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30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洛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及podoci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洛沙坦时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超微结构及其相关分子nephrin、podoc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肾病组(D组)和洛沙坦干预组(L组).L组大鼠给予洛沙坦50 mg·kg -1·d -1灌胃,N组和D组大鼠给予等量饮用水灌胃于第4周和第8周检测3组大鼠24 h尿蛋白(Pro)量、血清肌酐(Scr)、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CHO)水平;用免疫组化、RT-PCR方法 检测肾皮质nephrin、podocin蛋白及二者mRNA表达水平;用透射电镜检测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造模后第4周和第8周,D组大鼠24 h Pro、Scr、TG、CHO水平与N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第4周,L组大鼠24 hPro与D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8周,L组大鼠24 h Pro和scr水平与D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4周和第8周,D组大鼠nephrin及podocin蛋白表达水平与N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L组大鼠nephrin及podocin蛋白表达水平与D组比较,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和第8周.D组大鼠足细胞数、足突平均宽度(FPW)、足突融合率、基底膜厚度与N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L组大鼠足细胞数、FPW、足突融合率、基底膜厚度与D组比较,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4和第8周,D组大鼠nephrin mRNA和pedocin mBNA表达水平与N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L组大鼠nephrin mBNA和podocin mBNA表达水平与D组大鼠比较,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沙坦能通过上调nephrin和podocin表达水平来改善足细胞超微结构,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乌蛇驱风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临床效果.方法 100门诊确诊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采用中药乌蛇驱风汤加减治疗,1剂/d,水煎分2次口服,10 d为1疗程.结果 痊愈68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结论 乌蛇驱风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3.
足细胞及其相关分子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立平  周巧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6):2478-2479,248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志,也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新近研究表明:足细胞损伤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产生和肾小球硬化进展明显相关。通过阐述足细胞损伤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能进一步拓宽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为糖尿病肾病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4.
现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10例肾淀粉样变患者临床病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5.
随着慢性肾脏病(CKD)病情进展,钙磷代谢紊乱尤为突出,它的临床意义不仅仅是单纯的电解质指标异常,更重要的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后全身代谢紊乱,即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MBD)、血管、心脏瓣膜、心肌及肺等脏器转移性钙化等。  相似文献   
96.
为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对八年制诊断学及内科学教学进行了系列改革,包括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及考评方法等各方面,内科学教学除了上述改革外,更是实行了见习课和实习课的整合和融通,通过全面系统的改革,并结合各种课外活动,力求培养出具有扎实的医学基本知识、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和交流技能、高尚的职业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97.
HBV相关性肾炎的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BV相关性肾炎(HBV-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是HBV慢性感染最常见的肝外表现之一,主要表现为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疾病。这类患者情况特殊、病情复杂,通常须进行针对性的抗病毒治疗,故及时把握治疗时机以及正确选用抗病毒药物对HBV-GN治疗极为关键,但迄今为止仍无规范统一的治疗策略。本综述参考国内外最新信息,对HBV-GN的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以及各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等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99.
狼疮性浆膜腔炎误诊二例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周巧玲,甄兴国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多以皮肤、关节及肾脏等多个脏器损害为主要表现,但也有少数病人为非典型的临床经过,容易误诊。本院收治2例狼疮性浆膜炎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病例,报告如下。例1:男,2...  相似文献   
100.
血透患者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与心肌肥厚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血透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TⅡ)浓度改变及其与心肌肥厚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结果(1)血透4小时后ET1较血透前降低,透后72小时再次升高。(2)血透4小时后ATⅡ较血透前升高,透后72小时仍高于透前水平。(3)维持血透3个月后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较3个月前明显升高。(4)血透患者BUN、Scr、ET1、ATⅡ均与LVMI呈正相关。结论血透患者LVH可能与血浆ET1、ATⅡ升高有关,维持血透不能持久降低其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