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原发性淀粉样变肾病合并肾组织内乙肝标志物阳性实属罕见,二者是合并存在还是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关性尚有待探讨.本文报告淀粉样变肾病伴肾组织内乙肝标志物阳性(资料来源于解放军总医院肾科)1例.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了解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肾脏疾病并发肺部机会性感染的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7年2月互2008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科和急诊科收治的11例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出现严重肺部感染的肾脏疾病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均在治疗8周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5例患者出现呼吸衰竭,肺部影像学显示为两肺局灶性或弥漫性毛玻璃样病变,免疫学检查显示患者免疫功能基本正常,病原学检查所有患者血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阴性,1例患者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1例痰培养烟曲霉菌阳性,其余患者未查到病原体,患者分别给予抗病毒和抗真菌感染或二者联合治疗,根据患者呼吸衰竭严重程度辅以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最终2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随访1个月至1年肺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肾脏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要警惕肺部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及时诊断和早期行综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3.
<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情况患者女性,29岁。反复浮肿乏力20余年。20年前因受凉患者出现全身浮肿,当地医院拟"急性肾炎"予抗感染等治疗1周,浮肿消退自行出院;以后每遇受凉或劳累上述症状易复发。1.2既往病例资料2004年2月因妊娠病情复发,终止妊娠后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行131I-OIH肾小管分泌排泄肾图检查提示:双肾功能受损,排泄延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成年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菌群分布及药敏结果,寻找有效的抗生素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60例经临床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成年人患者耳道分泌物进行涂片、培养鉴定、药敏试验,并对培养阳性菌株的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统计。结果60份分泌物共分离出致病菌66株,革兰阳性球菌33株(5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18株(27.3%),以非发酵菌为主;真菌15株(22.7%),以曲霉菌为主。结论革兰阳性球菌仍是本地区成年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治疗应根据病原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及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5.
髋臼骨折的外科治疗和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51例髋臼骨折外科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按Matta临床标准结果:优良86.8%;X线标准结果:优良78.8%。并发症主要有坐骨神经损伤,异位骨化和创伤性关节炎。认为膝关节屈曲,松弛坐骨神经张力,良好的复位质量,减少手术创伤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6.
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血液中的病原菌,一直是困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难点问题。我院近几年引进了美国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明显缩短了检测时问,降低了假阳性率,显著的提高了病原菌的阳性率,为指导我院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实验室的诊断水平,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成人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发生急性肾损伤( AKI)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病理诊断为微小病变肾病,临床表现为首发肾病综合征的成年患者。记录其横断面临床及病理指标,并将其分为AKI组及非AKI组进行比较。用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AKI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对AKI相关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交互作用检验。 结果共纳入403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13,肾活检时平均年龄为(39.5 ± 15.1)岁,其中118(29.3%)例发生了AKI。AKI组与非AKI组相比,年龄、性别、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估算的肾小球率过滤、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男性、尿蛋白定量多、肾小管萎缩、肾间质水肿、间质纤维化及炎细胞浸润、高血压是成人微小病变肾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交互作用检验表明血清白蛋白对AKI的作用受到肾间质纤维化的显著影响(P=0.0 050),且在调整年龄分组、性别、高血压、尿蛋白定量、肾小管萎缩、肾间质水肿、肾间质炎细胞浸润混杂因素后,其交互作用仍显著(P=0.0 263)。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在无肾间质纤维化的人群中,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升高是AKI的独立保护因素(调整后的OR 0.8,95%CI 0.7~ 0.9,P<0.001)。在有肾间质纤维化人群中,血清白蛋白的升高对AKI肾脏的保护作用不显著(调整后的OR 1.0,95%CI 0.9~1.0,P=0.0 278)。 结论高龄、男性、尿蛋白定量多、肾小管萎缩、肾间质水肿、间质纤维化及炎细胞浸润、高血压是成人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发生AKI的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升高对AKI的保护作用受到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目的筛选IgA肾病(IgAN)患者肾脏组织中的差异蛋白质-细胞因子,进一步探讨IgAN的发病机制。 方法入选年龄18~60岁,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住院肾活检确诊为IgAN患者10例;泌尿外科行肾癌肾脏切除的患者10例,取癌旁6 cm以外正常肾脏组织作为对照。肾脏组织利用L-493细胞因子抗体芯片进行检测,筛选差异蛋白质,并对差异蛋白质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以IL-33(白介素-33)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验证。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利用T检验对差异蛋白质进行筛选,P<0.05,并且差异蛋白质差异倍数>1.4认为是差异蛋白质。 结果L-493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检测,在20例患者中(IgAN组10例,对照组10例),发现了25种差异蛋白质,GO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蛋白质主要与应激、细胞粘附、蛋白质代谢、信号转导相关。ELISA验证结果显示:IgAN患者肾组织中IL-3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IgAN患者肾脏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直接或间接调控着炎症、细胞增殖和凋亡及纤维化过程。IL-33可能与IgAN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索无创血红蛋白仪对肾性贫血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301例肾病患者进行检测。分别使用无创血红蛋白检测仪NBM200(OrSense Ltd,以色列)及血液分析仪(Sysmex,日本)检测血红蛋白浓度,将两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构建回归模型,检验一致性,评价无创血红蛋白检测在肾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301例肾病患者的SpHb(noninvasive hemoglobin monitoring by spectrophotometry,SpHb)与THb(true hemoglobin,THb)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pHb数据与THb数据呈正相关(r=0.804,P<0.001);随机选取200例做回归模型:THb=22.784+0.885×SpHb-2.720×分期-3.588×性别,剩余101例验证模型,计算误差率为7.9%;按THb四分位法分组,采用Bland-Altman分析法显示在THb低于102 g/L时,两种检测方法一致性较差,THb高于102 g/L时,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NBM200对肾性贫血诊断的特异度为87.9%,灵敏度为75.3%。 结论在肾科大部分患者中使用NBM200检测仪得到血红蛋白值与实际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可以用于临床监测血红蛋白动态变化趋势,但其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改进;NBM200检测仪在肾病患者中尚不能完全替代静脉血红蛋白检测。  相似文献   
50.
<正>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PGN),又名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capillary glomerulonephritis,MCGN),其特点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殖和系膜基质增多[1-2]。临床上患者常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部分患者伴有持续性低补体血症,故又称为低补体性慢性肾炎[3-5]。我院收治1例多发性大动脉炎合并膜增殖样肾小球病变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