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5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背景与目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s)对于很多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的诱导凋亡及分化作用,而对正常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很低,这一选择性杀伤作用使HDACis成为目前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HDACis MS-275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胃黏膜正常细胞GES-1和张氏肝细胞(CHANG-LIVER)的选择性作用及机制,为HDACis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不同终浓度MS-275处理SGC-7901细胞、GES-1和张氏肝细胞,用WST-1方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AnnexinV、PI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MS-275对肿瘤细胞SGC-7901和正常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TUNEL染色观察肿瘤细胞核内凋亡情况.结果:MS-275对胃癌细胞SGC-7901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MS-275的杀伤作用具有选择性,对正常细胞GES-1和张氏肝细胞并不表现出促凋亡作用;TUNEL染色证明MS-275能诱导SGC-7901细胞核内发生DNA断裂,是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指标.结论:MS-275具有体外选择性杀伤胃癌细胞的作用,对正常细胞没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有希望成为新一代的胃癌临床治疗的肿瘤分子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62.
本文通过对40例肺癌及肝癌患者甲襞微循环的观察,并用田牛教授提出的加权积分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癌症患者有较为严重的微循环障碍存在,其主要特征为红细胞的聚集及白色微血栓的形成,同时还有管拌形态的改变及管周渗出,出血等表现,此为癌此患者活血化瘀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及疗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麻醉药物(利多卡因)、对比剂(欧乃派克)是否会影响胶原酶的溶解活性.方法 取相同质量的椎间盘髓核组织,用相同浓度的胶原酶进行溶解.设对照组(未加药物)和实验组,不同实验组分别加入一定量的药物(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欧乃派克).24 h后通过检测各组溶液中羟脯氨酸含量测定胶原酶的溶解效果.统计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差异.结果 ①地塞米松组、利多卡因组、欧乃派克组溶液中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尤其以利多卡因组为甚,P值分别<0.05和<0.01.②地塞米松 利多卡因组;地塞米松 欧乃派克组;利多卡因 欧乃派克组;地塞米松 利多卡因 欧乃派克组溶液中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低,同时也分别比地塞米松组、利多卡因组、欧乃派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欧乃派克可不同程度地抑制胶原酶的溶解活性,任何两者或三者同时使用会进一步加剧对胶原酶活性的抑制.因此在使用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不要把这些药物与胶原酶同时使用,以免影响胶原酶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4.
支气管动脉畸形的DSA表现及栓塞治疗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畸形大咯血的DSA表现,观察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插管,将C3导管选择性插入支气管动脉,高压注入38%泛影葡胺,第次总量6 ̄8ml,0.5 ̄1.0ml/s,行正位DSA,分析支气管动脉畸形的DSA表现,确诊后用对比剂稀释的明胶海绵粉进行栓塞,随访栓塞疗效。结果 ⑴DSA表现:6例患者两侧或单侧支气管动脉主干或(和)分支示增粗、扩张、扭曲、粗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观察p53 249突变在肝细胞癌变发生诱导的作用.方法: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在小鼠胚胎干细胞(ES)中引入p53 249编码子Arg(精氨酸)至Ser(丝氨酸)突变,然后经显微注射到小鼠囊胚中,并将注射后的囊胚植入假孕小鼠的子宫.得到嵌合小鼠后与BL/6小鼠杂交得到p53 249 Knock-in小鼠.观察分析该小鼠的生长及肝脏肿瘤发生情况及病理改变.同时用DEN(二乙基亚硝胺)分别处理及饲养含249突变的Knock-in小鼠和不含突变的野生型小鼠,观察比较两组小鼠的生长情况,30周后处死小鼠,研究两组小鼠肝脏癌变情况及病理改变.结果:p53 249编码子突变小鼠的生长和野生型小鼠生长没有明显差别.观察一年时间解剖小鼠,未见小鼠肝脏有肿瘤发生.当使用DEN处理和饲养两组小鼠时,突变组小鼠15周以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饮食减退,精神不佳,体重下降等表现,而对照组小鼠无明显异常.30周处死小鼠发现90%(18/20)的突变组小鼠有肝脏肿瘤发生,病理显示为肝细胞肝癌,同时伴有肝硬化表现.而对照组小鼠仅5%(1/20)发现有肝脏肿瘤发生.结论:p53 249编码子突变在肝癌发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p53249突变在肝细胞癌变发生诱导的作用。方法: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在小鼠胚胎干细胞(ES)中引入p53249编码子Arg(精氨酸)至Ser(丝氨酸)突变,然后经显微注射到小鼠囊胚中,并将注射后的囊胚植入假孕小鼠的子宫。得到嵌合小鼠后与BL/6小鼠杂交得到p53249Knock—in小鼠。观察分析该小鼠的生长及肝脏肿瘤发生情况及病理改变。同时用DEN(二乙基亚硝胺)分别处理及饲养含249突变的Knock—in小鼠和不含突变的野生型小鼠,观察比较两组小鼠的生长情况,30周后处死小鼠,研究两组小鼠肝脏癌变情况及病理改变。结果:p53249编码子突变小鼠的生长和野生型小鼠生长没有明显差别。观察一年时间解剖小鼠,未见小鼠肝脏有肿瘤发生。当使用DEN处理和饲养两组小鼠时,突变组小鼠15周以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饮食减退,精神不佳,体重下降等表现,而对照组小鼠无明显异常。30周处死小鼠发现90%(18/20)的突变组小鼠有肝脏肿瘤发生,病理显示为肝细胞肝癌,同时伴有肝硬化表现。而对照组小鼠仅5%(1/20)发现有肝脏肿瘤发生。结论:p53249编码子突变在肝癌发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比较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PTVE)及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在肝硬化晚期门静脉高压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及优劣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0月于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肝硬化晚期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7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TIPS组(n=56)、PTVE组(n=53)及TIPS联合GCVE组(n=58)。比较3组患者治疗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消化道曲张改善程度、再出血发生率、肝性脑病发生率、腹水消除率,门静脉相关指标(门静脉内径、门静脉流速、门静脉压力)及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白蛋白)的不同。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3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及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85、12.53,P值均0.05;χ2值分别为7.132、6.368,P值均0.05)。其中,TIPS组与PTVE组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84,P0.05);TIPS组与TIPS联合GCVE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及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3.99、2.58,P值均0.05;χ2分别为7.396、6.183,P值均0.05);PTVE组与TIPS联合GCVE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及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4.53、3.99,P值均0.05;χ2分别为7.534、5.461,P值均0.05)。结论 TIPS联合GCVE虽然手术时间较TIPS和PTVE长、住院费用高,但术后再出血及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外周血D-乳酸检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上的价值.方法:通过对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及外周血D-乳酸检测,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D-乳酸水平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并取50例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结果: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D-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D-乳酸水平增高可能是乳腺癌肿瘤发生的一个早期事件,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0.
迅速提高介入治疗队伍素质、大力发展介入医学基础实验研究ImprovingtheQualityofMedicalWorkerandDevelopingtheBasicExperimentalStudyonInterventionalRadiology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