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导致患者日间功能缺陷,显著降低生活质量,增加事故的发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医对失眠的论治能从根本上进行综合治疗,协调阴阳,调整脏腑,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我们以天王补心丹结合开天门手法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病患者,并与单用天王补心丹治疗失眠进行了临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针刀治疗坐骨神经盆壁通道狭窄症的手术入路。方法:在30侧成年尸体的臀区观测了坐骨神经出梨状肌下孔后的横径、纵径及其盆壁通道的构成、大小、长度等;梨状肌出盆处的宽度、厚度、上下缘距体表的距离;以及上述结构相应的表面解剖观测。结果:测得坐骨神经出梨状肌下孔处(通道起点)的横径为(15.01±3.56)mm,纵径为(4.69±1.75)mm;平股方肌下缘处横径(14.02±2.15)mm,纵径为(4.06±1.17)mm。测得通道长(65.35±7.81)mm,通道起点与棘角线的距离为(53.12±7.72)mm。测得梨状肌出盆处的宽度为(33.03±3.06)mm,厚度为(13.68±3.57)mm。结论:据此讨论明确了形成坐骨神经盆壁通道狭窄症的解剖学机制,同时注意针刀进刀时不应使刀口线垂直于坐骨神经干划切,进刀抵达病灶后应使针刀体稍偏神经干的外侧操作,以免损伤结构。  相似文献   
53.
吴炳煌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特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炳煌教授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湛,致力于针灸科研、教学与临床近50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尤在面瘫一病的诊治上独树一帜。笔者有幸师承于吴老师,深感其治学严谨、辨证得当、取穴精确,现将吴老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4.
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劳损性肩背痛症针刀手术入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针刀治疗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劳损性肩背痛症的手术入路 ,在 30侧成年尸体的上胸背部解剖观测了肩胛提肌下段和菱形肌于肩胛上角及肩胛内缘附着点处的局部结构和相应部位的胸壁厚度 ,及其与邻近重要神经、血管的相互关系。结果测得肩胛提肌宽度 :2 2 .88± 3.0 2mm ,厚度 :8.75± 1 .6 2mm ;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纤维走向与垂线夹角分别为 33± 5°、4 6± 5° ;测得肩胛上角内侧处及肩胛内缘内侧处的胸壁厚度分别为39.38± 2 .4 2mm、4 0 .0 9± 4 .72mm ;观察到位于肩胛上角内缘背侧及肩胛内缘背侧的肌止腱处存在微小滑液囊。据此讨论了形成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劳损性肩背痛症的解剖学机制 ,并设计了较合理的针刀治疗此顽固性肩背痛症的手术入路 ,同时指出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的结构  相似文献   
55.
隔姜灸神阙治疗慢性腹泻疗效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隔姜灸神阙治疗慢性腹泻30例,总有效率93.33%。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以及NK杀伤细胞等含量均有相应变化。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初步揭示临床疗效与T细胞亚群含量变化及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6.
针刺颅骨缝加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急性脑梗死(CI)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60例早期CI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B组采用CI早期常规药物治法,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颅针治疗.结果:A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较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血小板膜糖蛋白(GMP-140)较B组下降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①颅针加药物改善临床神经功能,抑制血小板活化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②CI早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与血浆GMP-140水平呈中度正相关,表明血浆GMP-140水平可作为CI患者病情轻重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7.
吴强  林宏  吴炳煌 《中国针灸》2003,23(2):117-119
针灸学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原因。除外部因素外,与其自身存在的缺陷有密切关系。如基础理论认识不够统一,理论指导临床待完善。理论层次欠分明,独门绝技只可意会,医师成长期太长,常见病种所占份额太少。疑难杂症效果欠稳定等。这些因素制约了整个理论体系的现代化进程,并使针灸学无法像其它学科一样按“昨天的理论,今天的技术,明天的产品”的轨迹发展。针灸学发展必须遵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选择“明天的产品”为突破口,具体可从贴敷,诊断治疗器械,针灸血清等目前已崭露苗头的领域开始。  相似文献   
58.
59.
支气管哮喘不仅在国内常见,在非洲也是多发病.笔者第二次赴非洲博茨瓦纳共和国援外期间用膻中穴割治埋藏羊肠线和患者自身指甲的方法治疗了1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并与5例单纯割治埋线的  相似文献   
60.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解剖应用 1.1 局部解剖:蝶腭(翼腭)神经节为颅部的副交感神经节,位于翼腭窝的上部,此窝为宽3~4 mm, 深约10 mm的裂隙,呈漏斗状且尖端朝下。翼腭窝主要内容物为蝶腭神经节、上颌动脉翼腭段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