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4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HLA-G基因3’端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儿童哮喘发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广西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84例及正常对照儿童116例的HLA-C基因3’端单核苷酸多态性(rs1704和rs1063320)分型变化,并与HLA-DR基因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寻找易感基因型及单体型。结果 rs1063320基因型构成比在哮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704和rs1063320位点的14 bp缺失-G单体型能明显降低儿童哮喘的发病风险;14 bp缺失-G-HLA-DRB1*15XX单体型是儿童哮喘的保护性单体型,能更明显降低哮喘的发病风险,并使哮喘病人的血清IgE水平降低(P<0.05)。结论 HLA-G基因的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儿童哮喘的发病相关。rs1704和rs1063320位点的14 bp缺失-G单体型是儿童哮喘的保护性单体型。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评价不同随访方式对哮喘儿童舌下脱敏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哮喘(缓解期)合并鼻炎的儿童在接受脱敏治疗后均选择随访,按自愿方式进行分组:69例接受电话随访者为电话随访组,43例不愿接受电话随访者为医院现场随访组。两组患儿在接受脱敏治疗后均告知脱敏常识,纪录联系电话、起始时间、取药时间和数量,每次取药时随访询问效果并纪录;电话随访组加入电话随访,并及时将疗效、不良反应反馈给专科医师。两组均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结果电话随访组坚持1年治疗59例(85.5%),医院随访组坚持1年治疗16例(37.2%)。两组患儿依从性在第6个月、第9个月和12个月,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71、25.38、27.93,P均<0.001)。随访过程中,未发现舌下脱敏治疗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电话随访方便、快捷,能有效提高患儿舌下脱敏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规范化管理对粉尘螨滴剂舌下脱敏治疗变应性疾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分析261例4~14岁变应性疾病(过敏性哮喘和变应性鼻炎)患者,按出生日期分为两组,133例(双日出生)为观察组,128例(单日出生)为对照组。对照组自行按药物说明书用药,观察组给予规范性个体化的干预:自制用药日记卡、疾病有关及治疗知识、心理和行为干预,且进行为期12个月的观察。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12个月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P〈0.001)。结论规范化管理对患者进行教育和指导能显著提高舌下脱敏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5.
本文采用DE 52纯化单抗,胃蛋白酶消化,Sephacryl S300分离,制备MG_4 F(ab’)_2,用~(13)I标记,对8例胃癌病人进行了RII 初步研究。 胃癌病人均经胃镜及病理确诊。接受检查前1~2天先用复方碘溶液封闭甲状腺,注射~(131)I-MG_7 F(ab’)_2前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4mg,再缓慢滴注~(131)I-MG_7 F(ab’)_2 66.6-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乳腺癌、3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HIF-1α和CXCR4蛋白的表达,分析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和CXCR4蛋白表达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HIF-1α和CXCR4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在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26.7%和65.0%(P<0.05),CXCR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3%和56.7%(P<0.01).HIF-1α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密切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无关;CXCR4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以及VEGF、ER和PR表达密切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无关.HIF-1α与CXCR4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46,P=0.007).结论 HIF-1α和CXCR4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IF-1α和CXCR4蛋白的表达,有利于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提高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并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老年肺结核发病特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通过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进行分析,探讨老年肺结核的发病特点。方法 以1998~2002年临床收治的60岁及以上的34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①临床症状不典型,除18例患者无任何表观,体检时被发现诊断为肺结核外,多以咳嗽(77.3%),咳痰(56.4%),发热(43.O%),咯血(30.6%)等呼吸道表现为症状,而盗汗,乏力,纳差等结核中毒症状不甚明显。②合并症多,伴有一种或多种合并症的为242人,占69.5%。③病程迁延漫长,最长30余年。复治患者比例高,占52.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相对较多,占39.4%,易成为慢性排菌者。④涂阳患病率高,占68.1%。高于我国肺结核涂阳患病率61.6%。⑤胸片及结核菌素试验(PPD)等辅助检查不特异,如PPD多呈一般阳性或阴性。强阳性仅占19.3%。⑥不正规抗痨治疗者多,治愈率低,为54.3%,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传染性肺结核治愈率达85%的全球结核病的控制目标。结论 全社会要重视老年结核病,加强对老年肺结核的研究,增强对老年肺结核特点的认识,提高其早期诊断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和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减轻以大剂量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所导致的肝肾毒性的作用。方法:对病理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含顺铂为主的联合方案化疗,其中顺铂剂量40—50mg/m2静滴d1-3天,同时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g/天,静滴,d1—5天。并与未应用还原型芥胱甘肽组作对照观察。结果: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对肺鳞癌有效率达到50%以上。治疗组,化疗前后相比较,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化疗前后相比较,尿素氮、肌酐、血镁均较化疗前升高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均化疗前升高,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尿素氮、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均较低,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顺铂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所致肝肾功能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9.
唐晓燕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1):1603-1605
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方法:15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给予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7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以入院宣教、评估病情制定护理方案,辅助患儿完成各项检查,做好饮食指导,指导患儿正确咳痰,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协助各项治疗的顺利进行,制定出院计划等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患儿及家长对毛细支气管炎相关知识掌握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平喘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毛细支气管炎相关知识掌握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74.7%和97.3%,均高于对照组的58.7%和74.7%(P<0.05和P<0.01);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引入临床路径管理,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和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喘息患儿雾化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00例6岁~14岁喘息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雾化过程中专科人员全程陪护,并进行疾病及有关治疗知识宣教、心理疏导及行为干预,对照组则不陪护,只进行常规指导。观察两组喘息程度、肺功能改善情况及患儿心理接受程度、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喘息症状和肺功能改善程度、患儿心理接受程度、治疗方式认可、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对学龄期喘息患儿进行雾化全程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