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47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新生儿溶血病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也是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高危人群,因此早期诊断、及时处理至关重要。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我院十二年来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的21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30例血清总胆红素(sb)≥340umol/L患儿的随访资料,并探讨新生儿溶血病中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预防的关键。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我院自1985年1月至1996年6月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者218例,其中男119例、女99例;早产28例,足月190例;出生体重<1500g2例、~2500912例、>2500g2…  相似文献   
9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康复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临床疗效。对象 临床诊断HIE的足月儿4 1例 ,随机分为干预组 (2 1例 )和非干预组 (2 0例 )。方法 干预组接受早期训练 ,定期随访以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进行智能发育评估 ,根据评估的结果进一步指导干预 ,在 12~ 18个月对所有患儿以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智能发育最终评估 ,同时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育儿指导。结果  3月龄、6月龄时干预组CDCC量表的智力发育指数均高于非干预组 (P <0 0 5 ) ;两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1岁时Gesell智能检查干预组总发育商 (DQ)和言语能DQ高于非干预组 (P <0 0 1) ;而两组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DQ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HIE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3.
周蓓华  樊绍曾 《上海医学》1989,12(10):609-610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并不罕见,新生儿期发病的患儿症状常较严重,需及时的认识并进行处理。我院自1979~1987年收治了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共15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临床表现:15例中男性8例,女性7例。起病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中华本草》中补阳药物药性规律,为补阳药物药性理论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以"补阳"索引主题词检索《中华本草》,建立Excel数据库,对其来源、性味、归经、毒性、功效、主治等方面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146味补阳中药来源以植物药为多,动物药次之;药性以温性(78.57%)为主;药味以甘(42.66%)为主,其次为咸(18.82%)和辛(17.90%);归经以肾经(42.55%)为主;绝大多数药物无毒;功效以补肾、温肾、止痛、强筋骨、益精血为主,主治肾虚、寒症、痹痛、筋骨软痛等。结论:《中华本草》中记载的补阳中药,其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功效等方面的统计分析结果与传统中药药性基本符合,能够为补阳中药筛选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深圳市患者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特点和流行趋势。方法收集该院就诊的具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5 918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1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n)、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副流感病毒(PIVs),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 918份血清标本中共检出IgM抗体阳性1 376份,总阳性率为23.25%,其中MP阳性率最高(15.19%),其次为INFB(8.11%),其余几种病原体阳性率较低,混合感染阳性率为4.29%。女性患者中MP、INFB和PIVs IgM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01)。MP、INFB和PIVs在不同季节中的阳性率不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14岁组MP、ADV和INFB IgM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14~60岁组和60岁(P0.05)。婴幼儿(0~14岁)患者MP、CPn、ADV、RSV、INFB和PIVs的阳性率与年龄密切相关(P0.05)。结论引起深圳市人群非典型肺炎的主要呼吸道病原体,以MP和INFB为主,9种病原体具有各自的感染特点和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96.
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是对基质起广泛作用的一种蛋白酶,是具有降解细胞外基质功能的蛋白多糖酶,主要由各种结缔组织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其作用底物主要是基质中蛋白多糖和糖蛋白。研究表明,在用remicade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机制中,下调MMP3是重要的环节。检测MMP3的水平,可作为AS诊断和监控remicade疗效的指标,研究通过逆转录PCR技术检测不同临床分期阶段的AS患者周围血MMP3的相对表达,然后与患者的髋关节影像对比,探讨MMP3表达在AS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西江桂和清化桂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 轴)、下丘脑-垂体-性腺(HPG 轴) 的影响。方法SD 大鼠40 只随机分为正常组(8 只)和模型复制组(32 只),模型复制组大鼠采用肌注氢化可的 松复制肾阳虚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2.33 g·kg-1)、清化桂组(0.7 g·kg-1)、 西江桂组(0.7 g·kg-1)。给药28 d,记录大鼠体质量、肛温、脏器指数;用ELISA 法检测血清CORT、CRH、 ACTH、T、E2 含量;HE 染色观察肾上腺、睾丸病理变化;qRT-PCR 法检测下丘脑CRH、GnRH 基因的表 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江桂组、清化桂组的肛温、肾上腺指数、CORT、CRH、ACTH、T 值均明显 升高(P<0.05,P<0.01);睾丸指数、E2、CRH mRNA 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体质量、GnRH mRNA 表达均有升高趋势(P>0.05);均可改善肾上腺、睾丸病理损伤。与清化桂组比较,西江桂组体质量、 肛温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西江桂和清化桂两药温补肾阳作用差异不大,其作用机制均与 改善HPA 轴、HPG 轴有关。  相似文献   
98.
谢利霞  赵飞宇  周蓓  杨万章 《中国药房》2014,(27):2501-2504
目的:研究左旋多巴联合丹参注射液对鱼藤酮致分化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正常细胞,等容培养液)组、联合用药对照(正常细胞,左旋多巴2μmol/L+丹参注射液3.125μg/ml)组、模型(模型细胞,等容培养液)组、神经生长因子(模型细胞,NGF,300μg/L)组、左旋多巴(模型细胞,2μmol/L)组、丹参注射液(模型细胞,3.125μg/ml)组、联合用药(模型细胞,左旋多巴2μmol/L+丹参注射液3.125μg/ml)组。以鱼藤酮诱导分化PC12细胞凋亡作为帕金森病体外模型,通过水溶性四氮唑(WST-1)法测细胞相对增殖率,Hoechst 33342标记染色法观察细胞荧光强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蛋白含量与20S蛋白酶体(PSM)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用药组细胞增殖率升高,细胞凋亡减小,GAPDH蛋白含量减少,20S PSM活性增强,且效果均优于左旋多巴组。结论:左旋多巴联合丹参注射液可拮抗鱼藤酮致分化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与降低细胞内GAPDH含量及增强20S PSM活性有关,其效果优于左旋多巴单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 K562细胞DHRS4L1[ dehydrogenase/reductase ( SDR family) member 4 like 1]的表达及其二级结构分析。方法以K562细胞cDNA为模板, PCR扩增DHRS4[ dehydrogenase/reductase ( SDR fami-ly) member 4]基因簇Ea2转录本。将PCR产物A-T克隆至pGEMT-Easy质粒,对质粒进行DNA Sanger测序。将测序所得序列用NCBI ORF finder分析是否存在编码区,用Clustal Omega分析RNA序列系统树,用RNAfold web server分析RNA最小自由能二级结构。结果用RT-PCR和Sanger测序方法发现, K562表达DHRS4L1 Ea2转录本,未检测到其表达DHRS4L2[dehydrogenase/reductase (SDR family) member 4 like 2] Ea1转录本。 K562表达的DHRS4L1 Ea2至少有8种选择性剪接亚型( KU058702、 KU058703、 KU058704、KU058705、 KU058706、 KU058707、 KU058708、 KU058709),其中6种为首次发现。 KU058702、 KU058703、KU058704、 KU058705和KU058707第二外显子受到多种形式的选择性剪接,恰好仅影响第2臂的二级结构,不影响其他臂的二级结构,提示这些不同亚型的二级结构有一定相似性,第二外显子所对应的二级结构臂可能在区分不同 DHRS4L1亚型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结论研究发现 K562细胞至少表达8种DHRS4L1选择性剪接亚型,为长链非编码RNA。其二级结构分析为后续研究DHRS4L1在白血病细胞中的潜在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0.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的治疗在当下仍是一大挑战。研究显示,长时间的心动过速会导致心肌结构重构,电重构和神经体液重构,即所谓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流行病学的调查证实,房颤是心力衰竭、脑卒中、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毫无疑问,尽早的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给患者来带的血流动力学及其他方面的益处是室率控制策略不可比拟的,但是目前抗心律失常的治疗措施仍然不尽人意。十几年来,对房颤治疗的两种基本策略——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结合抗栓治疗的临床研究一直没有停歇,然而这些研究似乎都得出一个结论:两种治疗策略对于整体房颤人群的预后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是对这些临床研究的深层解读告诉我们:对房颤患者进行早期节律干预仍是我们的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