10.17),MEP的潜伏期(22.69±2.11)ms、波幅(1.25±0.38)mV、中枢运动传导时间(10.12±1.46)ms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运动观察疗法可改善恢复期脑梗死后中枢神经运动传导功能,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强化近端控制能力训练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皆接受常规治疗,A组予以强化近端控制能力训练.而B组仅单纯强调肢体功能训练.采用Berg平衡量表与BI量表对该组患者出院前后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发现A组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较B组显著。结论:强化近端控制能力训练可改善偏瘫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康复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OA)的影响。方法:40例膝OA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及康复训练,训练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两组患者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AS)进行疼痛评定,采用Lequesne指数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及Lequesne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Lequesne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训练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康复训练对膝OA患者治疗后,可以明显地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29.
目的:用指压针刺翳风穴为主治疗呃逆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方法:56例呃逆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指压针刺翳风穴为主治疗.结果:治愈率达98.2%.结论:指压针刺翳风穴为主治疗呃逆选穴少,收效快,疗程短,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182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61例选用针刺、推拿和腰椎牵引治疗,针刺组61例穴位针刺治疗,推拿组60例采用各种手法推拿治疗,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7%,单纯针刺组和推拿组均为82%,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