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舒胸片血清药物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舒胸片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采用SD大鼠灌胃给药,于给药一定时间后取血,测定复方及各单味药提取液血样的HPLC色谱图。采用Kromasl C18色谱柱,0.05%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波长203 nm,流速1 mL·mL。结果:舒胸片血清HPLC指纹图谱中可检出15个成分,其中血清本身具的成分4个,其余11个可能来自复方的原成分及其代谢产物。舒胸片中已知的6种主要成分(川芎嗪、羟基红花黄花素A、阿魏酸、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均可从血清中检出,表明为入血成分。在血清HPLC指纹图谱与复方HPLC指纹图谱的基础上,建立了舒胸片的表观血清指纹图谱。结论:所建立的舒胸片提取液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反映舒胸片药材中多成分的信息。  相似文献   
82.
目的:考察中药材感官经验评价方法的重现性和科学性.方法:以黄连药材为例,采用二次Delphi法评价,检验感官经验评价方法在专家个人及专家群体的一致性和重复性,分析专家的从业时间、从业性质、受教育背景对其评审结果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专家评价黄连药材商品规格的主要感官评价指标.结果:本次Delphi法评审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和专家个人的重现率均较高,分别为0.76和88.3%;专家群体的重现率大于77.4%.其中受教育背景和专家从业性质对其评审结果有重要影响(P<0.05),接受现代教育和工作于学院的专家评审结果其重现性和可靠性均较好.不同从业年龄专家评审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综合专家结果,就黄连药材而言,外观形状、大小、颜色3个感官指标是专家对其商品规格做出评判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专家对黄连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感官评价经验是客观、可重现的;Delphi法可作为中药材传统感官评价方法客观性及其指标体系规范化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3.
目的:基于等效性探讨大黄饮片粒度规格及调剂学处理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规律。方法:比较研究大黄不同提取粒度(3~15μm)、提取时间(15~120 min)、提取次数(1~6次)、不同提取溶剂(水和70%乙醇)、先下/后下处理方式对便秘小鼠排便总量的影响。结果:大黄水/醇提不同粒度饮片时泻下活性最高差别4.5/2.0倍;水/醇提不同时间最高差别1.7/1.7倍;水/醇提不同次数最高差别1.3/2.4倍;水/醇提先下和后下最高差别1.9/1.4倍。从等效性来看,大黄药材不同饮片规格、不同提取溶剂、不同提取时间、不同提取次数、先/后下均对其泻下生物活性有较大影响。结论:不同调剂处理方式对大黄样品间泻下活性有显著影响;应高度重视调剂处理可能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亟待建立科学、严格的中药调剂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84.
川芎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川芎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建立川芎提取液及川芎提取液灌胃后大鼠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川芎提取液给药后所得血清样品,鉴定川芎提取液灌胃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结果:川芎提取液灌胃后从血中发现了7个入血成分,其中4个为代谢产物;3个为原型成分。结论:川芎入血成分主要为川芎嗪和阿魏酸,其血清药物化学表征可以为阐明川芎药理作用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5.
目的 研究丹龙腰痛颗粒的最佳提取纯化工艺条件.方法 以浸膏得率和丹酚酸B浸出量为指标,对丹龙腰痛颗粒提取纯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 确定丹参等水提的最佳工艺为:丹参等饮片浸泡1.5 h,回流提取2次,加水量分别为10、8倍量,提取时间分别为1.5、1.0 h,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加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60%.结论 该工艺经中试实验,表明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86.
柴胡微型灌肠剂体外吸收试验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柴胡微型灌肠剂进行了体外吸收试验,结果表明:离体兔直肠粘膜与玻璃纸对柴胡微型灌肠剂的通透性之间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且透过性随药液粘滞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87.
本文提出了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人体心肌梗塞,同时把对数正态模型和病理模型进行了比较。通过大量病例验证表明,病理模型预测人体心肌梗塞的效果要比对数正态模型的预测效果好得多  相似文献   
88.
89.
黄芩苷的处方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处方前研究,阐明黄芩苷原料药(质量分数为85.5%)的基本理化性质。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含量,分别进行黄芩苷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破坏性试验、吸湿性考察等处方前研究。结果原料药中黄芩苷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0.0326 mg/mL,较甲醇、正丁醇、乙醇等溶剂低;在pH 小于5.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几乎不溶,其平衡溶解度随着pH值的增大呈增大的趋势;黄芩苷在正辛醇/水中的油水分配系数(P值)为1.19,在正辛醇/磷酸盐缓冲液(pH 2~10)中的P值均比正辛醇/水中的低;黄芩苷不耐碱,且易被氧化;在温度25℃、RH 75%条件下吸湿性较小。结论该研究可为黄芩苷新制剂原料与剂型的选择、处方设计及工艺优化等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0.
正交试验法优选紫蒲颗粒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蒲颗粒由紫花地丁、蒲公英、白芍、青鱼胆草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化浊除滞,活血止痛的功能,临床用于妇科炎症具有满意的疗效.为确定合理的提取工艺条件,保证该制剂的质量,以浸膏得率及紫花地丁中秦皮乙素的浸出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中的浸泡时间、加水倍量、及提取时间进行了优化,为该制剂生产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