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目的:探讨64排三维CT血管造影术(3D-CTA)在肢体软组织肿瘤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以容积重建法(VR)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等对15例患者肢体软组织肿瘤及周围结构做三维重建处理,并作出术前评估。结果所有病例3D-CTA图像均可较清楚并立体地显示肿瘤与血管、骨及周围结构的关系,与手术中所见相吻合。结论64排3D-CTA对肢体软组织肿瘤的术前评估、手术入路的设计有独到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
横钉固定四股半腱肌股薄肌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横钉固定4股半腱肌、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4年12月关节镜下采用4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移植股骨端横钉固定法治疗18例ACL损伤患者,男15例,女3例;年龄19~34岁(平均22.4岁)。结果17例患者术后获6~26个月(平均12.1个月)随访。Lysholm评分术后为74~94分(平均81.2分),较术前[50~62分(平均56.7分)]明显增加。结论自体4股半腱肌、股薄肌移植重建ACL避免了肌腱供区的并发症。股骨端用横钉固定方法可靠,有效地避免了因雨刷效应而导致的骨隧道扩大,术后可早期活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对髋臼唇进行解剖学测量,分析髋臼唇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10具经甲醛溶液防腐处理的骨盆标本,解剖其髋臼结构,测量15个标点的盂唇宽度并对其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臼顶与前壁、臼顶与后壁对应的髋臼唇宽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后壁与后方结构、后壁与前壁对应的髋臼唇缘宽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髋臼唇组织十分致密、坚韧,外观上与腱性组织相似,断面呈三角形,基底增厚并附着在髋臼骨性结构上,与髋臼月状软骨边缘移行。结论髋臼唇作为髋臼正常解剖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生物力学意义。对髋臼唇的损伤我们不应轻易进行切除,而应尽可能对其进行修补或重新固定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大粗隆入路带锁髓内钉与梨状窝入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3月—2013年3月应用大粗隆入路带锁髓内钉和梨状窝入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87例,其中应用大粗隆入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7例,应用梨状窝入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50例,对两组分别就其平均手术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两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6个月,平均13个月。大粗隆入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6±5)min,梨状窝入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6±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Harris评分,大粗隆入路带锁髓内钉固定组功能恢复优良率91.9%;梨状窝入路带锁髓内钉固定组功能恢复优良率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入路带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大粗隆入路带锁髓内钉较梨状窝入路带锁髓内钉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创伤小,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味精(monosodium sodium glutamate,MSG)对大鼠血清γ氨基丁酸(γ-Aminobuwric acid,GABA)水平及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MSG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给予普通大鼠饲料,实验组给予MSG低、中、高剂量灌胃,于实验第30周和33周颈动脉窦取血后解剖取胰腺,检测对照组和MSG组血清GABA水平及胰岛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清GABA浓度随MSG剂量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但仅高剂量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SG组胰岛细胞的凋亡率则随着MSG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高剂量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SG可引起血清GABA浓度降低以及胰岛细胞的凋亡率增高,表明MSG可能是通过GABA引起大鼠胰岛细胞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本项目属于糖生物学的研究范畴。糖生物学是继蛋白质和核酸研究的另一新兴领域,正是由于蛋白质和核酸化学的成熟才带动了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时代的出现,糖生物学的成熟必将带动分子生物学的另一场突破。糖链作为信息分子,参与糖蛋白的分拣、投送、分子识别和细胞识别;糖复合物的糖链能控制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调节细胞的生长和衰老,在免疫性疾病治疗上也有极其广泛的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缓释制剂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共选取成年雌性Wistar大鼠20只,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NGF组。将模型组、NGF组制成坐骨神经损伤模型。NGF组在损伤神经周围注射1mlNGF缓释制剂。于术后1、2、3、4周时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恢复情况,同时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及神经传导速度(NCV),术后4周取材进行损伤神经电镜检查。结果术后3、4周,NGF组SFI指数分别为-50.30±4.27、-12.25±2.43,而模型组分别为-68.98±4.94、-46.27±3.15;术后1、2、3、4周,NGF组NCV分别为(17.76±1.25)m/s、(24.98±2.38)m/s、(28.98±2.01)m/s、(33.92±2.43)m/s,而模型组分别为(15.23±0.95)m/s、(16.56±1.92)m/s、(16.98±1.13)m/s、(17.23±1.35)m/s;术后4周电镜检查结果显示为有髓神经纤维数、神经纤维平均直径、髓鞘平均厚度,NGF组分别为(23768±2986)fb/mm2、(3.85±0.32)μm、(1.19±0.12)μm,模型组为(20012±1233)fb/mm2、(2.87±0.12)μm、(0.93±0.05)μm。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分析,NGF组SFI、NCV及神经再生情况均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结论 NGF缓释制剂能提高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再生能力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8.
<正>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1]。髌骨下极骨折被认为是髌骨骨折中比较特殊的类型,是指发生于髌骨远端的骨折,骨折块下不带有或带有少许关节软骨面。因髌骨下极骨折块较小,多为粉碎性,且下极是髌腱的起点,应力集中,在复位及固定方式上有其特殊性[2]。髌骨下极骨折约占需手术髌骨骨折的9.3%~22.4%[3]。近年来,有关髌骨下极骨折的手术方式不断增加并改进,手术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远期膝关节的功能恢复。现就髌骨下极骨折的切开复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比研究电磁导航系统与徒手锁定在胫骨髓内钉远端锁定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需要行髓内钉固定的40例胫骨骨折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20例),电磁导航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0~65岁,平均(44.3±1.8)岁;徒手锁定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8~66岁,平均(42.5±2.0)岁。比较电磁导航与徒手锁定组间远端锁定总耗时与术中放射线暴露时间。结果电磁导航组平均远端锁定耗时(668.2±195.0)s,徒手锁定组平均远端锁定耗时(1431.1±501.3)s。电磁导航组平均放射线暴露时间(3.1±2.2)s,徒手锁定组平均放射线暴露时间(18.3±6.9)s。结论电磁导航系统能显著缩短远端锁定时间,减少放射线暴露,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