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人胎肝细胞体外感染HCV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定性研究探讨人胎肝细胞在体外与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血清共培养24h是否能感染HCV。方法:人胎肝细胞在体外与HCV阳性血清共培养24h后,采用原位RT-PCR技术对其进行HCV定性检测。结果:通过原位RT-PCR技术检测,发现人胎肝细胞内HCV正、负链RNA均为阳性。此外,将人胎肝细胞在体外与HCV阳性血清共培养24h并经多次洗涤后继续培养的上清液加入到新鲜分离的正常人胎肝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 PAR)、D-二聚体(D-dimer)及白介素(IL-6)IL-6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诊的40例重症肺炎和40例普通肺炎患者进行研究,并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su PAR、D-dimer、IL-6在重症肺炎中的表达意义及诊断价值。结果重症肺炎组血清su PAR、D-dimer、IL-6均明显比普通肺炎组及对照组高,重症肺炎组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示,血清su PAR、D-dimer、IL-6均是重症肺炎的发病危险因素(P0.05);联合联合检测su PAR+D-dimer+IL-6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UC)=0.933,95%CI:0.880-0.986]均明显高于su PAR(AUC=0.779,95%CI:0.671-0.886)、D-dimer(AUC=0.788,95%CI:0.678-0.897)、IL-6(AUC=0.764,95%CI:0.655-0.874)单独检测,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Z=-2.51、-2.33、-2.72,P0.05);联合检测su PAR+D-dimer+IL-6的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82%、93.14%,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果。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中,血清su PAR、D-dimer、IL-6明显增加,和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联合检测血清su PAR、D-dimer、IL-6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准确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药物研发与技术审评沟通交流中经常咨询的统计学专业问题,分析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帮助药品注册申请人优化沟通交流申请,进一步提高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的沟通效率.方法 从CDE药品技术审评系统的沟通交流子系统中收集2018年至2020年由药品注册申请人提交且由笔者经手处理的沟通交流申请,提...  相似文献   
14.
肝纤维化肝硬化诊断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肝穿刺作肝组织病理检查的创伤性和局限性,因而探讨准确可靠的无创方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病情判断和疗效考核提供客观依据是非常必要的。 1 肝纤维化、肝硬化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研究进展 郑氏等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慢性肝炎患者及正常人肝脏、脾脏、胆囊的二维超声像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共44项,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发现有20项指标与肝组织炎症分级、19项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显著相关,其中门静脉(PV)主干最大  相似文献   
15.
丙型肝炎病毒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细胞模型及动物模型,对于深入认识HCV病原学特点、复制及发病机制,筛选有效药物及疫苗等极为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探讨,概括如下。 1 HCV细胞模型的研究 1.1 HCV感染类细胞模型 1.1.1 以肝细胞为宿主的HCV感染细胞模型 众所周知,人肝细胞是HCV感染的天然宿主细胞,以成人肝细胞作为感染HCV的细胞模型应有更好的代表性。Ito等直接将HCV阳性血清与丙肝患者肝活检分离出来的肝细胞共培养,发现肝细胞内和培养上清液中可检出大量HCV RNA,用  相似文献   
16.
肝病血瘀证与门脉血液动力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病血瘀证与门脉血液动力学的关系唐智敏,郑秀英,黄学军,王伯祥1992年12月~1994年10月期间,我们利用彩超多普勒技术对比观察了60例慢性肝病患者门脉血液动力学表现。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慢性肝病患者60例,按血瘀证诊断标准(1)分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口服血府逐瘀汤加常规护肝治疗,对照组(32例)只用常规护肝治疗,疗程3个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显效率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LN)和门脉主干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等参数均有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对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胎肝细胞移植入裸鼠体内能否存活及提高移植物存活率的方法。方法 将人胎肝细胞悬液分别移植至裸鼠的腹腔、肝脏、脾脏及肠系膜,3个月后进行移植部位的组织学观察。结果 仅移植入脾脏和肠系膜的组中各有1只(1/10)受者可观察到存活的移植物,而移植入肝脏组无法区分裸鼠肝细胞和人胎肝细胞,其它组均未观察到移植物;移植后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可将移植成功率提高到6/10;若将人胎肝细胞采用球体细胞培养技  相似文献   
19.
aFP与aFPmRNA在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几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遗传毒性。方法:用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对蚕豆根尖染毒24 h后,观察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数。结果: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在浓度为0.008、0.016和0.032 mg/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在浓度为0.016和0.032 mg/L时,所致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 (P<0.05)。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丙酯染毒后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对蚕豆根尖具有遗传毒性,低浓度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丙酯对蚕豆根尖不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