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颈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技术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技术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Axis内固定系统对20例颈椎骨折脱位病例进行经颈椎椎弓根内固定的手术治疗并对手术操作技巧及术中并发症和处理方法等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共置入螺钉92枚,其中准确置入有81枚,准确率为88%;有11枚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其中1枚疑有血管损伤,另有1枚术后出现神经刺激症状,余未发现有脊髓、神经及血管等损伤;有3枚螺钉在初次置钉后有松动感,虽经有效处理,但其中l枚在术后3个月出现退钉现象。结论:颈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技术是安全可行的。熟悉颈椎解剖和手术操作技巧以及置钉个体化等是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马尾神经慢性压迫过程中,脊髓诱发电位(SCEP)改变与压迫时间和压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压力、压迫时间二者均对SCEP的潜伏期变化相关,压迫时间在回归分析中的作用很小,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压迫时间增加1d,SCEP的潜伏期延长0.000035ms;压迫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压力每增加0.133kPa,SCEP的潜伏期延长0.23579ms。结论:马尾神经慢性受压损伤时SCEP的潜伏期延长,时间因素影响明显小于压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时间治疗法服用塞来昔布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于2005—08/2006—04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双侧全膝关节置换女性患者4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盐酸哌替啶肌注镇痛组,塞来昔布常规治疗组和塞来昔布时间治疗组,各组16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盐酸哌替啶肌注镇痛组患者在术后疼痛并要求镇痛时肌注盐酸哌替啶50mg,每次间隔4h以上;塞来昔布常规治疗组患者术前8h口服塞来昔布(西乐葆,西尔大药厂波多黎各分厂,批号:0408064)400mg,术后禁食水期过后给予口服塞来昔布200mg,次日起按每日2次常规服药,期间可按患者要求给予肌注盐酸哌替啶50mg镇痛,每次间隔4h以上;塞来昔布时间治疗组患者术前3—7d每日通过目测类比评分法测定疼痛周期及峰值,术后在峰值时间前35min口服塞来昔布200mg,2次/d,对无明显疼痛周期的患者,参照Labreeque的研究结果确定服药时间。记录3组患者术后应用盐酸哌替啶肌注镇痛次数,术后12d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膝关节功能锻炼后的屈曲角度。结果:纳入患者4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塞来昔布常规治疗组、塞来昔布时间治疗组术后注射盐酸哌替啶镇痛次数明显低于盐酸哌替啶肌注镇痛组[以24-48h为例,分别为(0.750&;#177;0.173),(0.625&;#177;0.143),(1.125&;#177;0.121)次,P〈0.051。②功能锻炼同期患者疼痛目测类比评分盐酸哌替啶肌注镇痛组〉塞来昔布常规治疗组〉塞来昔布时间治疗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以术后第4天为例,分别为7,5,4分,P〈0.05)。⑧塞来昔布时间治疗组在术后第6,7,9天时膝关节功能锻炼的屈曲角度高于塞来昔布常规治疗组、盐酸哌替啶肌注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以术后第6天为例,分别为(87&;#177;2)&;#176;,(76&;#177;2)&;#176;,(64&;#177;1)&;#176;,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痛阈,明显减少术后注射盐酸哌替啶镇痛的次数,缓解功能锻炼期关节疼痛。采用时间治疗法服用,可更为明显地降低患者功能锻炼期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更早达到功能锻炼目标。  相似文献   
84.
韩天宇  纪振钢  张昊  宋夏楠  梁娜  周大鹏 《骨科》2020,11(4):287-292
目的 探讨应用Masquelet膜诱导技术治疗肢体肿瘤切除后长节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应用膜诱导技术治疗的5例骨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为15~60岁,平均为35.8岁。病人均实施序贯性治疗方案:第1阶段彻底切除肿瘤的基础上,内固定稳定骨端和置入骨水泥间隔物;第2阶段,去除间隔物,在诱导膜内植入自体松质骨修复骨缺损。采用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Ilizarov, ASAMI)评价标准评价综合疗效,美国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MSTS)评分系统评价病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病人骨缺损长度为8.5~11.0 cm,平均为9.5 cm。5例病人术后获10~34个月的随访,平均为15.4个月,无局部复发,无感染发生。骨愈合时间为第二阶段后4.2~11.0个月,平均为6.4个月。ASAMI评定标准均为优秀,MSTS评分平均为27.4分(25~29分)。1例出现骨质部分吸收,成骨菲薄,但功能正常。结论 Masquelet膜诱导技术治疗肿瘤切除后节段性骨缺损,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
经改良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手术治疗10例后Pilon骨折患者,其中男3例,女7例,年龄31~54岁。根据俞光荣等提出的后Pilon骨折分型,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6例。所有患者采用改良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骨愈合及复位情况,并予术后1年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8(14.1±3.2)个月。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屈肌腱挛缩发生。术后根据Bur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价标准判定骨折复位,后踝解剖复位8例,复位良好2例。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时间12~16(13.2±1.8)周。术后1年根据AOFAS评分评定临床疗效,优8例,良2例。患者术后3~6(4.7±1.4)个月重返原工作岗位。结论 :改良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临床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患者可以早期负重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S100可吸收止血绫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自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5例术中未使用S100可吸收止血绫的患者纳入A组,将自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5例术中使用S100可吸收止血绫对股骨髓腔进行止血的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12 h引流量、术后24 h引流量、总引流量、术前与术后3 d血红蛋白差值及切口内血肿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术后12 h引流量、术后24 h引流量、总引流量、术前与术后3 d血红蛋白差值分别为(52.60±9.56)ml、(69.00±8.93)ml、(81.07±8.55)ml、(9.08±2.68)g/L,B组患者分别为(34.40±8.26)ml、(50.93±9.96)ml、(62.20±12.14)ml、(7.21±3.01)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术后切口内血肿发生率分别为12.0%(9/75)、2.6%(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使用S100可吸收止血绫有助于减少术后失血量,降低切口内血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人工骨(NHAC)修复良性骨肿瘤刮除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9例良性骨肿瘤刮除后行NHAC修复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骨缺损体积将患者分为A组(0 cm3<骨缺损体积≤5 cm3,n=9)、B组(5 cm3<骨缺损体积≤10 cm3n=7)、C组(10 cm3<骨缺损体积≤15 cm3,n=7)、D组(15 cm3<骨缺损体积≤20 cm3,n=6)。所有患者均行NHAC植骨。分别于术后1、2、3、6、12个月,复查X线评估患者骨愈合情况。根据美国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STS)评分评估患者的术后功能情况。结果 患者平均骨缺损体积为9.38 cm3。所有患者随访6~1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9.7个月。完全愈合为26例(A组9例、B组7例、C组6例、D组4例),愈合时间3~8...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CT小肠造影(CT enterography,CTE)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并初步尝试通过联合虚拟3D打印技术观察病变,分析 该检查方法在判断EG肠壁受累程度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1例诊断为EG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从肠壁累及程度、肠系膜血管、淋巴结等比较分析CT平扫和CTE检查的表现,并使用Mimics软件进行3D打印虚拟建模。结果 CT平扫不能区分EG患者的肠壁累及层次。CTE检出胃肠道黏膜受累11例,胃肠道肌肉受累10例,浆膜受累7例,其中全层受累6例。3D重建和打印技术也可以更加整体的展示病变。结论 与常规CT平扫相比,CTE更能准确判断EG肠壁受累程度。通过Mimics软件实现的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更好地显示病变,有利于医学诊断和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教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A型肉毒毒素联合洋葱提取物制剂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62例增生性瘢痕患者, 男29例, 女33例。年龄(32.53±17.38)岁, 年龄范围为16~44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 每组31例。单纯治疗组接受常规洋葱提取物制剂治疗, 联合治疗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洋葱提取物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瘢痕外形、痛痒程度、瘢痕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3个月后, 联合治疗组温哥华评分量表评分[(4.94±0.91)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2.10±0.35)分]低于单纯治疗组[(9.05±0.43)分]、[(2.94±0.8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联合洋葱提取物制剂能提高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在髋臼锉髂骨取骨术中使用可吸收止血材料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43例外伤性长骨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Masquelet膜诱导技术分期治疗,骨缺损植骨采用髋臼锉髂骨取骨术。根据术中使用止血材料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4)与常规组(n=19)。观察组采用可吸收止血材料止血,常规组进行常规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髂骨引流量、周围软组织充血肿胀渗出情况及并发感染情况,采用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和X线影像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43例患者术后均获得7~36个月随访,平均14.8个月。按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观察组优良率为87.5%(21/24),常规组优良率为84.2%(16/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引流量、肿胀渗出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臼锉髂骨取骨术中应用可吸收性止血材料具有手术创面止血效果好、减少渗液的作用,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