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目的探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口服铁剂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4年1月确诊的50例口服铁剂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缺铁性贫血患儿,给予蔗糖铁静脉滴注。蔗糖铁每次每公斤体重0.15 ml(3 mg铁/公斤体重),每周用药3次,1 ml本品最多只能稀释到20 ml0.9%(w/v)生理盐水中,稀释液配好后应立即使用,药液的滴注速度应为:100 mg铁滴注至少15 min;200 mg至少滴注30 min,用药次数依总缺铁量而定。监测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ET)、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铁蛋白(SF)水平以评价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及监测血肝肾心功能以评估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第4天RET水平高于治疗前,提示铁剂治疗有效,治疗后第4天及11天患者Hb、HCT、MCV、MCH、MCHC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S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月时复查血常规均正常。50例中仅有2例(4%)出现一过性腹部不适不良反应。结论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口服铁剂治疗无效或不耐受儿童缺铁性贫血有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小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柔红霉素(DNR)等蒽环类药物在治疗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且临床上为了提高疗效,使用的剂量多较大.但近年来研究发现,随着疗效的提高,药物诱发的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从而限制了该类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同时,目前尚缺乏早期监测蒽环类药物治疗本病后出现亚临床心肌功能损害的指标.因此,寻找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早期监测指标则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心力衰竭指南中,首次将血浆脑利钠肽(BNP)作为心力衰竭的判断指标[1].  相似文献   
43.
患儿,男,11岁,浙江平阳县人。因“面色苍白3个月余”,于2004年5月在当地医院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进行补铁剂治疗,面色苍白无好转。后渐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酱油色,于2005年8月入我院治疗。查血常规:白细胞6.22×109/L,红细胞1.53×1012/L,血红蛋白53 g/L,MCV 117.60 fl,网织红细胞相对值0.279;尿常规:尿潜血(+),尿胆原(+++);Rous试验(+);骨髓常规:溶血性贫血骨髓象;糖水试验(十);Ham试验(+)。诊断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碘甘油涂抹咽部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将63例慢性滤泡性咽炎急性发作的门诊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碘甘油涂抹病变部位,疗程7d,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局部涂擦碘甘油能明显提高慢性滤泡性咽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45.
男, 年龄为2岁9月龄, 2022年10月13日因"发现血小板减少1 d"第1次住院, 血常规提示血小板为29×109/L(正常参考值为100~300×109/L), 骨髓常规提示全片仅见5个巨核细胞(图1A), 口服利可君片(20 mg, 3次/d)治疗, 复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较前上升, 为40×109/L, 予以办理出院, 院外继续口服利可君片(20 mg, 3次/d)、槐杞黄颗粒(0.5袋, 2次/d)治疗。2022年11月3日门诊复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再次下降至21×109/L, 第2次住院治疗。第2次住院体格检查:四肢可见较多瘀点、瘀斑, 瘀斑最大直径为2 cm×2 cm, 其余未见异常。第2次住院后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进行性下降, 伴粒系、红系下降趋势(图2), 骨髓常规检查提示全片未见巨核细胞(图1B), 骨髓染色体检测结果为46, XY, N[10], 骨髓活检提示造血组织增生减低, 粒、红两系增生减低, 巨核细胞未见(图3)。抽取患儿及其父母、哥哥促凝管外周血样各4 mL, 送至康圣环球(北京)医学技术有限公司检测血浆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  相似文献   
46.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的脑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后的脑MRI表现。方法用MRI检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脑实质的改变。结果脑MRI显示4例患儿脑白质病变,表现为侧脑室旁脑白质内对称T1低信号、T2高信号。8例患儿脑萎缩,表现为脑室扩大和脑沟增深。结论MRI对于显示白血病治疗后的脑内异常改变很敏感,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治疗中和治疗后可选择性行头颅MRI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变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7.
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噬血细胞综合征(H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分析14例HS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所有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全血细胞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低纤维蛋白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高细胞因子血症,铁蛋白增高,细胞免疫功能异常,骨髓片找到噬血细胞。结论 临床高度怀疑噬血细胞综合征应及早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通过测定常规PTCA组及缺血预适应处理组术前、术后患者肌钙蛋白Ⅰ(CTnI)、C-反应蛋白(CRP)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的变化,了解两种PTCA方法对冠脉病变患者的心肌细胞、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首先设定缺血预适应(IP)方案,观察IP组患者51例、常规PTCA组(UC组)患者53例术后CRP、CTnⅠ、SvO2的变化以及术中不良事件发生与否。结果IP组术前、术后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I(CTnI)、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的变化程度低于U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组术中发生心绞痛及ECGST段缺血型改变的几率低于常规PT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方案可以作为PTCA操作的常规方法,它可以减轻介入操作对心肌细胞的损伤,降低冠脉介入术中、术后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血小板无力症(glanzmann’s thrombasthenia,GT)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糖蛋白Ⅱb(GPⅡb,CD41)/Ⅲa(GPⅢa,CD61)含量,并通过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黏附试验、血块收缩试验对血小板功能的检测。结果GT患者血小板糖蛋白Ⅱb(GPⅡb,CD41)/Ⅲa(GPⅢa,CD61)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粘附试验、血块收缩试验明显较正常低下,出血时间较正常明显延长。结论血小板GPⅡb/Ⅲa量的减少及功能障碍是导致血小板无力原因,可能机制与其相关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