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57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09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57篇
预防医学   50篇
药学   59篇
  1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891.
目的 研究主动控制重心对平衡训练及平衡评估的影响.方法 设计重心轨迹运动平衡训练及评估系统,将受试者分别采用静态平衡和重心波浪轨迹运动两种方式进行测试评估.平衡训练的方法是将偏瘫患者在静态平衡和重心波浪轨迹运动两种方式进行训练.结果 2组受试者在静态平衡下,良好重心控制百分比结果相同,在重心轨迹运动站立平衡方式下,受试一组的良好重心控制百分比值均高于受试二组;偏瘫患者训练结果为波浪轨迹训练比静态平衡训练时的偏瘫侧下肢平均用力大,而且偏瘫侧下肢平均用力随着波浪轨迹幅度增大而增大.结论 运用波浪方式训练,能有效加强患者的偏瘫侧训练,提高平衡调节能力;运用波浪方式评估,能克服目前静态平衡时无法对患者主动控制重心训练评估的缺点,客观反映出处于同一静态平衡级别受试者主动控制重心和调节下肢的能力.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mpact of active control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balance training and balance assessment. Methods Two groups of subjects ( group 1 30-45 years old, group 2 45-60 years old ) were evaluated and trained using both active center of gravity trajectory control and static balance methods. Results The percentages of success in controlling the center of gravity were the same when both groups were trained using static balance. Group 1's success percentag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2 after active center of gravity trajectory training. Their affected lower limbs performed better in wave trace training than after static balance training, and performance improved with increased wave trace amplitude. Conclusions Wave tracing can stimulate the lower limbs of patients with active control force and improve their balance. The wave assessment is superior to static assessment, as it can objectively reflect ability in active center of gravity control and adjust the lower limbs of subjects whose static balance ability is at the same level.  相似文献   
892.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HBV垂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妊娠晚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其中25例给予口服替比夫定600 mg,1次/d。对照组不给予抗病毒药物。新生儿均予主被动联合免疫,出生后0、6、12个月检测HBsAg、HBV DNA等乙型肝炎标志物,进行Apgar评分和行为神经评分(NABA),观察其生长发育指标。治疗组婴儿进行Gesell新生儿智能发育评估。结果婴儿出生后6个月及12个月时,治疗组血清HBsAg及HBV DNA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χ2=4.35,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NAB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指标和智能发育商均在正常婴儿范围内。结论替比夫定可以较安全有效地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且不影响婴儿发育。  相似文献   
893.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社区康复三级服务网络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通过建立脑卒中社区康复三级服务网络,探讨及完善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服务,规范脑卒中社区康复治疗技术,并进行推广及应用。方法运用上海市心脑血管疾病报病系统对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发病1年内、已出院回归到社区的脑卒中患者,由经过康复培训的社区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进行社区康复治疗,治疗形式包括社区中心、门诊站点及家庭上门。康复治疗的时间为6个月。康复服务时间为前2个月每周1次,中间2个月每2周1次,最后2个月每月1次对患者进行康复干预。每个患者在康复服务开始及结束时进行巴士指数(BI)、肢体运动功能评测(Fugl-meger)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结果 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共服务脑卒中患者3026例,康复干预6个月后(终期)的评定较服务前患者BI、Fugl-meger及MMSE明显提高(P<0.05),满意度达95%以上。结论脑卒中社区康复三级服务,规范了社区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可以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获得较高的患者与家属满意度(>99%)。  相似文献   
894.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偏侧空间忽略的影响.方法 将36例脑卒中引起的偏侧空间忽略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患者在普通康复治疗(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教育、刺激忽略侧肢体训练、唤起忽略侧的注意力、视觉扫描训练等一系列康复护理措施.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周,用Albert删除试验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干预的疗效.结果 干预6周后,Albert删除试验评估显示康复组有优于对照组的改善趋势,但两组间差异未达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中Albert删除试验法评定的漏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偏侧空间忽略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改善忽略程度.  相似文献   
895.
目的 探讨系列体位支持垫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功能恢复及防止各种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卧床患者86例,分为支持垫组和对照组.支持垫组实施康复治疗联合康复体位护理(使用系列体位支持垫),对照组给予康复治疗联合传统护理.干预后3和6周,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BI)、简化Fus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进行评定,并进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入选时BI、FMA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3周后,支持垫组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6周后,支持垫组的FMA评分及BI评分提高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较入选时及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 系列体位支持垫有助于脑卒中卧床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可减少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96.
目的:观察和评价围手术期应用倍他乐克与胺碘酮预防食管癌术后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75例食管癌手术病例随机分成倍他乐克组、胺碘酮组和对照组。倍他乐克组和胺碘酮组分别从手术前7d开始给予相应药物预防性治疗,术后观察各组房颤发生率、房颤时心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倍他乐克组和胺碘酮组房颤发生率和房颤时心室率均较对照组低(P〈0.01),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倍他乐克或胺碘酮可减少食管癌术后房颤的发生,降低房颤时心室率,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97.
目的利用首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对黑质、红核及其主要毗邻核团进行断层解剖学研究及三维重建。方法选取含有黑质、红核的断层图像,利用Adobe Photoshop CS3对黑质、红核以及毗邻核团和结构进行断层解剖学观察,并分割出相关结构,获得各结构的轮廓线,再应用Amira软件对各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和虚拟现实显示。结果黑质、红核的头端位于中脑-间脑结合部,与间脑的核团、脚底纤维、视束等结构关系密切,黑质贯穿观察区域的全长,其尾端直至脑桥基底部上缘附近才消失,红核高度约为黑质的2/3,其尾端进入下丘区域后逐渐消失。应用Amira软件重建的三维模型比较清楚地显示了黑质、红核及其毗邻结构在中脑以及中脑-间脑结合部的形态和空间位置关系,可以任意角度旋转、切割、组合和整体显示有关结构。结论明确了黑质与红核的形态、位置和毗邻,并获得有关内容的计算机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898.
目的 探讨萎缩肺组织形态还原的算法.方法 以二维断层图像为基础,结合活体肺组织形态的特点,设定肺部形变的方向和范围,结合极坐标、Bresenham画线法和插值等方法实现不规则区域特定方向的纹理扩张.结果 肺部图像扩张后纹理清晰,克服了传统图像放大算法所产生的模糊、边界锯齿等缺点,反映了经特定运动轨迹后肺内部各个结构位置、大小的变化.结论 该方法用图像处理的方法实现了肺部纹理的扩张,并保持了肺内部组织结构的毗邻关系,能够有效应用于肺由萎缩态向正常状态的还原.  相似文献   
899.
目的 说不准介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1997年4月~2008年4月收治新鲜胸腰椎骨折患者120例,分析应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DicK、R-F、A-F、钉棒等)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和CT.结果 120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56%恢复至90%.平均随诊16个月,瘫痪恢复按ASIA分级[1]:A、E级中47例无变化,余73例均提高1~2级.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能达到固定节段短、复位力强、三维固定效果,是一种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的十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00.
甲状腺结节的手术适应证和术式选择是临床外科治疗中的常见问题.随着体检的普及和检查手段(超声和细针穿刺细胞学)的不断完善与提高,在各级医院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和手术量不断攀升,近年来与手术相关的医疗纠纷呈逐年增长趋势,应引起临床外科医生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