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1.
结直肠癌在我国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T调节淋巴细胞是抗肿瘤免疫的关键一环。然而不同于其他实体肿瘤的研究结论,目前对于T调节淋巴细胞在结直肠癌中的意义,包括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在肿瘤组织内的不同部位、肿瘤组织与外周血、肿瘤不同区域引流淋巴结中的存在状态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等均存在不一致结论。临床上,针对PD-1/PDL-1和CTLA-4靶点免疫治疗的成功对以T调节淋巴细胞为着眼点的抗肿瘤研究提供了新方法,结合T调节淋巴细胞在结肠癌中的相关研究结论,未来在此领域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32.
恶性肿瘤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的浸润及远处转移。因此,对肿瘤侵袭能力和转移机制的研究将为预防肿瘤侵袭转移提供新的思路。肿瘤的浸润、转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多步骤过程,主要包括细胞黏附、基质分解及远处侵袭三个环节。Rho全称Ras相似物  相似文献   
33.
周峻  何勇  金岩  刘晓亮  董绍忠 《口腔医学》2008,28(3):113-115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转移灶、癌旁组织、增生鳞状上皮和正常口腔黏膜中Rho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RT-PCR技术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口腔鳞状细胞癌转移灶、鳞状上皮增生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RhoA的表达情况。结果RhoA在非癌组织均不表达或弱表达,40例口腔鳞癌中25例表达RhoA,阳性率为62.50%;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低分化鳞癌中RhoA的阳性率为66.67%,中、高分化鳞癌中RhoA的阳性率为60.71%;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16例有淋巴结转移的鳞癌组织中13例表达RhoA,阳性率为81.25%,24例无淋巴结转移的鳞癌组织中12例表达RhoA,阳性率为50%;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RT-PCR检测RhoA mRNA的表达水平,鳞癌组织中RhoA mRNA光密度相对值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增生鳞状上皮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1),低于转移灶(P<0.05)。结论RhoA的表达与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转移程度有关,有望作为鳞状细胞癌预后和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4.
回顾性分析50例闭合性腹部创伤中胃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胃穿孔20例,胃撕裂伤30例,胃穿孔患者受伤时均为饱食胃状态,胃撕裂伤患者正相反;49例存在合并伤,肝胰损伤是胃撕裂伤患者的常见合并症(15/30与10/30),而脾损伤是胃穿孔患者的常见合并症(11/20).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胃修补术.治愈48例,病死2例,病死率4%.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以修补术为主,手术中应注意处理合并伤及合并症.  相似文献   
35.
CD147和MMP-2、VEGF在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72例ACC组织中CD147和MMP-2、VEGF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D147和MMP-2、VEGF在ACC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65.3%、73.6%;三者的表达均与肿瘤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明显关联(P>0.05);神经侵袭组的CD147和MMP-2表达明显强于无神经侵袭组(P<0.05),VEGF在有无神经侵袭组间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侵袭组和肿瘤发生转移组的CD147和MMP-2、VEGF的表达均明显强于对应组(P<0.05);CD147的表达与MMP-2和VEGF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CD147和MMP-2、VEGF的表达与ACC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三者的表达有助于对ACC进行临床病理研究及转移潜势预测.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CD147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的表达及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72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2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CD147的表达,应用SPSS16.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147在腺样囊性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2.5%,显著高于正常唾液腺组(25.0%),P〈0.01。CD147表达与腺样囊性癌大小、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神经侵袭、血管侵袭及肿瘤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复发无显著性相关忪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D147表达强阳性组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弱阳性及阴性表达组(P〈0.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CD147表达及肿瘤病理分型、血管侵袭、肿瘤转移是影响腺样囊性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CD147的表达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对腺样囊性癌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7.
俞桔  周峻 《中国针灸》2012,32(12):1087-1089
目的:探寻促使产妇泌乳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7例住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耳压组(52例)和空白组(55例).耳压组按常规住院治疗,并于产后1h给予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内分泌及乳腺穴等,每天按压3次,每次1~2 min;空白组按常规住院治疗,不予耳穴贴压.5天后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量、泌乳始动时间及血清泌乳素(PRL)变化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耳压组的泌乳量优于空白组(P<0.01);耳压组泌乳量Ⅰ级率为51.9%(27/52),明显高于空白组的27.3%(15/55,P<0.01);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空白组(P<0.05);血清PRL含量于产后第1、2天明显增高(均P<0.05),第5天显著增高(P<0.01).结论:耳穴贴压法是一种比较好的促进乳汁分泌的方法,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有益.  相似文献   
38.
周峻  俞桔 《山西中医》2012,28(5):20-21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02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对照组给予安定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评定睡眠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及总分均有显著改善.结论:中药治疗对于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9.
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查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传染源及传播途径,进一步阐明疾病自然史、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对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开展不明肺炎病例主动搜索、查阅病人临床资料,了解当地禽间禽流感的发病情况。[结果]患者发热(体温38℃),胸片示肺炎征像,白细胞2.15×109/L,淋巴0.47~4.80,经正规抗生素治疗无效,气管痰液A/H5N1病毒核酸阳性,病毒分离阳性;有禽类接触史,当地有成批病死禽现象。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经救治无效死亡。[结论]这是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胆道闭锁术中胆汁成分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组对62例BA患儿在Kasai术中收集从肝门流出的胆汁,以25例胆总管囊肿患儿术中收集的胆汁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胆汁中总蛋白(TP)、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固醇(CHO)、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的浓度。术后随访2~16个月,随访内容有黄疸消退时间,术后血生化,术后胆管炎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存活情况。结果 BA组胆汁中ALT(210.13±127.75) U/L、GGT(319.03±206.73) U/L、TP(45.86±18.16)g/L、CHO (0.08±(0.04) mmol/L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ALT:(69.39±44.55) U/L; GGT:(73.22±99.29)U/L; TP:(21.78±15.36)g/L; CHO:(0.02±0.03) mmol/L(P<0.05); BA组胆汁中TBA( 189.81±107.81) μmol/L和DBIL (61.31±25.53 )μmol/L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TBA:(735.06±199.75)μmol/L; DBIL:(90.43±27.18)μmol/L(P=0.000和P=0.035)。术前肝功能较好组胆汁中ALT(86.24±65.63) U/L、AST(801.64±516.50) U/L和GGT (205.82±112.25) U/L 浓度显著低于术前肝功能较差组,ALT:(244.67±175.69) U/L; AST:(1409.52±927.05) U/L;GGT:(362.05±235.57)U/L(P<0.05);术前肝功能较好组胆汁中TBA (346.04±279.33)μmol/L 浓度显著高于术前肝功能较差组(192.47±93.55)μmbl/L(P=0.029)。术后3个月黄疸消退者胆汁TBA显著高于未消退者(251.18±131.83)μmol/L比(121.43±80.42) μmol/L,(P=0.007);术后3个月黄疸消退者胆汁DBIL(72.08±32.51 )μmol/L显著高于未消退者(40.22±23.47) μmol/L (P=0.022)。术后1年存活者胆汁TBA浓度较术后1年死亡者显著增高(258.63±105.63)μmol/L比(110.63±46.08) μmol/L,P= 0.015);术后1年存活者胆汁ALT浓度较术后1年死亡者显著降低(8.72±8.83)U/L比(95.15±44.18)U/L,P=0.048。结论 BA术中胆汁成分与预后有明显的关系,胆汁中TBA较高、DBIL较高的BA患儿术后3个月黄疸消退较好;胆汁中TBA较高、ALT较低的BA患儿术后1年存活情况较好。胆汁TBA和ALT浓度可作为评价BA短期预后和中期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