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82.
83.
【病例】 男 ,40岁。因 3年半前右侧阴囊内发现无痛性肿块 ,2年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右侧附睾结核 ,行抗结核、抗感染支持治疗 ,无明显效果 ,近半年肿块逐渐增大 ,有轻度垂坠感 ,收入院。查体 :右侧阴囊外上方可触及 5cm× 4cm× 3cm质硬肿块 ,无触痛 ,活动度尚可。血象及红细胞  相似文献   
84.
本文通过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颅脑CT检查及随访结果为:基本正常;苍白球低密度灶;脑白质广泛低密度;后期出现脑萎缩。CT扫描可提示脑损伤程度及判断病人预后情况。一氧化碳中毒是新疆冬季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  相似文献   
85.
患者,女,20岁。已婚,末次月经2001年2月20 日,现停经4个月,2001年6月20日突然出现全腹持 续痛伴有头晕、眼花,晕倒,来本院。查体:35℃,P: 100次/分,R:30次/分,BP:70/30mmHg,贫血貌, 面色苍白,神志清楚,嘴唇发绀,休克状态,腹稍隆 起,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肝、脾未触及, 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  相似文献   
86.
在医学生到医生角色转变的过程中,临床实习教学至关重要。乳腺科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患者隐私权与医学生实习相矛盾,医学生医患沟通技巧、临床思维能力及科研能力的缺乏等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在乳腺科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引入双主体互动模式,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的能动性,以提升临床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全面和优秀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胸壁微创矫形Nuss手术与传统的胸骨翻转矫形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02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符合手术指征的漏斗胸患儿68例。其中采用传统的胸骨翻转矫形术37例(传统手术组),采用胸壁微创矫形Nuss手术31例(Nuss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等基本情况。结果传统手术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为26.6d,平均手术时间为135min,术后复发率为8.1%(3/37);Nuss手术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1.5d,手术用时平均45min,手术病例均成功,随访1~3a无复发病例。结论与传统胸骨翻转矫形术相比,胸壁微创矫形Nuss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复发率低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8.
采集的牛血清100份、羊血清250份,分别进行国标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n,在牛血清中检出13份布病阳性血清,羊均为阴性。对牛的13份阳性血清分别进行动物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和牛布鲁氏菌抗体ELISA试验。经SAT试验结果为10份阳性,ELISA试验结果为13份阳性。结果表明牛布鲁氏菌抗体ELISA试剂盒快速...  相似文献   
89.
笔者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应用全脑放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相结合治疗23例肺癌脑转移癌,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建立维吾尔族药材孜然及其混伪品小茴香、芫荽子的分子鉴别方法。方法 提取38批孜然及其混伪品的基因组总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内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并双向测序,测序结果经CodonCode Aligner软件进行序列拼接,利用MEGA软件分析序列特征,计算种内、属间遗传距离,构建邻接(neighbor-joining,NJ)系统聚类树,预测其ITS2二级结构。结果 孜然药材ITS2序列中主体单倍型为A1,序列长度均为226 bp,鸟嘌呤(G)+胞嘧啶(C)占比为47.79%~48.23%;小茴香ITS2序列中,主体单倍型为B1,序列长度均为224~227 bp,G+C占比为53.30%~55.36%;芫荽子ITS2序列中,主体单倍型为C1,序列长度均为220~227 bp,G+C占比为56.82%~56.83%。孜然的种内遗传距离明显小于属间遗传距离。二级结构表明,孜然及其混伪品螺旋区的茎环大小、数目、位置及螺旋角度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能稳定、准确地鉴别孜然及其混伪品药材,为保障孜然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